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年的發展,行業網站已初顯活力。向下,它有諸多渴求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做支撐;向上,還有無數IT廠商在向它“獻媚”。處于中間地帶的行業網站能否利用這一大好形勢,繼續發展呢?
從3月23日開始,杭州市人
民大會堂周邊的酒店就被預訂一空,原因就是24~25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第三屆電子商務應用發展大會。在會議現場,記者發現,除了傳統的電子商務網站老板們之外,這個相對比較草根的大會還吸引了超過一千家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網站老板。
此外,在會場內外,記者還發現了明顯是來淘金的一些IT設備供應商的身影,包括Google、聯想揚天、富士通西門子等。跟之前通過賣場和渠道去撬動中小企業市場不同,他們轉而盯上了行業網站這個特殊的載體。
行業網站走向前臺
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B2B行業電子商務網站調查報告(2007~2008)》公布的數據,在2007年,我國企業化運營的B2B行業電子商務網站總數超過4500家,其中具備贏利能力的約2300家,總營業收入約147億。
從這一系列數字上看,行業網站本身的市場規模并不算大,在IT大市場中,充其量只是一個零頭。而且各行業網站的經營狀況還處于起步階段,據統計,63.93%的行業網站年營業額在500萬元以下,21.71%的行業網站營業額在501萬~1000萬元之間。綜合估算來看,行業網站年平均營業收入約為640萬元,即使在這個領域中的龍頭老大“中國化工網”也不足一億元。
然而,行業網站的前景遠大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多數行業網站都以電子商務為主要業務,電子商務在中國已經進入高速成長期; 另一方面,行業網站背后凝聚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群體,將是行業網站壯大的根本。電子商務領先企業阿里巴巴目前員工總數在8800人左右,然而,其注冊會員總量卻高達3000多萬,而這些會員,多數都是中小企業。
從嚴格意義上講,業界耳熟能詳的電子商務企業如阿里巴巴、慧聰網、環球資源網等都不屬于行業網站范疇,而是電子商務平臺。而在行業網站這個領域里,名頭最響的是浙江網盛科技旗下的“中國化工網”和“中國服裝網”,它們分別是化工行業和服裝行業的門戶型網站。而在其他行業中,類似的網站還有“中國印刷機械網”、“食品機械網”、“華人螺絲網”、“全球皮具網”、“中國再生資源交易網”等諸多網站。
盡管這些行業網站本身的運營還處在初級階段,盈利模式也比較單一和同質化,但是,正因為在這些龐大的中小企業群體中,它們所具有的電子商務門戶性質,使得它們逐漸走上前臺,成為長尾市場時代的一個重要平臺。
與中小企業榮辱與共
跟已經成型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如新浪、百度、甚至阿里巴巴等不同的是,行業網站與中小企業的關系顯然更加緊密。
“這跟中小企業們對電子商務的理解程度的加深有密切關系。”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專家、億邦動力網CEO鄭敏指出,行業網站們目前的生存狀況跟幾年前相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阿里巴巴培育電子商務市場的時代,利用電子商務開展業務的中小企業數量有限,那時的中小企業對電子商務的理解是被動的,經常處于被電子商務企業“牽著走”的狀態。“而在現階段,隨著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動,阿里巴巴等一些企業的長期培育,中小企業對電子商務的理解已經進入了主動需求時代。”
從被動到主動,這給中小企業和行業網站帶來的變化都是根本性的。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柴躍廷教授指出,在行業網站與中小企業的關系中,一個直接的變化是行業網站已經成為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的主要途徑。“有兩個數據可以說明,一個是行業性第三方交易服務平臺的數量從2005年的2200多家增加到2007年的約4500多家,年均增長約是43%,增長勢頭非常強勁; 其次,行業網站經過幾年發展,潛力已逐漸顯現,行業網站總營業收入達到140多億,從業人員超過19萬,每個網站的平均注冊企業會員大致是8萬家左右,其中收費會員約占注冊會員總數的7%。”
來自上海浦東的福步外貿論壇的一位顧先生告訴記者,福步論壇上的企業會員總數和獨立IP并不少于阿里巴巴。“我們比阿里巴巴的論壇更有活力,更能夠創造商機。”而位于浙江杭州、僅與阿里巴巴一街之隔的明通科技,旗下竟然擁有多達20多個行業網站,其首席運營官方國強告訴記者,這些網站中營業額最大的不過幾百萬,最小的還處在投入階段。“但每一個都有很強的發展潛力,我們并不跟阿里巴巴等競爭,但我們可以在某個行業里做到第一。”
這些網站把觸角伸向了傳統行業,通過電子商務把分散在五湖四海、大街小巷的中小企業串在了一起。一方面,通過發展會員,可以積累更多的商情,同時,通過搭建平臺,幫助中小企業把業務拓展到省外、國外。
但在另一方面,行業網站與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也面臨著很多問題。在《中國B2B行業電子商務網站調查報告(2007~2008)》透露的信息表明,除了沒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客戶落后的電子商務意識、同質競爭者的模仿、缺少充足的資金、稀松的會員忠誠度等問題之外,這些網站本身的信息化水平不高、中小企業用戶的信息化水平偏低,也成為束縛試圖利用電子商務發展壯大的中小企業和行業網站們的共同問題。
從這兩方面來看,在很大程度上,行業網站和中小企業的關系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但是,值得期待的一個狀況是,隨著網盛科技的上市,隨著創業板的推出,越來越多的行業網站把上市作為公司的一個重要目標。《中國B2B行業電子商務網站調查報告(2007~008)》顯示,對于未來3~5年的戰略目標, 39.29%的行業網站選擇上市,這從側面反映了這個原本只能靠自酬資金謀發展的行業,未來潛力巨大。
淘金者向行業網站借道
看到中小企業這個金礦的,當然少不了有著豐富經驗的IT廠商。但是如何取中小企業“這桶金”呢?借道有著數以萬計中小企業用戶的行業網站,顯然成了眾多IT廠商的共同選擇。
在杭州的這次大會上,一個重要的內容是“中國電子商務服務聯盟”的成立,而聯想是這個聯盟的核心成員。聯想集團副總裁夏立介紹,聯想將把之前已經在開發中小企業市場過程中積累起來的,涵蓋了軟、硬件上下游廠商的廣泛的合作伙伴資源,向這個聯盟傾斜,以便向中小企業提供實施電子商務的整體解決方案和服務。之前,聯想揚天整合到的資源甚至包括了用友、金山等軟件廠商。
中小企業市場的大玩家并不在少數。往前推,IBM、SAP、HP在很早就提出了開發中小企業市場的戰略,但在中國市場上,真正把中小企業市場催熟的還是聯想。聯想最早成立了專門針對中小企業市場的產品線和產品品牌,也最早推出了針對中小企業市場的“春促”概念,在大戰略上保持了領先。如今,“春促”這一概念已經成為行業認知的共同概念,包括惠普、方正、TCL等都已經開始大張旗鼓地開展春促。到2007年,在中小企業市場,聯想揚天的市場占有率已超過1/3。
但在2007年年底,隨著惠普針對中小企業市場的“全程助力”計劃的發布,中國中小企業PC市場加入了一個重量級的玩家。惠普的戰略更加側重從中小企業的“非IT設備”方面切入,以中小企業的業務和管理需求為需求點。分析人士認為,從戰略上看,惠普的中小企業策略更有長遠意識,而聯想則在戰術上更有優勢,由于資源配置的差異,雙方的戰略側重點明顯不同。
“中小企業市場的特點就是面太大,行業分野明顯,頭緒太多,從目前中小企業的需求來看,只有電子商務是他們一個共同需求。”聯想商用臺式營銷總經理馬表示: “所以,借助行業網站平臺,抓住中小企業群體在電子商務發展中呈現出來的需求特征,進行相匹配營銷,是聯想揚天在今年將要采取的一個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