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努力讀第一流的書
書有各種各樣的書,正如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人,所謂“林子大了,什么鳥兒都有”。一個做家長的看見孩子在外面蹦蹦跳跳地玩耍可能覺得有點不對勁,而看見他在伏案讀書就覺得很放心——可是我要說,也許這位家長錯了,因為孩子讀的不一定是好書,這比不讀書更糟。當今世界每天出書何止萬本,一個人的閱讀量在它面前真是滄海一粟。我們沒有義務用我們寶貴而有限的生命去陪伴那些平庸、低俗的文字。有人說,讀平庸的書有趣,讀世界名著費力。而我要說,你一定要習慣從高位入手。
讀一些古典名著,開始可能會讀錯,但寧可讀錯也要讀,這樣才會逐漸走出錯誤,從而提高自己。
不要看壞書,不要以為無所謂,認為不好就可以扔掉。要知道,當你占領了壞書時,壞書也占領了你,你和壞書就會有適應的關系。因此,讀書應讀一流的書,要讓生命更貼近最好的書。第一流的書能讓你快速獲得知識,占領制高點。
二、看和自己有緣分的書
第一流的書太多怎么辦?解決的辦法是要看自己最喜歡的書,有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特別喜歡的作品,其中的用語、思維方式你都很喜歡,這說明你和作者有一種緣分。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讀書也是這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許你會發現你對原本不喜歡的作品變得喜歡了,對原來喜歡的作品也可能不喜歡了,這都是正常的。
閱讀文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業余閱讀,不是職業閱讀,所以不必太為難自己。
如果發現有使自己心動的書,也不要不好意思;同樣,如果你沒有讀過所謂知名度高的書,也不要不好意思,你可以大膽地說,我不喜歡這本書。
三、學會略讀
一個人要積累知識,就必須讀書。對重要的文章和書籍,要認真讀反復讀,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鉆研,對文中重要的語句和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還要做到透徹理解。這就是精讀。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書籍卻浩如煙海,誰也不可能讀完世界上所有的書,更不可能每本書每篇文章都去精讀。為了獲取更多的知識、更多的信息,又必須讀大量的書,因此我們還需要學會略讀。
略讀就是大略的讀。略讀可以增加閱讀量。通過略讀,你可以用較少的時間閱讀大量的書刊,從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獲得對有關讀物的總的認識,便于以后需要的時候去查找。略讀又是精讀的基礎。通過略讀,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基本內容,從而確定它是否需要精讀,或哪些地方需要精讀。
怎樣進行略讀呢?
如果面對的是一大堆讀物,我們可以將每本書的內容提要、前言、章節目錄等很快地從頭到尾看一遍,這樣就能大致了解每本書的梗概、特點及應用范圍等。對一本書來說,可以幾段幾段地略讀,也可以幾頁幾頁地翻閱,而不必逐一探究每個字、詞或句子的意思。俗話說的“一目十行”,就是指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速閱讀方法。
為了提高讀書速度,略讀通常采用默讀的方式。
當然,略讀也不是讀完了事。每次略讀完畢,你可以回想一下所讀的東西,最好用簡練的語言概述一下讀過的內容。
作者介紹:余秋雨,1946生,藝術理論家、中國文化史學者、散文作家。他的作品有《笛聲何處》、《一個王朝的背影》、《行者無疆》、《千年一嘆》、《山居筆記》、《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霜冷長河》、《出走十五年》等。
讀書格言:
①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莎士比亞
②越是多讀書,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滿足。越感到自己知識貧乏。
——馬克思
③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
④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楊呈倫 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