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奧運冠軍們的表現讓我們心潮澎湃。可是,誰又知道,這閃亮的金牌背后,隱藏著多少汗水與淚水,甚至是艱苦卓絕的奮斗與抗爭。下面這兩位罹患癌癥的冠軍們,正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拼搏,不止是在賽場上!
王楠:未把癌癥當回事,只像感冒一樣
在國家乒乓球隊的14年里,奪得北京奧運會女團金牌后,王楠擁有4枚奧運會金牌,世界冠軍頭銜多達24個。
其實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后,王楠的技術有下降趨勢,很多人都對她能否參加北京奧運會產生疑問。而中國乒乓球女隊也是新人輩出,帶給王楠的壓力可想而知。但王楠始終沒放棄,堅持訓練,不斷提高自己,終于獲得了北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并在北京奧運會女單比賽中,一路過關斬將,殺進決賽,也為中國女子乒乓球團體冠軍立下汗馬功勞。然而,大家卻很少知道,在備戰北京奧運會期間,王楠曾不幸得了甲狀腺癌。
2005年,王楠不幸患上了甲狀腺癌。她并不知道。以前訓練,包括比賽時,就突然間出現心慌,出汗,當時她以為是因為年紀大。她老公說她脖子粗,她媽媽說不粗,她自己也不敢說。2005年做了手術,在醫院的時候,她知道蔡指導看過她,還挺嚴肅。但看父母,老公也沒有變化。他們一直也沒告訴她。后來回家了,家人不想讓她打球了,本身已經到這個年齡,而教練說再看看,看看王楠怎么想,后來王楠是通過朋友知道自己的病的。但是她想,不好的東西拿完了不就好了嘛。經過一個月時間恢復傷口,王楠就又開始投入訓練。“也不能說我有多堅強,這就是一個感冒一樣,真的像感冒一樣。”王楠說。
當時,王楠既要治病,又不能耽誤訓練,非常艱難。而隨著奧運會的接近,備戰的壓力越來越大。借用王楠教練施志浩的話說就是王楠經歷的艱苦沒有人能承受得了。幸運的是,王楠的甲狀腺癌在北京奧運會之前治愈,而王楠也用實力證明了她自己。王楠在接受采訪時感謝了她的愛人,她說如果沒有愛人的支持自己就不可能走到今天,我們也相信,也正是有了這份愛的力量,王楠才戰勝了癌魔、戰勝了自己,再次站在了北京奧運會的領獎臺上。
范德韋登:從絕癥中走出的王者
身高2.05米,剃著光頭,腦門兩側皮膚上各印著一個“NED”(荷蘭的英文簡稱)。范德韋登在奧運男子10公里馬拉松游泳的25名選手中分外顯眼,在近兩個小時比賽后,這位荷蘭人憑借沖刺階段的驚人表現一舉贏得冠軍。這也是該項目首次出現在奧運會的競賽項目中。“我贏得的,不僅是今天比賽的勝利,也是生活的勝利。”10公里馬拉松游泳被公認為最考驗人耐力和意志的奧運項目,但在鮮花與掌聲背后,又有誰想到這位看上去最為壯碩的選手曾經無比脆弱,曾經與死神擦肩而過。
近距離面對范德韋登,發現他頭頂上有兩個一元硬幣大小的傷疤,他說話甚至喘氣時,傷疤都會微微翕動,這兩個觸目驚心的印記是白血病患者做化療和骨髓移植時留下的痕跡。
范德韋登生于1981年,十幾歲時因為出色的游泳天賦,在家鄉阿爾克馬爾家喻戶曉,1999年他參加了歐洲青年錦標賽,2000年在公開水域游泳世錦賽中贏得了冠軍,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順利。2001年春天,病魔毫無征兆地找上了范德韋登。持續發燒,牙齦腫大并流血,一向健康的范德韋登突然感到不適,隨后他的關節和肌肉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疼痛,醫院給出結果——白血病!躺在病床上,長時間接受痛苦的化療,范德韋登的內心一度冰封,但姐姐和阿姆斯特朗的故事激勵他重新振作,“受姐姐的影響我喜歡上了游泳,生病后,她總是陪伴我身邊,她對我說‘游泳天賦是上帝送給你的禮物,你千萬不要輕易放棄’。阿姆斯特朗,這個堅強的美國人克服癌癥締造了7奪環法大賽冠軍的奇跡,“他的自傳一直放在我的書架上,治療的那段日子我有空就讀一讀,我至今還記得他的那句話,‘癌癥的確為我帶來了奇跡,重新塑造了我的生命’。我積極接受治療,夢想著有一天能夠重回游泳賽場。”很幸運,隨后的骨髓干細胞移植手術非常成功,范德韋登終于看到了希望。
逐漸恢復健康的范德韋登重新投入到運動中,在阿爾克馬爾市區通往北海岸線的那條10公里道路上,經常能看到一個高大的男人孤獨地奔跑著,“我得恢復我的體能,我從事的公開水域游泳對于體力的要求太高了,我必須循序漸進。我沒有想過一定要在奧運會上贏得些什么,因為我能夠站在這里本身已經是一種幸運。”從一個白血病患者到奧運金牌獲得者,他微笑著向所有人致意,“金牌不是我的信仰,而是我額外的收獲,在我看來,能夠從病中康復,我已經獲得了人生第一枚金牌。”
病痛給予范德韋登常人無法感受到的折磨時,也給了他更多的感悟,包括平和的心態。與死神擦肩而過,從白血病的陰影中重新走到陽光照耀的水域里,范德韋登早已學會寵辱不驚:“生病前我剃光頭是為了減少游泳時的阻力,讓自己游得更快,后來我留起了頭發,當時我想通過這個方式忘記那場災難性的白血病。”有一段時間,范德韋登任由頭發濃密地生長,而現在出現在大家面前的他依然是溜光溜光的腦勺,只有真的將過去拋在腦后,才有勇氣復制曾經的灰暗,因化療脫發的光頭和碧波中陽光照射的禿腦勺……范德韋登早已完成了一次超越,在他的個人網站上寫著,“因為與我戰勝病魔相比,從今以后我在生命中遇到的所有事情都變得更簡單了。”
奧運冠軍不是終點,今后,27歲的范德韋登還將在公開水域游泳中劈波斬浪,“這是社會活動,大家成群結隊一起來游泳,互相影響。并且自從我生病后,我就討厭一個人的感覺。大家熱熱鬧鬧在一起,太棒了!”
【鏈接】
加里#8226;霍爾:用金牌證明,糖尿病是可以戰勝的!
糖尿病,一個困擾著全球2.5億人的慢性疾病,讓許多人失去了生活的樂趣……然而,美國人加里#8226;霍爾非但控制了疾病,還獲得了連正常人都難以企及的體育成就,他用5枚閃亮的奧運游泳金牌告訴世人:糖尿病是可以戰勝的!
身高1米98的健美身材,一臉燦爛的笑容,很難想象這位游泳健將竟是1型糖尿病患者。那一年加里#8226;霍爾剛剛24歲,狀態如日中天,正在備戰2000年悉尼奧運會。當時,霍爾住在亞利桑那州。他總感到口渴,但亞利桑那天氣干燥,他以為口渴很正常。為了備戰悉尼奧運會,霍爾每天在水中訓練六七個小時,他常渾身發抖,不停地喝運動飲料。一天晚上,霍爾與未婚妻去參加派對。其間霍爾感到很不舒服,回家路上,他精神恍惚,走路跌跌撞撞。第二天,霍爾不得不去看醫生,化驗結果,血糖超過了300毫克/分升。
疾病的到來猶如晴天霹靂,將霍爾擊倒。霍爾說:“‘極度失望’這個詞都難以描繪我當時的心情。醫生說我可能要永遠離開游泳賽場了。那一刻,我只想躺倒在地,永遠消失。”在經歷了恐懼、震驚、憤怒和失望之后,霍爾通過學習,加深了對糖尿病的了解,逐漸學會了如何在身患1型糖尿病的情況下生活、訓練和比賽。
霍爾代表美國一共參加了1996年亞特蘭大、2000年悉尼和2004年雅典三屆奧運會,獲得了10枚奧運獎牌(5金、3銀、2銅)。其中悉尼奧運會和雅典奧運會的3枚金牌是患糖尿病以后獲得的。霍爾本想參加2008北京奧運會的50米自由泳比賽,然而在美國奧運游泳選拔賽中,僅名列第五,失去了參賽資格。
盡管離開了賽場,游泳事業仍然是霍爾的最愛。2003年,小霍爾就和父親創辦了競賽游泳俱樂部。在霍爾父子的悉心指導下,俱樂部不少學員獲得了奧運的參賽權。與此同時,霍爾還投身到宣傳糖尿病知識的公益事業中來。北京奧運期間,霍爾夫婦來到北京,除了觀看比賽,霍爾還和北京的糖尿病患者一起參加活動,讓眾多患友分享他的抗糖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