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中國電信股東特別大會上以99.9999%贊成票數,通過公司對20家全資子公司分別進行吸收及合并的特別決議案。幾天后,中國電信迅速推出了即時通信軟件“網信”。與中國移動的“飛信”、中國聯通的“超信”和中國網通的“靈信”相似,網信可實現PC與手機、小靈通之間的文字信息即時交流,同時還具有“定時”、“群發”短信等功能。
分析師們認為,這是中國電信為行業重組及公司轉型做準備。中國電信希望自己從網絡服務提供商轉型為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把原來的獨立子公司轉變為如今的分公司,可以把組織結構扁平化,有利于提高公司的運營效率。
記者遍訪行業專家與業內人士,得出的結論是,隨著電信重組暗中部署,中國電信將成為重組后中國電信市場增量業務發展最快的公司。全業務牌照和C網的收購,可使中國電信瞬間擁有最多的新業務選擇,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缺少盈利模式的情況下。同時,人們更加關注重組之后,中國電信的品牌如何延續,是走法國電信統一重建的道路,還是走美國ATT的品牌整合之路?
“首先應該保留品牌,才能幫助在重組后看清哪一個品牌更具競爭力。”中國電信的一位內部人士認為,目前各個通信運營商的業務核心都是語音通訊,從共同的商業模式來看,兩個移動運營商提供的是無差異的產品,孰強孰弱看不清,沒有辦法針對品牌強弱來決定是統一重建,還是分步整合。但重組后,新運營商對網絡建設的投入,會改變現有網絡覆蓋率和通話質量的同質化。那時誰將勝出,品牌的強弱就能發揮出效果。
中國通信業一直是一個技術驅動型的行業,堅定技術創新的公司一直帶動著整個產業的升級與發展。沒有創新,要在高科技行業中生存下去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這個領域,沒有喘氣的機會,哪怕只落后一點點,也意味著逐漸死亡。
然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電信專家趙懷勇認為,對運營商來講,技術并不是一切,它只是一種工具和手段,實現完整的生態鏈才是最重要的目標。中國電信市場的需求,已經從以價格導向為主轉為以服務導向為主。這預示著,未來的通信產業將通過橫向整合形成一個開放的生態環境。
在瞬息萬變的通信產業中,電信運營商并不孤單,在他們的引領下,電信設備商們都在試圖找到一個正確的“風向”,然而誰能押對寶,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
在國家的強力支持下,TD-SCDMA無疑會影響整個產業鏈上的構造。原信息產業部領導曾表示,TD的“許多芯片技術已經被我國掌握”,改變了“國產手機‘有機無芯’的局面”。在TD終端,國產手機與國外手機處于同一條起跑線上。
2007年底,中國移動向國內部分TD-SCDMA手機企業下發了采購標書,計劃首批采購約3萬部手機和一萬部無線上網卡。
此舉一出,引來無數設備商為之“折腰”。
據業內人士透露,在這場招標中,除了此前中標的6家企業之外,華立、華為、宇龍酷派和熊貓等4家企業拿到信息產業部頒發的入網許可證,而入網終端包括4款手機和兩款數據卡。除此之外,新郵通獲得2.1萬部的TD-SCDMA終端訂單,占市場份額35%; 聯想和海信均獲得1.05萬部的訂單,市場份額均為17.5%; 中興通訊獲得0.9萬部的訂單,占市場份額15%; 三星和LG兩家外資企業各中標 4500部,市場份額均為7.5%。由于新郵通和聯想都使用展訊的SC8800D單芯片解決方案,展訊成了此次招標的大贏家。
據預測,未來展訊、大唐、T3G和凱明4家企業在TD-SCDMA芯片市場可能分別占據30%、30%、20%和20%。展訊表示,2008年將固線為TD-SCDMA終端廠商提供完整的無線終端解決方案為主線進行產品線布局,努力突破65納米的芯片工藝設計,并實現了HSDPA芯片量產。
然而,精明的華為不會將“身家性命”全押在TD上,當然,它還對其他的3G業務也及其熱衷,即便是2001年“華為的冬天”來臨時,仍然數十億元押寶3G,因為它感到這個領域將成為未來全球主要巨頭角逐的焦點。
目前華為已經是全球一流的電信設備商之一,2007年華為的海外收入可能達到全球營收的70%。憑借在3G方面的經驗,中國3G市場的啟動,將帶給華為極大的發展機會,這個一直在中國市場極具潛力的品牌,將迅速崛起,迎接3G的商用元年。
除了華為、中興全盤皆有的操作模式外,另一些廠商則打算押寶其他設備。
一直走“定制化”路線的宇龍通信憑借“酷派”雙模雙待手機,在3G前夜越來越炙手可熱。2007年,通過運營商渠道銷售手機的份額已由2006年的17.8%上升至18.9%,這意味著接近20%的消費者都通過運營商渠道獲得手機終端。在宇龍通信的手機出貨量中,運營商采購占了60%,而行業應用案例銷售占15%,工商、警務、證券、期貨、銀行等行業都是宇龍的重點目標行業客戶。宇龍通信表示,酷派手機要成為“中國的Blackberry”,主營高端智能手機,通過無線互聯,為用戶提供無線數據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2000年成立的深信服科技在多年探索適合自己的藍海市場后,定位于“前沿網絡設備供應商”,并每1~2年就推出一款創新性的產品。前沿網絡設備區別于路由器、交換機或“安全老三樣”(防火墻、IPS和殺毒)等傳統網絡設備,對內網用戶來說,前沿網絡設備就位于網絡的“前沿”。
為了保障研發團隊的競爭力,深信服堅持每年拿出銷售額的15%投入到產品開發中,目前開發人員的人數已經占到了公司總人數的40%以上。2004年,深信服推出全球第一臺SSL/IPSec二合一VPN網關,現成為VPN行業的標準配置; 2005年,推出國內首款專業上網行為管理設備,現已占據中國高端市場的半壁江山; 2006年,中國第一臺廣域網加速設備在深信服誕生,被歐美廠商壟斷的加速領域,首次出現了中國廠商的身影。
奧運、3G、TD-SCDMA、固網轉型、運營商重組……2008年,中國電信行業迷茫不斷,機遇不少。為了增加競爭力,4大電信運營商正在不遺余力地改善自身的IT系統和推進自身業務“轉型”,網絡通信設備商則厲兵秣馬迎接商機。
華為、中興海外市場份額迅速提升。依托巨大的本土市場,通信品牌從整套生態鏈上開展了品牌整合,并將重新改寫整個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