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識薰衣草,恐怕是從那部2002年風靡—時的臺灣偶像劇《薰衣草》開始。這部中國版《藍色生死戀》在深深打動人們的同時,也使得他們牢牢記住了作為男女主人公愛情信物的薰衣草以及它所代表的花語“等待愛情”。盡管他們至多是在屏幕上、圖片上見識那大團大團夢幻般的紫色,但并不妨礙他們從此開始愛慕薰衣草。有一個薰衣草迷曾這樣寫道:“單從名字上看就很美,草,不落俗套,無比可愛;讀起來也很美妙,嘴唇先圈成一個圓,隨即往兩邊展開好似微笑,最后牙齒與舌尖輕觸,柔情浪漫;花枝也很秀氣,自我感覺帶點倔強,不知道這感覺從何而來。”
都知道薰衣草最出名的產地是法國普羅旺斯,對于中國人來說,很難說是因為薰衣草長在普羅旺斯而使得薰衣草更顯浪漫,還是因為有了薰衣草才使得普羅旺斯更為浪漫。事實上,很多中國人去普羅旺斯是直接奔薰衣草去的,看不到的話會大失所望,好像普羅旺斯除了薰衣草就沒有什么好看的了。也有旅行者去了普羅旺斯之后描述:薰衣草的香味其實沒有那么好聞,聞多了甚至會有些頭疼;顏色也沒有那么如夢如幻,而是那種灰撲撲的藍色。即便如此,這位旅行者仍然覺得薰衣草浪漫無比,更不用說那些對薰衣草懷著單戀般情結的人了。
薰衣草從來都是愛情的象征嗎?未必。在古羅馬時代,羅馬人用薰衣草來泡澡,英文的Lavender(薰衣草)一詞即來自拉丁文的Lavre,是洗凈的意思。在中古時代,薰衣草和很多藥草一樣,被認為具有除惡驅邪的神圣力量。關于薰衣草有一個流傳甚廣的傳說:一個少女愛上了一個騎士,準備私奔,老奶奶給了她一束薰衣草防身,結果薰衣草使得騎士現出了原形,原來是魔鬼——此時的薰衣草哪是愛情的象征,簡直跟吸血鬼所害怕的大蒜沒有什么區別。但歐洲人寧愿相信,既然它能檢測真愛,那它本身也應該是真愛的象征。比如在英國的伊麗莎白時代,情人之間互贈薰衣草以表達愛意,查理一世就曾將一袋干薰衣草系上金色緞帶送給情人。還有更神奇的,據說在身上帶一小包干薰衣草,可以找到夢中情人。而我國1964年開始在伊犁、昆明、西安以及河南豫縣等地試種薰衣草,最后只在與普羅旺斯具有相同緯度的伊犁(北緯44度)獲得了成功。近年來隨著薰衣草的聲名鵲起,伊犁也在用薰衣草跟香妃的關系做文章。據說,幾百年前伊犁就有野生薰衣草生長,而正是有了薰衣草,香妃才具有與眾不同的體香,囚此得到皇帝的寵愛。甚至還有人考證出,寶玉的丫頭襲人就是用了薰衣草精油沐浴,寶玉才跟她共領“警幻所訓之事”。這已經八卦得近乎無恥了,天知道那時候是不是已經有了薰衣草精油?
愛慕薰衣草的中國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根據美國一個著名廣告公司所作的調查,薰衣草氣息是男人最討厭的香味之一,55%的男人認為,它散發出的是“老人味”以及“舊衣物”的味道,令人想起已經去世的老奶奶。企圖用香水的濃烈來掩蓋體臭的時代,或者用香水來裝點門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流行的是自然、清新的氣息,薰衣草以及傳統的玫瑰、茉莉等甜得嗆俗的香味已經out了。換句話說,薰衣草不是不好,但你之良藥,可能是彼之砒霜,盲目崇拜薰衣草的人們,是不是可以理性一些?
或者,就像有人會愛上愛情,愛薰衣草的人,也許是愛上了薰衣草所代表的那種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