在CCTV“中國青年創業行動”現場,蒙牛集團總裁牛根生客串主持人,向新東方的掌門人俞敏洪和阿里巴巴的總裁馬云提問:“從唐僧師徒四人中挑出兩個最適合創業的人,你會選誰?”面對老牛這個有趣的問題,兩位著名的創業人略加思考,俞敏洪選擇了“孫悟空、沙僧”,馬云則選擇了“豬八戒、沙僧”。
馬云解釋,選擇“豬八戒”是因為創業是孤獨寂寞的,需要左手溫暖右手,團隊需要幽默;俞敏洪則覺得“豬八戒”意志不堅定,在創業過程中容易發生偏移,而“孫悟空”有信念、有忠誠、還有頭腦、有眼光,更適合創業。至于為何兩人都不約而同選擇了“沙和尚”,卻沒有更多的闡述。結果老牛給了俞敏洪5分,給了馬云3分。
牛根生、俞敏洪、馬云都是赫赫有名的創業精英,他們的這個選人測試很有意思。盡管他們的創業之路、行事風格各不相同,但選人用人是職場競爭的關鍵所在,能同時看上沙僧,說明這沙和尚自有過人之處。
很高的忠誠度
自打流沙河受觀音菩薩指點跟隨唐僧之后,不管在西天取經的路上遇到什么樣的艱難險阻,沙和尚從未主動打退堂鼓,而是拼盡全力。不像豬八戒動不動就要散伙走人,回高老莊享清福;也不像孫悟空自恃才高,有時連唐僧也不放在眼里,面對批評,抱了個“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態度,幾次三番跺腳就走,幾乎讓取經團隊土崩瓦解。
較高的執行力
他在團隊中有點像一個管家,伺候師父、打點行李、問路化緣,事無巨細、認認真真。若逢需要沖鋒陷陣,還能顯出卷簾大將的本色,或叫敵罵陣,或包抄后路,工作非常到位。不像孫悟空經常愛耍個人英雄主義,一味好勇斗狠;也不像老豬拈輕怕重、好吃懶做,有利就搶、無利就推,奉行個人利益至上。
很強的親和力
細數唐僧師徒四人,沙僧最符合一個謙謙君子的標準。他在四人中排位最末,因此他始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但對師父禮敬有加,而且張口必稱“大師兄”、“二師兄”,因此人緣最好。更難得的是,當師父、猴哥、呆子之間發生矛盾時,沙和尚總是苦口婆心,充當“和事佬”的角色,及時化解危機,增強團隊的凝聚力。
有此三條,沙和尚就足可在職場拼殺中站穩腳跟,在團隊協作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或許做不了企業領袖、高層主管,但卻是優秀員工的表率,是團隊里的中堅。精明如牛根生、俞敏洪、馬云者,如何會不選沙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