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老友記》的朋友一定會記得這樣的情節:Ross和Emily在倫敦一個教堂舉行婚禮。在悠揚的英格蘭樂曲中,Emily跟著牧師宣誓:“我,Emily,將把Ross當成我的合法丈夫,無論貧窮與富有,健康與疾病,我們都將廝守一生!”輪到Ross宣誓:“我,Ross,將把Rachel——”在場親友頓時大驚失色——Ross居然把Emily的名字錯說成原來的戀人Rachel!
如果弗洛伊德老人家在場,一定露出會心的微笑:Ross,你內心深處依然愛著Rachel!你的口誤完全是你潛意識里沖突的流露!在生活中,我們有時會無意中說錯話,那些不是我們原本打算說的話被稱為“口誤”,正如Ross在結婚宣誓的時候本來打算說Emily,卻不小心說成Rachel。口誤原本是瑣屑的過失,弗洛伊德卻對此非常感興趣,并將口誤作為一個重要的研究對象納入他的潛意識理論當中。
在弗洛伊德看來,人的精神世界好比一座冰山,我們的清醒意識只占了其中浮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在水面底下隱秘的大部分是我們的潛意識,潛意識里面的任何沖突和糾葛都會給清醒意識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口誤就是潛意識改頭換面的表現,口誤的內容往往是我們內心深處真實想法的反映和寫照。說錯名字是一種常見的口誤,弗洛伊德對此類口誤的解釋是:“用一個名字替代另一個名字,錯誤地說出了另一個人的名字,都表明了人們存在一種情感,而且由于種種原因,人們在當時的情況下又不能完全將這種情感表現出來。”
所有的口誤均是潛意識的流露嗎?也許不盡然。最近央視國際頻道播音員魯健在自己的博客上列舉了一些播音員的口誤,有播音員在新聞開始的時候,把“各位好,這里是中央電視臺”說成“各位好,這里是中央氣象臺”,有的播音員把“移動聯通小靈通的用戶請發短信至”說成“移動聯通的小用戶們請發短信至”……對于這些口誤,我更愿意相信是從大腦中提取詞語的過程出錯造成的。
由此可以推斷最容易出錯的恐怕是體育主持人,因為他們大多主持現場直播的體育賽事,一方面賽事種類繁多,參賽人員眾多;另一方面比賽現場變數大,尤其競技類比賽,需要眼、腦、嘴、手非常快速準確地配合才能把直播節目主持好,如果沒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對眼、腦、嘴、手進行很好的監控協調,出現口誤在所難免。
是的,口誤給我們帶來誤解和不快,口誤也給我們帶來幽默和樂趣。最后讓我們共同溫習一下中國轉播NBA以來最偉大的一句解說詞——“喬丹又習慣性地舔舔自己的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