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18號文”正式出臺仍將需要一段時間,而《條例》能否順利出臺也依然存在變數。
“新18號文”在兩會期間再次受到了關注。用友軟件董事長兼總裁王文京在給兩會的建議案中,旗幟鮮明地提出應盡早出臺新的18號文,圍繞著新18號文和中國軟件企業的發展,相關的軟件企業代表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王文京表示,2000年國務院頒布了《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即18號文件),這項政策極大地促進了民族軟件業的發展,但18號文將于2010年到期,下一步的政策將如何制定,是軟件企業熱切關注的焦點。
軟件業亟盼稅收優惠
自2000年頒布18號文件以來,已經過去了8年,這項政策給我國的軟件產業帶來了極大的支持,使其平均以每年30%的發展速度增長,軟件收入2006年為2000年的7倍,達到4800億元。這些數字可以證明,18號文件對促進軟件產業的發展確實發揮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軟件行業需要更長期的扶持”,作為本屆人大代表的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用友軟件董事長兼總裁王文京說,“我們國家從整個產業來看,盡管經過前面8年的快速發展,但是總體規模和有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美國的市場規模差不多是我們的5.4倍,單軟件出口外包這一項,我們和印度比較也有5.2倍的差距。”
軟件業的人大代表們都有這樣的顧慮。因此,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提交了《強化自主創新、產業政策支撐,快速做強做大中國軟件產業》的提案,而首次當選人大代表的中創軟件董事長兼總裁景新海在兩會期間接受采訪時,也呼吁加大對自主創新中間件產品支持力度,擴大產業規模,增強國際競爭力。
“目前我國的軟件產業普遍存在盈利能力不足的問題,2006年軟件業實現銷售收入4800億元,行業利潤率僅為8.8%,如果沒有增值稅優惠政策的支持,當年軟件業利潤將為負數,大多數企業將處于虧損狀態。”孫丕恕說,“對于到期后‘18號文’的變化,大家普遍關注的是稅收比例會如何調整,這涉及到和財政、稅收、海關等政府部門的協調問題,實施起來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
在18號文第三章第五條中規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件產品,2010年前按17%的法定稅率征收增值稅,對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即征即退,企業用于研究開發軟件產品和擴大再生產。第六條規定,在我國境內設立的軟件企業可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新創辦軟件企業經認定后,自獲利年度起,享受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增值稅的即征即退和企業所得稅的減免政策,為民族軟件產業發展營造了寬松的政策環境,使得軟件產業在7年間實現了以平均每年30%的發展速度增長,至2007年全國軟件產業收入達到了5800億元,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600多項。
因此,退稅比例等優惠政策更是相關產業人士關注的重點。孫丕恕表示,建議保持18號文對軟件產品增值稅的“即征即退”,自主軟件產品實際上按照3%的增值稅交納,若國家的增值稅有關政策發生變化,建議可將軟件產品列入軟件服務范疇,按照服務業征收營業稅,并享受對軟件服務業的優惠政策。
新政策呼之欲出?
“新18號文”何時出臺,將有哪些內容,一直是最近幾年業界關注的焦點。但因為涉及到國內外方方面面的利益,至今,還未能出世。
2007年1月,信息產業部的相關人士披露,有關部門正著手編制《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條例》作為對18號文的補充。但“新18號文”何時出臺,直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任何的確切消息。根據相關人士透露,《條例》與“18號文”的最大區別在于稅收優惠政策的調整,體現為取消增值稅退稅、加大所得稅優惠、設立專項基金,以及首次將上游裝備和材料業納入政策優惠范疇等。增值稅此后不再享受退稅政策,而是采用專項扶持基金等其他幾項扶持政策加大對半導體企業的扶持;出口稅部分依然享受退稅的優惠政策;而企業所得稅部分,原來“18號文”規定的“前兩年免除后三年減半”政策,將可能變為“前五年免除后五年減半”,這一優惠將延伸至2020年。
“新18號文”正式出臺看來仍將需要一段時間,而《條例》能否順利出臺也依然存在變數。如今軟件業的相關企業們都在焦急地等待,在印度公布該國產業優惠政策后,更使中國急需重新完善與修訂相關政策,此次全國人大代表建言,便是呼吁相關部門盡早推出支持產業發展的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