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急于探索世界,甭管什么東西,都往嘴巴里塞,這讓媽媽擔心不已。
媽媽的煩惱
寶寶3個月了,手指更靈活,見什么抓什么,抓什么就啃什么,抓不到,就啃自己的小手和小腳,還咂吧咂吧吃得津津有味,也不管吃不吃得,干凈不干凈。俗話說:病從口入。寶寶的抵抗力弱,稍不注意就會生病,媽媽得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時刻留意寶寶的小嘴。
小嘴背后的秘密
1 感知萬物從口開始
口是寶寶探索奇妙世界最早、最常使用的“武器”,從吮吸母乳到逐漸感知各類物品的差異,這種以口感知物品的能力,會一直陪伴孩子整個兒童時期,只是隨著寶寶其他感知能力與方式的發展變化,逐漸被人忽略。而這種探索萬物的方式從寶寶兩三個月到周歲以內都會表現得非常明顯。媽媽們大可不必緊張,我們要尊重寶寶的這種發育特征,盡量滿足他探索奧秘的需求。
2 吃手是寶寶智力發育的里程碑
到了兩三個月,媽媽們會發現寶寶沒事老把自己的小肉手往嘴巴里塞,甚至翹起自己的小腳丫來“品嘗”滋味兒。其實在寶寶的意識里,手和腳還不是他可以利用來探索世界的工具,而是與己無關的外在物品而已。吃手、吃腳是他們探索世界的第一步,這是寶寶智力發育的標志。剛開始,寶寶是把整個拳頭送到自己的嘴里,漸漸變成幾個手指頭,到最后變成一個手指頭,這也足以證明寶寶手指的靈活性越來越好,為下一步抓握物品來品嘗做好了準備。
3 吮吸、啃咬是寶寶心理滿足與安撫的需要
吮吸的快感與生俱來,不停地吮吸、啃咬能給寶寶帶來安全感。媽媽的離身、陌生的環境、斷奶等生活習慣的變化,都會引起寶寶的不安和躁動,而吃手、咬玩具是寶寶釋放不良情緒的最佳方式。有時候你還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景:寶寶趴在你的肩膀上不時小腿蹬蹬,一副很享受的樣子,忽然,“啊嗚”一口,對你的肩膀下口了。此時,千萬不要給寶寶貼上不好的標簽,其實他只是高興,他用咬一口來表達他的快樂情緒而己。
4 牙齦癢癢,要長牙
寶寶一般會在4-6個月萌出他的第一顆乳牙。寶寶咬東西的時候,常常會口水嗒嗒,樂此不疲,好像那些東西上涂了蜜一樣。其買很多寶寶萌牙前會有諸多不適,牙齦會覺得癢癢,需要通過咀嚼咬合來磨煉他的牙齦,緩解他的不適。
應對小提示
1 尊重寶寶的生長敏感期,盡量滿足寶寶以口感知物品的特性。不要千方百計阻止寶寶吃手、吃玩具,而要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這個時期。保持寶寶的小手、玩具的清潔。玩具的選擇盡量做到安全無毒,且沒有細小物品脫落的危險。
2 努力轉移寶寶的注意力。逐漸調動起寶寶其他身體器官來感知周遭,如小眼睛看看、小鼻子聞聞、小耳朵聽聽、小手摸摸等。
3 給寶寶足夠的溫暖和愛意,讓寶寶覺得安全和踏實。經常給寶寶身體撫觸、親吻和擁抱,千萬不要因為忙碌而扔給寶寶一個冰冷的安撫奶嘴。
4 為寶寶準備磨牙小餅干、磨牙棒、牙膠,不但可以解決寶寶的牙齦問題,還能鍛煉寶寶小手的抓握能力。
另附
1個小認知
寶寶大小便后不要直接用尿布給他擦屁股,因為長期便用的尿布表面比較毛糙,用它來擦屁股會使周圍的皮膚變紅。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用紙巾(最好使用嬰兒濕巾)把糞便擦干凈,然后用溫開水清洗屁股。清洗女嬰的私處也要特別注意。要從前向后洗。避免糞便污染生殖器。
1首兒歌
一二三四五。
五只小老鼠,
老鼠吱吱吱。
六七八九十。
一本書
《熊爸爸》
熊寶寶和媽媽生活在森林里,熊爸爸外出打工,很長時間才能回來一次,熊寶寶很想爸爸。媽媽說白木蘭花開了,熊爸爸就會回來。一天,熊爸爸回來了,還帶著好多好多的禮物。熊寶寶覺得自己的爸爸太偉大了,可爸爸卻告訴他,他只是一只普通的狗熊。熊寶寶記住了爸爸的話。默默地在心里對自己說:我要長成一只大狗熊,就像爸爸那樣。
1個小測試
寶寶在日光浴后首先需要做什么事情?
A 補水
B 睡覺
答案:(A)
1個玩具
動物牙膠價格:19.8元
鮮艷的顏色,可以刺激寶寶的視覺發育;在寶寶長牙時,讓寶寶咬著牙膠可安撫寶寶因長牙引起的不適;通過讓寶寶去抓、去咬。可以鍛煉寶寶的肢體發育。
1個游戲
抓玩具——媽媽將幾件新玩具放在嬰兒面前,開始時,讓他抓起一個,掉下后,再抓起一個,再過一會兒,他就可以兩只手一手拿一個了。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寶寶的抓握能力。
1個本領
分辨不同聲音——3-4個月的寶寶,能逐漸分辨不同的語音:是和藹可親,還是訓斥的;是媽媽的,還是陌生人的。高興時喜歡用自己的聲音游戲,不斷發出一些喉聲,好像在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