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丹陽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的發展史冊,你會驚喜地發現,它的內頁充盈著豐富的內涵——該中心2004年獲江蘇省“十佳”檢測機構;2005年獲江蘇省、鎮江市“先進檢測機構”榮譽稱號。與此同時,該中心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結出了豐碩果實,繼1999年和2002年分別被丹陽市團市委和鎮江市團市委授予“青年文明號”后,2007年捧回了省級“青年文明號”銅匾。
這一連串榮譽,是奮力拼搏的結果,凝聚著全中心干部職工的心血和汗水。
走近丹陽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一樓的服務窗口,映入眼簾的是“青春獻質監,成才在崗位”十個大字,這是該中心全體干部職工的工作規范,也是他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行為準則,更是他們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原動力。
丹陽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擁有員工30人,其中35周歲以下25人,占71%,是一支年輕有朝氣的隊伍。自1999年開展爭創“青年文明號”活動以來的十年中,他們以實際行動展示了驕人的青春風采。
風采之一,積極學習篇。該中心經常組織全體人員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十七大精神,學習建設部的檢測方面的法律法規,工作中嚴格操作規程和服務規范,執行好本單位各項規章制度。在抓好中心人員政治理論學習的同時,還很重視員工業務水平的提高,每星期都利用四個小時學習業務知識,白天沒時間,組織晚上時間學。為掌握新知識、新技術,該中心經常組織員工去外地兄弟單位學習,參加省質監總站的業務知識培訓,通過檢測,全部獲得省建設廳核發的上崗證。
風采之二,規范管理篇。該中心把開展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與“雙讓”活動、“軟環境服務建設年”活動等結合起來,在服務“硬件”、“軟件”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把用戶來辦事“方便不方便、快捷不快捷、滿意不滿意”作為服務標準,根據行業特點,積極推行“青年文明號”服務卡制度、首問負責制、雙崗制度等。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機制,做到目標任務細化到人、到崗。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的工作機制,努力改善服務環境和服務措施,為辦事者提供一流服務。在服務窗口公示辦事程序、服務承諾、收費標準等制度,實行掛牌上崗,主動接受群眾監察,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評。
風采之三,優質服務篇。為了使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富有成效,充滿活力,該中心把堅持文明檢測當作爭創活動的主線來抓。一是堅持科學檢測。檢測人員要有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準時為用戶提供準確的檢測報告。二是堅持公正檢測。做到公示辦事程序,公開收費標準。三是堅持保密制度。用戶與檢測人員分離,收件人與檢測人員分離。四是堅持自動化采集數據。自開展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后,該中心投入大量資金,更換儀器設備,全部采用電腦自動化采集檢測數據,保證了檢測工作的公正性。
該中心熱心公益事業,將“青年文明號”從崗位延伸到社會。每年,都組織團員青年參加3月5日學雷鋒活動,參加9月份質量月的建筑工程質量、住宅質量技術咨詢活動,參加植樹節植樹。組織團員青年參加全市的創衛工作萬人大清掃活動16次,清理雜草、建筑垃圾40余噸;組織團員青年參加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重溫入團誓言等活動6次。積極開展“扶貧幫困”獻愛心活動,團員青年捐款2800余元,為陜西貧困地區捐衣物10余件,為四川災區捐款達數千元。這些活動較大提高團員青年愛國、愛崗、愛家熱情,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展示了檢測中心的良好形象。
丹陽市建設工程檢測中心書寫了輝煌的過去,更將繪就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