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初期,創業門檻并不高。然而,創業容易也就意味著死掉更容易。
“當年和我們一批做新聞門戶的只有搜狐了,模仿我們的后一批新聞門戶只有騰訊活了下來。”一位已經隱退轉行的新浪元老略帶傷感地回顧說,無法生存下來還談什么品牌?想在一個競爭白熱化的細分市場討生存,成功之路必須用自己的鮮血和同行的白骨鋪墊。
所以,搜狐原COO古永鏘離開搜狐之后再沒有繼續做新聞門戶,他去美國考察了半年回來做了一個視頻網站叫“優酷”。如果在文字和圖片組合的傳統新聞資訊方面無法戰勝新浪和搜狐,創業者只能期待能用全新的資訊傳播方式取代現有的,而網絡視頻就是符合條件的創意。
通過幾次爆炸性視頻新聞的傳播,優酷在短短兩年間迅速成為國內流量最大,谷歌、百度、搜狗等中文搜索中排名第一,互聯網協會監測市場占有率第一的網絡視頻品牌。既然Google的模仿者百度能成功,那么YouTube的模仿者優酷也有可能成功。當然土豆、酷6、六間房等也是同業中的出色者。
獨辟蹊徑的還有周鴻。這位互聯網“邪神”離開雅虎中國后發現,自己創業再做一個類似于3721的“流氓軟件”已經不符合互聯網潮流,但技術出身的他很清楚中國網民在個人信息安全方面的捉襟見肘,流氓軟件、熊貓燒香病毒、網游盜號及機器狗、木馬等現象表明,中國互聯網安全領域是一片藍海。“安全是互聯網最基礎的服務,和郵箱、即時通訊一樣,都應該免費。”周鴻認為,國內殺毒軟件市場的收費環境和互聯網虛擬財富的積累會給他一個機會。
用了僅短短一年多時間,周鴻推出的“360安全衛士”就成為下載量和裝機量最多的桌面客戶端之一。2008年周鴻毫不理會外界對其剿殺“流氓軟件”和“木馬”的評價,毅然將360安全衛士、360軟件百科、360保險箱、360ARP防火墻等一系列產品和服務從奇虎獨立出來,斥資3.6億元打造“360”獨立品牌的互聯網公司。在“眼球經濟”統治的中國互聯網界,周鴻一次又一次以技術笑傲江湖,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一款“真正”安全和免費的產品能夠征服挑剔的中國網民。
那么,是否只有在互聯網“藍?!睕_浪的品牌才有機會成功呢?炙手可熱的搜索市場還有沒有機會?2008年的“巨大雪災”讓人們突然發現,Google和百度提供的網頁搜索已經不能滿足他們回家過年的需求,怎樣能買到火車票和汽車票,怎樣能找到餐館吃飯,數以千萬的網民7×24小時守在酷訊的網站上搜索和守候?!皬腉oogle和百度的膨脹速度可以斷定搜索是一個很大的蛋糕,而且他們不可能全面擴張兩分天下,垂直搜索的細分領域存在很大的未知數和無限商機?!笨嵊嵉尼绕鹁褪且粋€例子。
其實中國網民用酷訊搜索的數不勝數,每逢下班吃飯、周末聚會,每逢節假日需旅游或回家,每逢季度末年末需要租房或求職,酷訊的網站都會出現訪問高峰。其提供的工作招聘、房屋出租、酒店訂購、火車票和機票轉讓信息等搜索服務給大家帶了切實的便利,只是人們還沒有牢牢記住這個怪怪的“KooXoo”搜索品牌,但從酷訊目前的技術和服務、流量和人氣等方面評估,它有機會成為下一個互聯網的杰出代表。
也許有些東西我們常用卻記不住它,有些公司很成功但人們不知道它。在互聯網最暴利、最神奇的網游領域,完美時空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例子。與搜索類似的是,人們對互聯網網游品牌的認知僅限于前三大公司(盛大、網易和九城),史玉柱《征途》的異軍突起告訴競爭對手一點: 你們做得都不夠好!所以網游領域還有機會。
對比盛大、網易、巨人的游戲,你會發現國內網游僅限于2.5D階段,而隨著PC硬件性能的更新換代和ADSL寬帶的不斷提速,未來網游應該更趨向于3D環境。完美時空就是3D網游陣營中走在最前列的公司之一,通過3年多的潛心研發,《完美世界》、《武林外傳》、《誅仙》等作品一時風靡大陸和港臺,《誅仙》的劇本更是逾3億點擊的超人氣大作,畫面精美程度與暴雪中的《魔獸世界》簡直不分上下,完美時空的游戲平衡性和劇情結構都十分出色,而其2008年又一新作《赤壁》已經開始公測。令人略帶遺憾的是,在中國互聯網這種對海外IPO上市頂禮膜拜的地方,很多網民都不知道納斯達克的證券交易廳內也掛著完美時空的ID。
除視頻、安全、搜索和網游之外的第五個互聯網新勢力,可能潛伏于電子商務之中。阿里巴巴香港成功上市令所有不相信馬云“狂言”的投資者感到后悔,但有中國2000多萬中小企業、近3億網民的消費群體給電子商務營造了廣泛的生存空間。但是除了B2B的“阿里巴巴”、C2C的“淘寶”,B2C領域還會不會有新品牌崛起呢?
“京東”的可能性很大。1998年劉強東在中關村創業,成立京東公司,2004年京東首創的即時拍賣平臺“360buy(即京東商城)”正式上線運營。至2007年底,京東的銷售額已近10億元,在3C產品(電腦、通訊、消費電子)的零售服務領域已穩坐第一,其低廉的價格和便捷的物流令許多網民免受中關村擁堵之苦,京東因此也積累了極佳的口碑。這種由實業轉入互聯網的電子商務模式,打通了上下產業鏈,具有穩定的盈利模式和用戶基礎,在中國概念股日益褪色的互聯網大軍中,低調的京東可能會有意外之舉。
如果要說中國IT產業的品牌誰具有代表性,幾大中文門戶網站恐怕都敢站出來與傳統IT廠商一爭高下。在潛移默化中,中國網民漸漸形成了一種習慣: 看新聞去新浪、玩游戲去網易、想聊天上QQ……這就是品牌的力量。
然而經過了2004年騰訊的擴展、2005年TOM的鼎盛、2006年百度的瘋狂、2007年阿里的囂張后,下一個中國互聯網的主角是誰呢?我們可以預見的是: “下一個10年,對于那些敢于創新和探索的互聯網公司絕對是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