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的好處很多人總結過,我歸納為三點:1、出行便捷。2、更有地位。3、賺足人情。
友人開車行,聽了我的“譽車三章”,指了指車場上一排排锃亮的小汽車說,你隨便挑一輛開走,首付6萬,其余分期。
終究抵擋不住透惑,我挑了一輛普桑開回家。
一個月后,在證實了“譽車三章”的理論后,我猛然發現,我的錢包越來越癟了!
首先,車要上路,養路費該繳吧。這一繳就是1200元,一分都不能少。這個月工資才到手,就去掉一大半。還有,車子雖不高檔,可一年的保險費就得繳4000多元,只好回家向老婆申請撥款。
其次,得付按揭。這買車和買房一樣,可以按揭了。從有車的第二個月起,每月的15日前得往指定銀行里存入900元。
接下來的是停車問題。開車雖風光,可總不能生活在車上呀。我查看了一下小區待售的車庫,不錯,有卷閘門,還可遙控開啟關閉。一問售價,天吶,一個車庫10萬塊。這是關寶馬的,我們普桑關不起!再去看小區的地下車場,車位出租,每月500元。我搖頭,這也是我們普桑族停不起的呀!
我只好將車停在小區道路旁,我心疼它日曬雨淋,可又沒有別的辦法。沒停兩天,物業找上門來,說每月得交停車費60元。我說憑什么呀,這路是我們業主共有的,憑什么我買了車就得讓你們物業賺錢呀?物業說,這不是我們定的,是你們業主委員會定的,說這個收入用來改善小區環境。得,勒緊褲腰帶,交吧!
有了車,才知道這車不只是移動機器,更是吞錢機器。晚上經常睡不著覺,老是擔心燃油繼續漲下去。開車兜風是風光,可車奴的心事我現在才知,那油門踩下去,燒的不是汽油,而是鈔票!僅每天上下班、周末去近郊玩玩,一個月就買了1000多塊的汽油費。那次,帶妻兒去省城玩,上高速,沒想到一個來回通行費就要230元。而更沒想到的是,兩天后收到了罰單,因高速路上超速行駛和在省城違章停車,處罰上千元。
老婆看到賬單,直接暈了。她說,有這個錢不如去旅游一趟,家里沒錢了,你自己想辦法交罰款吧。
是的,我知道家里已被車子洗劫一空。早在上個月,家里就把電話、電腦上網和閉路電視停了。原來中晚餐常常是三菜一湯,兩葷兩素,還有小酒喝,現在基本上是一菜一湯了。以前老婆每周上一次美容院洗臉做面膜什么的,現在只能自個在家貼黃瓜皮。
我拿著賬單,站在陽臺往下看停在樓下的車,因無錢保養,它滿身塵土,左尾燈也不知什么時候被撞破了一個洞。
我走下樓來,把車開到友人的車行,對他說,兄弟,這車才開3個月,擦擦洗洗還跟新的一樣,你幫我當二手車賣了吧!
【測一測】
算算您該不該買車
蜂擁上市的新車、“跌跌不休”的車價和不斷增加的用車成本,這一切讓車市“持幣族”們猶豫不決-——我到底該不該買車呢?為了幫大家解決“買還是不買”這個終極難題,我們就“準車主”的生存狀況和生活成本問題設計了一套購車“達標測試題”。雖然僅供參考,但買車前理智地審視一下自己也是很有必要的。
1.年齡(5分)
22-25歲1分
26-30歲3分
31-35歲5分
36-45歲4分
46-55歲4分
56歲以上1分
分值評述:22-25歲是年輕人進入社會的原始資本積累階段,購買能力普遍不強。26-30歲是經濟壓力很大的一個階段,要為職場競爭、結婚生子等一大堆事情忙碌不休。進入31-35歲的人已經擁有相對穩定的工作,買輛車照顧老小也在情理之中。進入不惑之年后一般告別了沖動消費,辛苦了半輩子,買輛好車犒勞自己也是應該的。
2.性別(5分)
男5分
女2分
分值評述:相關部門調查顯示,由于女性對汽車的誤操作而造成的交通事故比例正在明顯增加,特別是一些剛拿到駕駛執照的女性朋友,面對前所未有的交通擁堵極易產生緊張情緒。建議即將買車的女性選擇自動擋車為佳,雖然費點油,但是相當省心啊!
3.個人月收入(20分)
1500以下 5分
1500-25008分
2500-4000 12分
4000-6000 15分
6000-8000 18分
10000以上 20分
分值評述:毫無疑問,收入的高低是決定購車與否的重要因素。對于一輛10萬元左右的經濟型車來講,若要一次性購買可以節省不少貸款費用。但考慮到物價上漲、生活成本增加和不可預知因素的侵擾,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了貸款買車,這在無形中就增大了日常生活的支出壓力。
4.每月是否需付房貸或房租(15分)
否15分
是600元以下10分
是1000-1500 8分
是1500-2500 6分
是2500-3500 4分
分值評述:如果已經有了現成的房子,那無疑為買車減輕了很多壓力。如果房子的貸款尚且可以接受,車子又的確能給生活提供很多方便,那不妨買一輛經濟實用的汽車起到代步的作用,既可以節省相對高昂的交通成本,又能保證生活質量。
5.婚姻狀況(10分)
已婚10分
未婚6分
分值評述:結婚后的支出成本在某些方面要小于兩個人單獨支付的成本之和,即1+1<2,比如坐公交車或者打車回家。兩個人所需支出費用的節省使買車變為可能。另一方面,如果尚未結婚,同樣不可松懈,有沒有私家車已經成為如今談婚論嫁的條件之一。
6.有無子女及子女年齡(10分)
無3分
有4歲以下10分
有5-12歲7分
有13-20歲5分
分值評述:如果沒有孩子,那確實省了很多環節,買不買車純屬兩口子的事。而一旦有了孩子,那事情可是成平方的增長。這個時候要是有輛車出現,很多工作就像找到一個得力的助手。4歲以下的孩子需要全天候照顧;5-12歲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上下學也不一定要車接車送;13-20歲就不再是個“孩子”了,這就是為什么要將評分逐次降低的原因。
7.工作地點離家距離(20分)
2公里以內5分
2-5公里8分
6-10公里 15分
11-20公里 20分
21-30公里 13分
30公里以上 10分
分值評述:絕大部分消費者買車首先考慮的是方便工作,其次才是方便購物、旅游等。如果工作地點距家只有2公里,那在換工作前可以考慮不買車;如果距離大于2公里而小于20公里,買車的需要程度隨著距離拉遠呈正比例增加;一旦兩者距離大于20公里則意味著汽車使用成本的巨大支出,汽油費、停車費、磨損保養費等同步提升,這就不如選擇適當的公共交通方便。
8.平均每天需要打車的距離(15分)
5公里以下5分
6-10公里 10分
10公里以上15分
分值評述:如果天天都要打車10公里以上的話,有駕駛執照的還是趁早買車吧。
結論
50分以下:不太適合買車或者根本沒必要買車,這樣生活會更輕松。
50-60分:買車對于你并不必要,如果沒有某種強烈的需求,買車完全可以再等等。
60-70分:可買可不買,你有充足的理由買,同樣有充足的理由不買。
70-80分:應該考慮買車了,只要生活還周轉得過來,買車可以為你提供很多便捷。
80分以上:你有充足的理由買車,計算一下,買輛車,生活可以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