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一個所謂“營養專家”的一席話幾乎橇動了整個食品行業:紅薯賣火了,榨汁機熱銷了,糙米上了餐桌。隨后,一些打著皇家太醫祖傳秘法牌子的書刊、藥品、理念,也大行其道。各種顛覆性的另類養生方法,簡直讓人越來越無所適從。側目者有之,批判者有之,嘗試者有之,更多的普通民眾則被動選擇了輕信和盲從。一位業內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些聳人聽聞的觀點,不是為了拯救健康,而是為了背后有一系列的商業利益……
把“博士”放到顯微鏡下
他,康寧醫院生態學部副院長,無毒一身輕健康中心總指導,前百盛癌癥防治研究中心副執行長,美國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秘書長,臺灣癌癥基金會顧問,以諾全球健康資訊網主持人。他,長期從事健康科普教育工作,在美國、新加坡等國有固定的電視飲食知識講座,每年公開演講300多場,曾任國內多家電臺電視臺嘉賓。他所著的《無毒一身輕》一書,風靡海內外,僅在臺灣一地,就創下了兩個月銷售30萬冊的記錄。
他,是美國環球大學醫學博士。
他叫林光常。
林博士現在哪里?臺灣監獄。罪名,詐騙。
[超鏈接]中新網8月14日據臺灣“今日新聞”報道,臺灣“排毒教父”林光常被乳癌患者呂育嫻指控不實宣揚,只要吃他研發的排毒餐和產品,不用化療就可以排毒治癌,致使癌細胞復發擴散。法官依欺詐罪對其判刑2年6個月,但病患認為林光常在法庭上一點悔意也沒有,2年6個月實在判太輕,因此決定還要再上訴。
與排毒教父過招
第一回合:沸水=死水 每天生飲好水
[正方]林光常:我們誤認為煮熟的水才好喝、才健康衛生,因為想藉由煮沸的過程,將水中的氯除掉。但不幸的是,水在除氯的過程,經過高溫燒煮之后,會產生「三氯甲烷」。「三氯甲烷」它是標準的致癌物質,而且只要微量就會導致癌癥。
[反方]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長翟鳳英:不喝煮沸的水近乎天方夜譚。在飲水不夠干凈的地區,飲用水中加氯除菌是非常必須的。即使是飲水相對安全的北京,我們也建議喝開水。所謂符合國際生飲標準、富含礦物質和氧的“好水”,“實際上不存在”。 另外,人體是非常高級的調節機器,酸多了就會排酸,完全可以保證內環境酸堿適度,沒必要故意去吃堿性食物。所謂“含氧水、太空水、離子水、酸性水、堿性水”都一樣,是為了有個好賣點在故弄玄虛。
第二回合:吃肉是以壽命為代價的
[正方]林光常:肉類腐壞所產生的細菌,少則每公克10萬個,多則每公克9千萬個,普通燒煮的溫度不能全部殺死這些細菌。令人驚悚的是,美國有關單位發現,患有血癌(潛伏期長,而且有傳染病)的牛和雞越來越多,而他們的小孩得血癌死亡的也越多。
[反方]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六屆委員會委員葛可佑:全盤否定動物性食品太絕對。國際上的研究不能完全照搬。比如牛奶導致骨質疏松,那是荷蘭做的研究。但當地的人種、日照和生活習慣都和我們不同。國際上公認,植物的蛋白質不如肉類優良,很多貧困地區的孩子長不高,正是優質蛋白質缺乏造成的。因此,平衡攝入動植物食品非常重要。
第三回合:帶皮生吃當地當季的蔬果
[正方]林光常:蔬菜水果五谷雜糧應該怎么選擇呢?一定要堅持——當地、當季、盛產這六個字。很多人為什么會得富貴病,就是因為他經常吃外面進口,很貴的東西,所以他就得富貴病,因為那些食物根本是不適合他的。我們住在南方的人不適合吃北方的食物,住北方的人不適合吃南方的食物。吃菜要吃根、莖、花、果,病人最好別吃芽菜和葉菜;要帶皮生吃,香蕉皮營養價值高。
[反方]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長翟鳳英:難道我出差還要背著家里產的蘋果、白菜?各地產的同種食物可能會有微小差異,但基本營養是一樣的,不會像蘿卜和白菜差異那么大。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東北地區和西南地區流行克山病。這種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是因為當地土壤、水源等環境中缺硒導致農作物硒含量低。后來通過全國糧食互換,硒鹽推廣等措施,已基本絕跡。這足以證明林光常的“飲食也要防水土不服”理論站不住腳。另外,除了蘋果皮和葡萄皮被證明確實營養豐富外,還沒見到哪份報告指出其他水果蔬菜皮的營養格外豐富,林光常鐘愛的香蕉皮更是聞所未聞。
第四回合:癌癥是毒素累積所致
[正方]林光常:不管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癌癥,幾乎都是毒素長期累積的結果——如果吃了排毒餐就能長壽。排毒早餐吃什么?一份水果,兩種蔬菜,一份地瓜(紅薯),一份雜糧(粗糧)米飯。芽菜類與葉菜類蔬菜不宜食用。
[反方] 中日友好醫院中醫腫瘤科主任李佩文:癌癥是由多因素綜合造成的慢性病,與飲食、環境等外因,正氣不足等內因以及遺傳因素有關。不能說管好了食物,就絕對能防癌甚至抗癌,“抗癌食品”的說法本身就不科學。至于排毒,引起癌癥等疾病的因素很多,與體內毒素累積沒有必然關系。“黃曲霉素”等毒素在人體內都是以毫克甚至微克計算,林光常“人體內有4公斤毒素”的說法有些過頭。至于林光常的排毒餐,它違反了基本的膳食平衡原則,會造成蛋白質缺乏,食物質量下降,導致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如缺鈣和維生素A,甚至引起缺鐵性貧血。
第五回合:吃啥像啥
[正方]林光常:但我發現了另一規律,吃啥像啥!(《健康一身輕》P.87)
[反方]本刊編輯部:依林博士的觀點,我們只能吃人了。
[呈堂證供]兜里揣個假文憑
進入“美國環球大學”的網頁,主頁上醒目地打著“提供學位”的英文粗體字。而該校從員工招聘、到招生、再到登記注冊等,都使用相同的電話號碼和同一個辦公室牌號。經查,“美國環球大學”自2000年立名至今,沒有獲得過任何教育認證機構的認證,其中包括林光常“就讀”的2001年至2003年。
拷問劉太醫
幾乎與林光常現象同時,一本名為《劉太醫說:病是自家生》的健康類圖書熱銷京城。書中從“皇家養生技巧”到“祖傳獨特配方”,無不吸引眼球。但作者提出的一些觀點引來不少醫學專家的質疑。這里我們不妨順手拈來幾條:
◆另類養生觀點:常吃肉塊催人老,肉湯果汁最有效
原文:食肉塊發眩暈,亦蓄肉毒。而熬湯解百毒。——劉純《短命條辯》。
異議: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程義勇教授表示,這完全是故弄玄虛,肉熬的時間長了,營養都到湯里去了,那吃肉跟喝湯有什么區別?況且,湯的營養物質遠不如肉。如果長期喝肉湯而不吃肉,會導致營養不良。其實,只要你的消化系統沒問題,肉塊完全可以吃。
◆另類養生觀點:江河湖海大污染,淡水養殖才保險
原文:海產之物皆有毒。——劉純《短命條辯》。
異議:這種說法本身就是矛盾的。事實上,目前淡水的污染也很嚴重;海洋面積大,污染反而更小。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無論是海魚還是淡水魚都應該吃,而海魚的營養價值、味道更勝一籌。
◆另類養生觀點:人吃晚飯死得早,餓治百病誰知曉
原文:過飽傷人,餓治百病。——劉純《短命條辯》)。
異議:晚餐不要吃太飽沒錯,但不應該不吃,尤其是年輕人,從第一天午飯到第二天早餐之間有將近20多個小時,如果饑飽不平衡,對健康不利。一日三餐的營養分配,應該早、晚餐各占30%,午餐占40%。
原來都是“賣拐人”
他們的動機不“另類”
如果說風靡一時的林光常是靠洋味十足的“另類言論”發家的,那這位“劉太醫”打的則是傳統醫學旗號。一位業內人士評價林光常的說法一針見血:這些聳人聽聞的觀點,不是為了拯救健康,而是因為背后有一系列以他的名義出品的產品:水不能喝了怎么辦?我這里有飲水機;水果都被污染了怎么辦?用果蔬臭氧消毒機……這樣,他的真正目的就達到了。
去年,一種名為“排毒基強離子排毒儀”的產品熱銷全國。該儀器像一個普通電動腳盆,只要注滿水,加些精鹽,放入雙腳,盆中就會出現綠色、棕色的絮狀物,據說是從腳底排出的膽囊、消化系統及免疫系統的一些毒素。但有人發現,往水里注入精鹽后,讓儀器空轉,同樣會出現黃色的絮狀物。向專家請教后得知,這其實是個簡單的騙局。
當然,總有一些出版商、電臺、電視臺,為了自身的發行量、收聽率、收視率,不加鑒別,推波助瀾。醫療保健領域造成這種魚龍混雜、李逵比不上李鬼的怪現象,他們恐怕也是難辭其咎。
“另類養生”害人不淺
一些“另類養生”主張的危害性,并不是短時間內就會表現出來的。有時,在心理作用下,甚至還真有一點“效果”。可如果你因為長期素食而得了營養不良,因為飲食缺鈣而在晚年得了骨質疏松癥,或因為吃腐爛的水果皮、霉變的紅薯皮在體內累積了毒素、致癌物而得了癌癥,誰會為你的輕信承擔責任?“太醫”、“博士”會嗎?那時候他們很可能早就象許多風云人物一樣銷聲匿跡了。
至于像前文所述的臺灣排毒教父案,林光常慫恿癌癥病人放棄化療,來吃昂貴的排毒餐,則純屬“騙財害命”的卑劣行徑了。
“李鬼”憑什么火
四把假斧+臉皮厚
面對形形色色的另類養生理論,幾位專家一語道破了他們慣用的四大手段和一個秘訣。
▲“師出有名,無從考證”。
“劉太醫談養生”用的就是這一手法。“這類產品往往宣稱是從歷史上沿襲下來的,用特別虛的東西引導消費者,讓他們很難辨別,也無法對歷史人物進行考證。”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董京生說。
▲“另類理念,嘩眾取寵”。
林光常的《無毒一身輕》就屬于這一類。“這就好像小孩子淘氣,想怪叫一聲,博得大家的關注,這樣才有滿足感。”
▲“偷換概念,誤導消費”。
林光常在做電視節目時,曾拿著一大一小兩個蘋果,說:這個小蘋果為什么賣得比大蘋果貴呢?因為它是從美國進口的。我怎么知道的呢?因為上面貼了一個小標簽,寫著4位數字。美國政府規定,標簽以“4”開頭的,表示它是轉基因食品,轉基因產品可以在市場上賣,但是消費者有知情權。如果是“3”開頭的,表示它噴過農藥,是“5”開頭的,表示它是有機食品……
然而據我們向科研部門問詢得知,目前轉基因蘋果還在研發中,不知林博士如何買到的!另向移民國外的朋友調查獲悉,在美國超市買水果時,收銀員確實會把水果上這個小標簽的數字輸入到收銀機,然后打出該水果的價格,所以那應該是類似于產品條形碼一樣的東西。林博士和我們玩起了“大變活人”。
▲“名詞前衛,博得關注”。
董副秘書長表示,很多商家提出個新概念,往往是為某種產品造勢,幾乎是“指哪打哪”,什么病都能治。而對老百姓來說,理念越新,誘惑越大。
還有一個秘訣,那就是臉皮要厚,明明一點譜都不靠,卻說得和真的一樣。博士證書你不信,可以去上網查;皇家太醫傳人你不信,我這里有家譜。林光常有句名言:“你不要跟我爭論,如果你要爭論,那么你永遠是對的。”這句話很有哲學意味,反正他永遠是“對”的,你就琢磨去吧!
[超鏈接] 林光常“經典”語錄
1.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
2.想得骨質疏松癥嗎?請多喝牛奶。
3.方便面完全符合癌癥食品的要求。
4.少吃雞蛋。一周三個就能引起膽固醇問題。
5.最抗癌食物第一名:紅薯,第二名:還是紅薯。
6.水果一定要連皮吃,芹菜一定要連葉吃。
7.不吃紅肉,吃牛排時你要記得,每一刀割下去,其實不是割牛排,是在割你的心呀!
8.照排毒餐吃,一個月可以瘦6-8斤,所以叫作大吃大喝減肥法。
9.上天如果許可我不要死于意外的話,我絕對有把握活到120歲。
10.照我講的這個方式去生活,平均壽命大概就是120歲。而且到120歲,男像40,女像30,保證不像妖精。
老年人最易上套
家住北京朝陽區的李大爺就是林光常的忠實“粉絲”。親戚朋友進他家門,李大爺就熱情地招呼吃紅薯。“這東西抗癌排名第一,年輕人也該多吃。”李大爺說,自從他老伴看了林博士的節目,隔三岔五就到菜市場買紅薯,家里幾乎餐餐五谷雜糧,以前堅持喝的牛奶不喝了,雞蛋屬于動物蛋白,也不吃了。同時,老兩口還特地買了《無毒一身輕》詳加研究。“林博士說果皮有營養,現在全家吃水果都不削皮,蘿卜、土豆也是連皮吃。一個月下來,人瘦了,精神也好了。”
然而,李大爺的兒子卻對父母推崇的這種養生方法很排斥,“用他們說的方法來養生,什么好吃的都不能吃,吃什么都不安全,活著的樂趣都沒了。”
像李大爺這樣的老人還有不少,動不動就花幾百、上千元買一堆號稱能治病的保健產品。據中國消費者協會針對600名老人的調查顯示,半數以上老人會將收入用于保健。
對此,心理咨詢師宋玉梅分析說,這首先是由于老年人更容易接受心理暗示。“年歲越大,就越擔心自己的健康。而騙子正是抓住了老年人的這一心理,一忽悠一個準。”其次,養生法“信則靈,不信則不靈”。宋玉梅認為,當老人相信這些養生法的時候,他們的內心也會發生變化。“這樣一來,也許某種心因性疾病還真好了,但這并非養生法的功勞。”最后,孤獨讓老人容易相信別人。“稍有人和他們搭訕,就能引起他們的興趣,更不用說花言巧語了。”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的劉寶鋒大夫,則從東方人的整體心理作了分析,“不同于西方人的理性,東方人更關注整體,重視內心感受。因此,他們很少會對這些養生法加以印證。”
[延伸閱讀]國外也有“同伙”
●挖鼻子之后舔手指有利健康
奧地利肺部專家弗里德里希博士說,喜歡用手指摳鼻子的人更健康,更快樂。他認為社會應該改變對這一習慣的成見,并且鼓勵孩子們這樣做。
弗里德里希博士說:“用手指可以接觸到手帕所無法到達的部位,所以能夠讓人的鼻腔更為清潔。”他的另一個驚世駭俗的說法是,如果把鼻子里摳挖出來的東西舔吃掉能夠增強人的免疫系統。
根據他的觀點,人的鼻子有效地阻擋了很多種細菌的進入,人們吃下這些細菌與鼻腔的分泌物形成的結塊后,細菌抵達腸道會形成良好的防病功效。“現代醫學一直在嘗試用各種復雜的方法來達到類似的效果,其實人們只要摳鼻子并舔手指就能獲得對免疫系統的增強,而且不需要花任何費用”,博士說。
[畫外音]《聊齋志異#8226;金世成》中記述了一個人,以吃不潔的東西為美,路邊如果有牛羊的糞便,他也會俯下身體張開嘴巴。他以“佛”自居,招來善男信女無數。如今看來,除去環保因素,這個人和“吃鼻屎”的弗里德里希博士,用四個字評價足矣——“走火入魔”。
●含豬寄生蟲卵的飲料——可治腸道病
近日德國科學家表示,飲用一種含有數千個豬寄生蟲卵的混合物或可讓人類免于腸道疾病。這種飲料叫做TSO;初期試驗顯示它可有效地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估計明年將開始在歐洲銷售這種產品。
“許多研究人員都不相信這種藥物有效,但在面對新事物時,人們總會產生懷疑,”該項目負責人魏因斯托克表示。魏因斯托克是在注意到IBD病例增加時,蛔蟲和人類鞭蟲的感染就會減少后,產生了這個治療點子。
“魏因斯托克的理論認為,我們的免疫系統已經進化得能夠適應這些寄生蟲的存在,而當它們不存在時,反而會過度活躍,”《新科學家》雜志這樣為魏因斯托克科研新成果進行辯護,但他們拒絕對這種新型飲料的銷售前景進行預測。
[畫外音]記得初中生物課上學過,豬的寄生蟲有蛔蟲、豬肉絳蟲等。如果人體內有這些寄生蟲,會面黃肌瘦,身體無力。如果幼蟲隨血液入腦,人會出現癲癇;如果肉蟲寄生在眼球,會出現失明。寄生蟲在豬體內,就生成豆豬肉。德國主張喝含豬寄生蟲卵的飲料的科學家,是不是豆豬肉吃多了?
[小編感言]走在健康的大路上
我們這個東方民族歷來就注重養生保健,而且還特喜歡扎堆跟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種號稱能包治百病的、莫名其妙的保健偏方。喝涼水、打雞血、養紅茶菌、練氣功、吃保健品……不過以前的這些折騰,基本上是在民間自發形成的。而現在的保健潮流,卻往往是打著某個人的品牌,而且公然與主流科學界對抗,以“另類”為榮、為號召,甚至主流科學家聯名出來駁斥,大家反倒認為你在騙他了。
其實,一些道理是顯而易見的,但人們往往沒有耐心等待真理的花兒開放,甚至沒有耐心等待真理的話語說完。老子在《道德經》中感嘆“大道甚夷,而人好徑”,就是這個意思。
還有就是商家的借機炒作。健康專家洪昭光教授指出,一種保健理念或產品是否有效,循證醫學研究的結果最能說明問題。現在臨床上的很多研究結論還只是一個線索,需要進一步證實,但這些研究結果往往被商家利用,把偽觀點摻雜在常識觀點中,一起販賣。
對社會上存在的一些健康悖論、怪論,我們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多查些資料。看看這些理論是否是專家提出的,是否經過論證,適用人群的范圍,及對自己是否適用等。辨別養生信息的真偽關鍵在自己,最好的辦法是系統地學點醫學知識,提高科學素養。當然,必要時也可到正規醫院營養門診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