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清晨,你匆匆沖出家門,發現3部電梯剛好全部滑過你所在樓層,仿佛過了一個世紀,電梯才姍姍來遲。出了公寓,明明是你先叫的出租車,卻被別人截走了。于是,原本愉快的心情,消失得無影無蹤。你心里忍不住嘀咕:一大早這么“背”,難道今天會諸事不順?就這樣,一些生活中看似平常的小麻煩,輕易把你的心情逼入死角。
案例一我總預感有壞事發生!陸子建 40歲 從事金融工作
高中時的一個清晨,起床后他發現自己臉上有灰塵,灰是哪來的?他奇怪,心中升起一種難以表達的奇異感。幾小時后,他得知他的干媽去世了。3年前,他開車,好好的車子忽然發出“咔咔”巨響,車子壞了?可幾分鐘后,車子又恢復了正常。這天下午,他得知他的岳母遇車禍去世了。1年前,他到朋友家做客,朋友極力邀他留下吃飯,可他和球友們約好打球,考慮再三還是去打球。路上他想是不是不該去打球?當晚他在球場上碰傷了眼睛。以后,只要他遇到小問題、小麻煩,就忍不住往負面想。比如他母親做了眼部手術,他幫母親按摩眼睛時不慎壓折了她的眼鏡,于是他立刻開始擔心:手術是不是做失敗了?
長期的憂慮讓他的生活變得灰暗,過多消耗了身體的能量。他食欲不振,日漸消瘦,做事提不起興趣,身體不適卻找不到問題所在,他感覺生活沒有意義,嚴重時甚至陷入抑郁。
案例二某女 80后 從事編輯工作
她在外地上大學時,一天突然接到家里電話,母親頭部碰傷入院。當晚她做了個夢:一只白色的小羊頭部流著血,掉著眼淚往門外退。第二天,她萬分焦急趕回了家,但終究沒能見到母親最后一面。雖然她現在婚姻幸福,工作良好,但她也一直受到負面預想的困擾。
專家支持:今雨來心理健康研究中心 林松
魔幻第六感
人體除了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五個基本感覺外,還有對機體未來的預感,這種人類的意念力或精神感被稱為人的第六感覺,又稱超感覺力。“第六感”一直是人們爭論的話題,很多人對“第六感”的存在深信不疑。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預感事件。比如:林肯曾經在夢中見到自己的死亡;泰坦尼克號出發前,有船客預感到它的沉沒,因此退票,躲過一劫。如今,很多研究也證明了預感的存在。
他們真能預感未來嗎?
上面案例中的這位男士在生活中的遭遇稱不上預感。因為他所謂的預感中,并沒有明確即將發生什么樣的事件,他的預感與后來發生的事件也沒有任何具體關聯,僅僅是一種擔心。由于他對生活中的負面事件過于關注,因此常常會自己有意識地把事件之間進行連接。
那位女士突然得知母親受傷,十分緊張,內心模糊地有不祥的擔心,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以她才會做了那樣的一個夢。通常當突發事件出現,有些人會在內心對這件事情有所判斷,該女士通過這個夢做出了判斷。
他們為何總有不祥的預感
幾乎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會有恐懼感,有些人的恐懼感特別強烈,這通常都與他們的自身經歷有關。
以上兩位都曾經有過創傷性的經歷,比如:親人的離去;或幼年時代父母不和;或被寄養在別人家等。人的整體心理狀態完全是過去經歷的延續。我們認為很多事已經過去了、忘記了,我已經很優秀、很完善了,但每個人過去形成的感受,還是會反映到現實生活中。
這種影響必然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家庭中的排行、學校生活、當時的文化和歷史背景,都會產生深遠影響。其中最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和由此形成的家庭氛圍,幾乎造就了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礎。
父母對孩子的傷害常常是不自覺、不自知的。不是打罵,卻留下比打罵更深的烙印。如果孩子在幼年時感受不到父母的愛,不管他長大后掙多少錢,地位多高,他都可能不喜歡自己。因此他們缺乏安全感,覺得生命不可控制,經常有危機感,感情脆弱。在感情生活中,或者比常人更加投入,并要求對方更多的回報。或者不敢輕易投入感情,更擔心受到傷害。遇到事情時,往往顧慮太多,因此缺乏行動力。他們也是完美主義者。當遭遇到小麻煩,就會以負面方式思考。這是他們的心理需要,他們會依賴這種思維方式,并從中得到安慰。
誰能拯救他們
他們會沉溺在這種思維方式中,痛并快樂著。但是當恐懼感一再膨脹,干擾了正常生活,就需要治療了。他們可以通過專家,采用催眠的方式進行深入挖掘,找到內心深處不安全的真正根源,從而進行解決。同時,也需要家庭方面的治療。他們比普通人更依賴家人,家人無意識的一些小小傷害,都會對他們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家人應該多給予他們一些陪伴、關愛和支持,幫助他們共同走出困境。
測測看:你有第六感嗎?
在沒有想出自己的答案之前請不要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