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OOXML終于獲得了ISO的批準,文檔標準之爭告一段落。在這場持續數月的戰爭中,我們不僅了解到互操作性和向后兼容的必要和急迫,更看到了與政府搞好關系,將會給企業帶來多么大的益處。
終于,ISO(國際標準組織)投票的結果被公之于眾了,微軟的OOXML文檔格式將成為ISO標準了。可是看起來,微軟贏得似乎不怎么光彩。
消息剛一公布,關于“微軟利用壟斷地位操作投票”、“某國蹊蹺修改投票”的各種報道就開始針鋒相對。一向與微軟過不去的歐盟,也再一次對微軟展開了調查。就連ISO自己也宣布,到6月份微軟OOXML正式成為ISO標準文本之前,ISO和IEC(國際電工委員會)的成員都可以提出上訴。
一直以來,關于OOXML是否應該成為國際標準的爭論就沒有停過,有些人——不僅是微軟的員工——認為OOXML成為ISO標準是件好事;但也有些人認為,一旦OOXML成為ISO標準,微軟壟斷的氣勢會越來越盛。
這樣的討論已經太多了,而到現在已經有了初步結果的時候,再說這些老生常談的東西就顯得沒有意義了。我更愿意關注一下,在這場持續了幾個月的爭吵中,我們學到了什么。
OOXML和ODF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游說各國政府、合作伙伴和用戶。我注意到很多OOXML支持者公開聲明ODF陣營應該用反對OOMXL的精力和資金提高ODF和使用ODF的產品的質量。其實,反之亦然,OOXML、Office和其他使用微軟文檔格式的產品也應如此。雙方都在游說上浪費了大量的金錢。
上周,我問微軟的互操作及標準部門總經理Tom Robertson,從這場競賽中學到了什么。他給出了一個非常巧妙的答案:“現在,人們能更好地認識標準在市場上所起的作用了。”
我認為微軟也更好地意識到了這一點——如果它不能掌控文件儲存格式這樣重要的事情,那么即使擁有90%以上的市場份額,也不足以讓它對整個產業發號施令,至少不能擺脫用戶和競爭對手的強烈抗議。
不止微軟,所有人也都意識到了。企業學會了運用政治手段,微軟游說,IBM游說,Google也游說。為什么呢?政府采購合同可以帶來的豐厚利潤只是一個方面,獲得一國政府的支持對企業來說,更是莫大的好處。所以,任何銷售商絕不會愿意因為邀標書上“ISO標準不合格”而失去競爭實力。
另外,這場爭論還讓我明白了一件事,互操作性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必須的,如果批評家沒有強調OOXML和ODF之間缺乏互操作性,微軟會積極地與Sun和Novell合作開發OOXML與ODF的轉換工具嗎?我對此抱懷疑態度。除此之外,向后兼容也不應是以后才需要思考的問題。
現在,盡管OOXML在還沒有一個最終的正式文本的時候,就已經拿到了ISO的批準,我不得不對微軟說聲恭喜。可是,微軟的OOXML要成為真正的“標準”,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