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人看來,為他人代剝花生殼這個買賣既費工費電又磨損機械,而經營者卻不收一分錢的勞務費,真是“虧”到家了。但就是這“賠本”的買賣,有人卻發現了商機。
劉文是山東省昌邑市丈嶺鎮丈嶺村的一位農民。3年前,劉文還是村里的貧困戶,發家致富無項目,做夢都盼望著能有一個投資少、見效快的項目來改變家中的貧困狀況。機會終于來了,在好心人的點撥下他想到:代人剝花生殼不是一條好門路嗎?當地花生資源豐富,既不用投很多本錢,又沒有什么風險,只要肯干,何愁不發家?于是他到信用社貸款5000元購進了一臺小型花生剝殼機。他對外宣稱:農戶到他這里剝花生殼不收加工費,只需把剝下的花生殼歸他所有就行。這樣看似吃虧,其實卻大有賺頭。剝下的花生殼賣給飼料加工廠,每公斤就是0.8~1元。頭一年,劉文收入1萬多元。第二年,越干越有經驗,收入也更高漲。3年下來,5間新房拔地而起,家里的小日子呼呼地“發”起來,昔日的貧困戶一舉甩掉了窮帽子。2007年春天,村里評選“致富明星”,劉文榜上有名,令鄉親們羨慕不已。(山東 代汝全 于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