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yùn)動全能的我,功課卻有點(diǎn)差。上中學(xué)以后,最討厭的就是考試了。為了讓我們好好溫習(xí),考試前一天學(xué)校提早放學(xué),我向外婆哭訴:
“阿嬤,我英語都不會。”
“那,你就在答案紙上寫‘我是日本人’。”
“可是,我也不太會寫漢字哪。”
“那你就寫,我可以靠著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
“哦,是有人只認(rèn)得平假名?”
“是啊,是啊。”
“我也討厭歷史……”
“歷史也不會?”
講到這里,外婆終于有些傻眼。
我以為外婆會叫我“趕快去讀書”,但她畢竟是外婆,想了一下,冒出這句話:
“那就在答案紙上寫‘我不拘泥于過去’。”
帥呆了!
我真的這樣寫了,結(jié)果……討了老師一頓打!
即使如此,我小學(xué)時的國語成績曾拿過一次第一名,參加母親節(jié)作文比賽也得了獎。連我自己也覺得寫得挺好。
得獎雖然好,但一個月過后,父親節(jié)就到了,這次的作文題目是“父親節(jié)”,可是我對父親全無記憶。
我問:“阿嬤,你知道我爸爸的事情嗎?”
外婆還是平常的口氣,叫年幼的我在稿紙上寫滿“不知道”交上去。發(fā)回來的作文成績居然是:100分!
順便提一下,我初中的成績單大致如下:
體育:5;數(shù)學(xué):5;社會:2;語文:1;英語:1;理化:2;音樂:1;勞動:3。
體育拿5分(滿分)自不必說,數(shù)學(xué)也拿5分是托朋友的福。
我對外婆說:“對不起,都是1分或2分。”
她笑著說:“不要緊,1分2分的,加起來,就有5分啦!”
我問:“不同科目的成績也能加在一起嗎?”
這回,她表情認(rèn)真、果斷地說:“人生就是總和力!”
外婆家的“超級市場”
母親將年僅8歲的我寄養(yǎng)到佐賀鄉(xiāng)下的外婆家,外婆總能想出神奇的辦法讓艱苦的生活繼續(xù)下去。
外婆家附近有條河,河的上游有個市場,尾部開杈的蘿卜、畸形的小黃瓜等賣不出去的蔬菜,都被丟進(jìn)河里,但都被外婆設(shè)置的木棒攔住了。
還有一些果皮受損的水果,因?yàn)橘u相不好而被丟棄。但是對外婆來說,那“只是外表差一點(diǎn)而已,切開來吃,味道一樣”。
就這樣,外婆家大部分的食物,都仰仗河里漂來的蔬果。而且“夏天時西紅柿用河水冷藏著漂流下來”,更加好吃。甚至有時候,會有完好無損的蔬菜漂下來。
當(dāng)時,市場批發(fā)的蔬菜還沾滿泥土,需要兼職的大媽在河邊沖洗干凈,通常都是十幾個人一邊聊天一邊洗菜,總有人不小心手一滑,蔬菜就被水沖走了。
每天,總有各式各樣的東西順流而下,被木棒攔住,因此外婆稱那條河是我們家的“超級市場”。
偶爾,木棒什么也沒攔到,她就遺憾地說:“今天超市休息嗎?”
外婆說這個超市只有一個缺點(diǎn)。“如果今天想吃小黃瓜,也不一定吃得到,因?yàn)橥耆爲(wèi){市場的供應(yīng)。”
真是無比開朗的外婆啊。
(木木摘自《青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