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志
宋德安的水杯
經管院的宋德安一副學者氣派,經歷豐富。古代文學修養頗深,上課突然會蹦出幾句古詩來。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水杯,都是細細高高的,裝罐頭或泡菜的玻璃瓶,喝水時一小口一小口的,一小杯不停的喝都能喝一節課。
農民老張
大學的第一堂英語課,給我們授課的是一個身材魁梧﹑滿臉胡茬子的老頭,一條牛仔褲加一件牛仔襯衫已經破皺不堪,膝蓋和肘關節處衣服的橫織線已經磨斷只剩下一絲絲的豎線,一雙穿著布鞋的腳喜歡交替踩在講桌的橫檔上,不時的把那條破牛仔褲的褲管往上提,露出那沒有襪子掩飾的腳踝,講課一口標準的“老陜”和正宗的美語混合使用互相補充,講到精彩之處還喜歡用手抹一下他的嘴巴和胡茬子,同時露出一絲得意的微笑。東北的一女孩直感嘆:哇塞,給我們上課的不會還是外教吧,我什么也聽不懂耶。后來隨著我們接觸的深入,才知道老張在西大有:“農民教授,自由戰士”的稱號。
煙槍韓理洲
韓理洲講課的時候,一口濃烈的關中話,并自稱為唐時官話,但學生如不往前排坐的話,則很難聽清楚韓老師眼中唐詩的韻致。聽說韓老師的脾氣很大。有這樣的一個版本是這樣說的,說中央電視臺有記者要采訪他,要是別人掂著腳尖都怕晚了,而他卻說我堂堂一個大學教授,想采訪就能采訪?沒空。韓老師煙癮很大,煙不離手,是個名副其實的大煙囪。他那手飄逸的粉筆字配上他所講的唐詩宋詞,那真是珠聯璧合。
可愛李魯歌
如果要進行最可愛老師的評選,我想魯歌一定會高票當選。他的講課有如說書一樣,繪聲繪色,精彩絕倫,具有一個職業說書人的品質。無疑他的課得到廣大同學的歡迎,有時是全班哄然大笑,聲震屋頂。他曾經安慰我們,不讓同學帶著壓力上課,那么一句話,他經常掛在嘴邊,他說,毛主席教導我們,不能把學生當作敵人看待。
幽默申衛昌
申老師喜歡歪著腦袋上課,為人風趣幽默,把枯燥的數字邏輯課講的有生有色。我研究生復試的時候,申老師也在場。他跟其他老師開玩笑說:這個學生我知道,你們都把前面大家沒答對的來問他。可惜呀,我辜負了申老師的期望,沒能答對那個時序邏輯的問題。這個時候,老師們就調侃說,這門課是誰教的呀?我只好撓撓頭,不好意識的看著申老師說:是申老師教的。申老師看了看我,哈哈大笑,說你這個娃呀,怎么把學的都還給老師了。
名師夢想
西北大學文學院的賈三強教授,有一個理想,那就是有那么一天,可以中興西北大學的文學院。畢竟對于這個培養出賈平凹、王剛、何西來、雷抒雁……等等一大批文化界名人的地方,它已經沉默了許久。
西北大學經管院的任保平教授的一個愿望,就是能夠在西北大學再培養出一批如張曙光、張唯迎、魏杰、劉世錦……那樣的經濟學家。
西北大學考古學的王建新教授,當他提出率先在中國考古界提出“三位一體”的理論時,在他身后,依然是要思考著該讓西北大學,這個曾經是支撐著中國考古界半壁江山的高等學府,如何重新恢復“兩大一院”的聲威。
西北大學的舒德干教授,這個在《自然》、《科學》以第一作者發表10篇論文的大學者,在北京的高校出重金挖他時,他說了一句話:我愛西北大學。
西大坐標
西門和北門:兩個門都是西北大學中軸線的開始。西門平實而規矩,熱鬧非凡,各種店鋪小攤應有盡有。后建的北門寬大,極具現代化,面對著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的環城南路以及古老的西安城墻。
大禮堂:在整個西安地區高校頗有名氣,因為它由張學良所建,歷史悠久,并且大體還保持原貌,現在仍在使用。奠基碑石上張學良所書的碑文為:“沈陽設校,經始維艱;自九一八,慘遭摧殘;流離燕市,轉徙長安;勖爾多士,復我河山。”
大草坪:是指大禮堂到圖書館之間的草地,開學畢業典禮都在這里舉行,她是西大的精神圣地。黃昏,人們三五成群在那玩耍,在夕陽余輝下,學生們坐在草坪的一隅,靜靜地讀書,或是輕彈吉他,低聲吟唱。
圖書館:因為學校歷史的悠久,就有了一些較古老的藏書,包括不少珍本善本。藏書量在200萬冊以上,所以西大的學生一直以她為豪。
孔子像:雕塑位于木香園中,孔子胡須垂飄,身體微躬,既莊嚴肅穆,又親切近人。每個新生到西大校園時,到孔子像前照像留念那是必然之選。
橘逸勢紀念碑:橘逸勢紀念碑是為紀念著名日本來唐留學生書法大師橘逸勢而建,形象是一支如椽的金色大筆直指云空。
紫藤園:紫藤園是由曲廊圍成的園子,紫藤彎彎曲曲緣柱而上,伸展得很高,其枝莖發達,淡紫和白色的花十分清新可人而又優雅尊貴。紫藤園為學生晨讀之勝地。
木香園:“鳳鳴梧桐,幽幽木香”,木香園是西大最具靈氣和人氣的園子,許多人把木香園作為西北大學文化的代表。
玉蘭花:如果西大要選擇一種樹作為校樹的話,非玉蘭樹莫屬。每當玉蘭花開時,好多同學都會為之駐足觀看,潔白的花瓣清新高雅,觀之令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