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蘋果希望iPhone走向企業級,它最近宣布的一系列措施也會為此帶來好的效果。但人們正期待智能手機集商用、娛樂功能于一體,英特爾在這時候推出的Atom平臺,將給智能手機等便攜設備帶來沖擊。為了競爭,iPhone必須重生。
上周發生了很多事,標志著手機市場大規模的整體變化已經開始。短期的變化是蘋果公布了軟件開發工具包(SDK),并宣布了一條人們期待已久的消息—iPhone將支持微軟Exchange郵件系統。但是,在我看來,更重要的,也是長期的變化是,英特爾新發布的Atom平臺,這預示著iPhone即將重生。
蘋果發布SDK,意味著蘋果開始向企業級挺進,但僅僅發布SDK就足夠嗎?
這個問題,簡單回答來說,“取決于企業”,但如果你深入考慮,答案就要涉及到PC和手機市場之間的區別。對于PC來說,蘋果被擋在企業之外的原因是PC通常都是由公司為員工購買的。但是,選擇手機的權利基本上還是取決于員工本身,大多數公司只是報銷一些通話費。
而iPhone無法參與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四個: 不支持電子郵件系統; 不能運行企業自己的應用程序; 它也不夠安全; 最重要的,是人們普遍認為它是個玩具,而不是用來工作的設備。
現在,開放iPhone支持Exchange至少對那些使用Exchange的公司來說可以解決電子郵件問題了,而SDK也將有助于企業解決應用程序的問題,很可能會順便解決了安全問題。
而且,蘋果還必須很好地解決iPhone的電池、文本輸入和整體的娛樂形象等問題。不過,這些措施對增加蘋果市場份額都是有利的,能夠幫助公司為在未來生產更強大的硬件產品創造更多的機遇。
此外,所有智能手機,包括iPhone在內,都存在著同樣的問題——它們努力嘗試,希望擁有像筆記本電腦一樣的功能,但最后總是不盡如人意。
以兩大熱門產品RIM的BlackBerry和蘋果的iPhone為例。這兩種產品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角色,BlackBerry是商務用機,而iPhone則走的是娛樂路線。對于BlackBerry來說,贏得顧客的是電子郵件、聯系管理和記事功能。而對于iPhone來說,則是音樂、視頻和出色的瀏覽器,外加強大的市場營銷和用戶體驗。哪一種產品都不具備對方的長處,這就是為什么它們去年的業績都很好。不過,大多數人都希望能有一種兼備商務和娛樂兩者功能的產品。
現在,英特爾新發布的Atom平臺承諾會有一種便攜產品,可以實現BlackBerry和iPod各自擅長的功能。這也就是說,你可以在一個便攜產品上,就擁有相當于筆記本電腦的強大功能。如果一切都能像英特爾所承諾的一樣的話,對于小型電腦、智能手機和娛樂設備來說,Atom所帶來的影響幾乎可以和最初個人電腦的影響相媲美。
當然,這勢必會帶來更加激烈的競爭,但到目前為止,似乎只有蘋果和RIM是有實力的競爭者。要想成功,無論是iPhone也好,或其他任何智能手機,都必須重生,用強大的軟件,非常好的、完整的用戶體驗(包括后端),以及強勢的可以產生需求的市場營銷來征服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