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端市場,繼續強化品牌影響力;在低端市場,使出渾身解數進行規?;\作。在發布2008年的產品策略時,海爾揚言要“兩頭長角”。
“如果只做低端機,對不起海爾的品牌;如果只做高端機,就很難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性價比。”
3月29日,海爾信息科技公司總裁高以成邀請在京主要媒體記者進行交流,交流中他第一次明確表示,海爾電腦當前在市場上奉行的產品策略是“兩頭長角”。
根據高以成的解釋,“兩頭長角”可以理解為,在高端市場和低端市場分別形成向前沖擊的兩個犄角。在高端市場,海爾要本著“開發出能夠在全世界都立得住腳的產品”,強化海爾品牌影響力,比如說前段時間推出的T68就肩負著這樣的使命;而在低端市場,則要“使用一些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再加良好的上下游互動關系”,開發出比其他廠商更便宜、更好用的產品,著力把規模做起來。
與此相適應,在市場策略上,海爾也同樣要在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兩頭長角”。國際市場的拓展主要以筆記本電腦為主。高以成坦承,去年一年,對于海爾筆記本電腦的市場拓展,他有“兩個不滿意”,第一是商用市場的拓展不盡如人意,第二是國際市場的拓展還可以做得更好,“今年應該會在國際化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在國內市場,高以成也認同海爾電腦的優勢更多是在四、六級市場的說法,他表示,四、六級市場將是今年海爾“做大規?!钡闹鲬饒?。
業內盡知,高以成帶領的海爾電腦一直是 “志在高遠”,它并不甘心于“做一個有影響力的PC品牌”,而是把“進入PC第一梯隊”當做奮斗目標,這一點從其近兩年來的市場運作以及大規模的“招兵買馬”和“遷都入京”等一系列行動上就可見一斑。但從目前的PC市場競爭形勢看,世界前五強HP、戴爾、宏基、聯想、華碩都是不僅在中國市場排兵布陣,同時在國際市場也是捷報頻傳,海爾要想擠身其中并不容易。
高以成說,海爾電腦國際化有先天優勢,海爾的家電產品已在國際市場打出了品牌影響力,電腦只需做到“借勢發力”。他介紹說,目前,海爾電腦已經進入了24個國家和地區。“我們不會去打北美市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個美國之外的品牌是從北美成功起家的。我們會從韓國和歐洲做起,因為不進入韓國,就不知道外觀設計有多么重要;而歐洲市場和美國市場有很多相似之處,宏就是在歐洲崛起的,海爾同樣有機會。此外,海爾也很關注第三世界國家,我們的戰略是因地而異、因時而異。”
而在國內市場,海爾在不斷地以“新潮”產品打高端的同時,四、六級市場以及農村市場仍然是海爾的主攻方向。3月30日,海爾在承德啟動了以“關注眼睛健康 讓世界清澈透亮”為主題的“潤眼千縣行首發儀式”大型公益活動,為承德7所中小學校捐贈了14臺筆記本電腦。表面上看,這是一次公益性活動,向廣大縣鎮用戶宣傳愛眼知識。但實際上,它仍然是一次海爾面向四、六級市場的品牌與產品推廣活動,長長的產品展示柜臺就可以說明這一點。接下來,海爾電腦千縣行活動將在全國諸多縣級城市同時鋪開,這似乎可以看做是海爾電腦2008年進軍四、六級市場的領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