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9日~22日,第六屆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在大連召開。外包、信息安全、知識產權保護、軟件創新、RFID、IC產業、IT人才教育等焦點,構成了第六屆軟交會豐富多彩的內容。
2008年,恰逢大連市軟件業發展的10周年。
6月19日,由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國貿促會和遼寧省政府共同主辦,大連市政府承辦的第六屆中國國際軟交會和信息服務業交易會開幕?!败浖?,引領數字融合”的大會主題,凸顯出在信息化與工業化日趨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國軟件產業正面臨一系列的新挑戰。
為期4天的第六屆軟交會不僅吸引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黑龍江等30多個省市的國內參展團,還吸引了日本、以色列等國外參展團。展覽、會議論壇、合作洽談會等活動多達50多項,形成了國際合作、自主創新、行業應用、人才交流、資金對接、信譽體系等六大板塊內容,體現了軟交會作為一個發布平臺、對接平臺和交易平臺的地位。
外包熱度不減
“發展軟件服務外包”、“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年會”、“怎樣使大連乃至中國成為亞洲服務外包領軍者”、“歐美軟件/IT高端外包項目的競爭和管理”……雖然軟件外包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是第六屆軟交會期間形形色色的聚焦于“外包”的專題論壇,依然顯示出外包的熱度不減。
這與大連已深入人心的外包城市的形象不無關系,畢竟,從對日外包業務起步的大連,已經成為中國的軟件名城。
68.2%,這是10年來大連軟件產業規模的年均增長率。10年來,大連的軟件產值從兩億元發展到2007年的215億元,軟件出口從不足1000萬美元,發展到2007年的7.2億美元,軟件企業從100多家發展到現在的700多家,軟件從業人員從當時的3000多人,發展到現在的6萬多人,形成了華信、海輝、東軟等一批知名的軟件外包企業,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到2012年,大連軟件產業出口量爭取達到中國第一,到2018年前后,力爭將大連打造成全球軟件和服務外包新領軍城市,爭取與一些先進城市比翼齊飛”,大連市市長夏德仁表示。
大連市政府發展軟件產業的決心和政策力度,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偼顿Y達150億元、預計全部工程將在2017年竣工的“大連天地#8226;軟件園”,將目光瞄準了全球軟件及外包行業的公司和人才。雖然大連已經有了大連軟件園、大連軟件園騰飛園區,但是房地產開發商依然非??春么筮B市軟件產業發展的潛力,因此才有了這個集軟件開發中心、商業區、住宅區、教育科研設施、公共娛樂設施于一體的新軟件園。
然而,外包產業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基礎設施建設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耙郧爸袊獍髽I就是靠低成本吸引人,現在,發包商更關注外包企業的技能建設、技術建設和人才儲備,中國企業應該抓住這個機會?!丙溈襄a大中華區董事長歐高敦說。
也就是說,中國更應該在扶持政策、人才培養等“軟”環境方面下功夫,找到一條適合中國的軟件外包發展道路。
與歐高敦的觀點相類似,IDC中國總裁郭昕也提出了軟件服務外包進入2.0時代的觀點,“與印度軟件業所走過的規模經濟道路不同,中國軟件和外包服務產業可以走一條范圍經濟的道路?!?/p>
他認為,服務外包不再是一個企業與另一個企業的競爭,而是一個國家與另一個國家的博弈。全球化2.0時代讓一個企業的采購中心、結算中心、HR中心、交付中心、研發中心遍布全球,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中國完全可以憑借國內市場巨大、制造業發達的優勢,抓住全球經濟重心向中國轉移的機會。
凸顯嵌入式
而在這個轉移的過程中,作為世界制造中心的中國更應抓住嵌入式軟件飛速增長的機遇。
2007年上半年,中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收入1.92萬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手機產量2.63億部,數碼相機2.795萬臺。這帶來了嵌入式軟件的高增長,2007年國內嵌入式軟件市場收入達到1215億元,占了整個軟件產業規模的21%,而移動通信、數字家庭、汽車電子等領域的發展尤其迅速。
我們已經很難將IT企業單純劃分為軟件公司或硬件公司了。第六屆軟交會近3萬平方米的展區里,匯集了Intel、SAP、IBM、思科、富士通、日立、愛立信、東軟、用友、華信、海輝、中科紅旗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在他們的展臺前,記者看到更多的則是軟硬件一體的解決方案。
你只需把一個手指放在特殊的認證器上,機器就可以通過對比存儲的手指靜脈影像與此次抽取出的靜脈影像特征,識別出個人的身份,這就是日立開發的手指靜脈認證技術在PC上的應用。此外,這項技術還應用在ATM機等對安全性要求極高的設備上。
與人們熟悉的虹膜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相比,靜脈識別因其使用方便、誤判率更低而備受青睞。2007年,日本僅安裝了指靜脈認證裝置的PC機就有5萬臺,生物識別認證市場的潛力巨大。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展示了自己包括數字機頂盒、藍光DVD等設備在內的數字家庭解決方案; 大連天維科技也帶來了高清數字影音解決方案,包括系統級軟件iTVi OS、通用低成本高清硬件方案iTVi Box、網絡內容發布方案iTVi CMS等。用戶只需把一個小盒子連接到高清電視上,就可以實現高清娛樂享受。
啟明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就是汽車電子產品的研制與相關增值服務的開發。這家成立于2000年的公司,前身是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的電子計算處,目前則是一汽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啟明擁有汽車視聽導航儀、便攜式車載電腦、車載移動數據定位終端等車載信息系統產品,也有汽車行業的管理軟件、汽車電控系統檢測等相關電子產品。
富士通中國總經理武田春仁甚至在演講中搬出財務數字,以說明富士通并不是很多人印象中的純硬件公司。
上述事實都是硬件設備與軟件產品融合發展的具體體現。擁有自主品牌的CT機、磁共振、X射線等數字醫療產品和NetEye網絡安全產品的東軟,今年提出了將嵌入式軟件作為企業新利潤增長點的發展策略,也正是看到了軟件產業與制造業融合帶來的新產業機會。
從國家的角度來說,軟硬件融合發展的理念,就是將軟件企業的發展與傳統產業的改造緊密結合起來,加快軟件產業向第三產業的滲透融合,而電子政務、現代遠程教育、農村信息化、數字電視、數字奧運等國家重大工程,都為這種實踐提供了機會。
自主創新乃突破口
全球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加速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使得中國軟件產業面臨著廣闊的國際市場。2007年,中國軟件產業的出口額由2000年的4億美元增長到超過100億美元,面對發展迅速的中國軟件外包產業,IBM軟件集團開發總監戴弘卻表示了自己的擔憂,“外包是中國軟件企業的起步,而技術創新才是未來方向”。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亞勤也認為: “中國軟件產業的根本和脊梁應該是軟件產品和技術,特別是面向自己市場的核心技術?!?/p>
那么,中國軟件自主創新的突破口到底在哪里?
軟交會上發布的《2008中國軟件自主創新報告》將深圳列為軟件自主創新的新型城市,該報告指出,嵌入式軟件引領深圳500多家電子信息設備制造企業走上了以軟件為核心的產業結構調整、增長方式轉變的道路,深圳本土企業占軟件企業總數的91%,卻創造了軟件產業97%的營業收入和99%的利潤。
深圳的經驗表明,在中國軟件自主創新的艱難征程中,嵌入式軟件產品成為目前最現實的突破口。應用了嵌入式軟件的智能手機、數字家庭、汽車電子、消費電子等智能化產品也為國產嵌入式系統打破國外廠商壟斷創造了契機。
盡管當前中國擁有超過100萬的軟件人才,但絕大部分都是最近三四年進入人才市場的低端人才,中高端管理人員和實用型技術人才比較缺乏。張亞勤表示: “中國的軟件企業不缺少CEO,缺少的是CTO、架構師,以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軟件項目管理人才?!?/p>
這種人才結構成為中國軟件產業自主創新的最大瓶頸,對此,戴弘表示,“這樣的人才不是學校培養出來的,而是通過實踐、通過具體的項目培養出來的,企業只有把眼光放在核心技術上面,才能不斷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鏈接
首發《超越中國制造》
6月18日,由計算機世界傳媒集團和中信出版社聯合策劃出版的《超越中國制造》一書在大連市舉行了首發儀式。作者通過對70多位參與大連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關鍵人物的采訪,獲得了近100萬字第一手的采訪資料,該書是對大連軟件產業的10年發展的梳理和再現。
這本書是迄今為止傳媒出版界首次對中國軟件產業發展和軟件園經濟模式發展進行透徹剖析的圖書。本書由日本著名的管理大師大前研一作序。他在序中說,“超越中國制造的努力會是中國經濟發展中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其意義將超出中國本土”。
大前研一毫不掩飾自己對大連發展前景的樂觀。2001年,大前研一與一些大連政府官員和企業代表開會時,說了這樣一個預言: 大連可以成為中國新興的外包中心,將來大連會有超過20萬人從事外包業務。當時,很多人對這個預言抱有疑問。今天看來,擁有良好區域條件和基礎設施的大連,抓住了國際產業向中國轉移的趨勢,大前研一的預言正在實現。
本書為計算機世界報社資深記者、IT業著名評論人高麗華女士所著。高麗華從1988年開始關注IT領域,從1998年開始連續4年在計算機世界周報開設“麗華專欄”,該專欄被譽為“IT領域第一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