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浪最近的高層震蕩,再一次昭示新浪模式的悲歌。中國門戶之巔,源于理想者之手,結束于趨利者之腳!
門戶老大新浪最近又是“流言紛紛擾擾”。先是銷售大將換人,后又傳出一手奠定了新浪模式的總編輯陳彤將離開。
因為股權分散,新浪的管理層時隔幾年便有震蕩。而這次,新浪總編輯陳彤的或將離開,昭示著新浪模式的悲歌。中國門戶之巔,源于理想者之手,結束于趨利者之腳!
昔日四大門戶網站之一的TOM在線于2007年底徹底退出門戶,專注于C2C電子商務;網易已經從網絡游戲中受益并逐步轉化為一個網絡游戲公司;搜狐埋頭專注于奧運,更像是個投機的商人。只有新浪還在堅持著內容為王,但如果陳彤選擇離開,其一手打造的內容帶動銷售運營模式也許會悄然謝幕,新浪隨即進入以銷售為中心的時代,這一切,會是新浪管理層拿出的奧運年答卷嗎?
過去的10年,堅信內容為王的陳彤,帶領新浪定義了互聯網新聞的行業標準,徹底改變了中國網絡媒體的發展路徑,甚至,他被譽為中國互聯網新聞精神守望者!優秀的內容帶動廣告投放,從1998年到2008年,新浪穩居中國門戶網站領頭羊地位。
但在輝煌的背后,有著太多的質問聲音。2005年春節期間,做游戲起家的盛大一度發起惡意收購,新浪被迫拋出“毒丸”計劃應對,雖涉險度過,卻讓自己暗傷不已!追究原因,在于新浪一直的心結:盈利模式單一,股權過于分散;即使在“毒丸”計劃后,除卻盛大,其余股東股權均不超過5%。面臨騰訊、網易等對手的強勢追擊,新浪管理層中異樣聲音叢生!而這次的高層變動,是又一次內部高層間關于方向之爭的結果。
搜狐公司CEO張朝陽曾經表示過,到美國上市,是中國互聯網的整體悲哀,為了追隨投資者的指揮棒,忽略太多太多!
據四大互聯網公司2007年第四季度的財報,新浪凈營收為7070萬美元,70%來源于廣告營收; 網易2007年第四季度總收入8530萬美元,81%來源于游戲服務,廣告營收入僅約為16%; 騰訊總收入為1.536億美元,66%為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其中網絡廣告收入僅占14%,移動及電信增值服務收入占18%。相比于網易、騰訊的多元化業務組合,新浪大部分靠廣告收入的單一贏利模式顯得勢單力薄。
新浪前CEO汪延曾經說過,新浪也曾經費力尋找廣告以外的贏利模式,可惜都沒有成功。新浪嘗試過電子商務、嘗試過網絡游戲,可是后來發現,新浪沒有做這些事情的人,或者說文化?!拔覀內⒂^了當當網,就悲哀地發現,李國慶本來就是書商,互聯網只不過是工具,而我們這些人就不懂電子商務?!?汪延回憶著。
過去有多輝煌,轉身就有多難。新浪盛極一時的門戶模式帶來輝煌,也給發展新業務帶來了障礙。因為股權分散和職業經理人的業績壓力,新浪最近幾年在研發上的投入 大大少于搜狐、網易等對手,新浪的新產品開發幾乎停滯。新浪的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