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電視機、電腦和游戲機的年代,雅俗共賞、圖文并茂的連環畫是孩子們最早認識世界的“啟蒙老師”。在連環畫這個小小的世界里,孩子們知道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知道了岳飛、楊家將、文天祥,知道了肖飛、劉洪、楊子榮。1990年后,中國連環畫逐漸退出出版舞臺。如今,在書店中已經難覓連環畫的蹤影,但很多人懷著對連環畫的留戀之情,開始收藏自己喜歡的連環畫。人們的懷舊情結再加上連環畫獨特的收藏價值,使得連環畫成為收藏市場上的熱門品種,價格也隨之越來越高,收藏熱度幾近超過郵票。
連環畫又稱“小人書”,它的主要讀者對象是兒童及青少年,欣賞價值高,可讀性強,題材廣泛,形式多樣。不但編繪了古今中外所有能涉及的事與物,而且還體現了各個時代的風貌,深受大家喜愛。如今連環畫已成為收藏市場的寵兒,為許多“連藏愛好者”所關注。
精品連環畫拍場受寵
前些年,連環畫拍賣剛興起時,不少初涉“連界”的收藏者缺乏經驗,對各類畫不夠了解,不辨好壞,盲目參拍,結果買進不少并不具有很高收藏價值的普通連環畫。近年來,各地連環畫拍賣會舉辦頻率增多,連藏愛好者逐漸變得理性,對參拍的品種不再“撿到籃里都是菜”,增強了精品收藏意識,一些初版初印的老版本連環畫和名家繪制的連環畫多受青睞。
2008年3月,中國(沈陽)連環畫大型拍賣會上,精品連環畫受到了大力追捧,參拍的171種連環畫幾乎都是20世紀50~70年代出版的精品。起拍價最低50元,最高的是1957年由朝花美術出版社出版的
《瓦崗寨》(兩本一套)和1957年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的《虎符》,均以1.2萬元起拍。《瓦崗寨》拍出全場最高價2萬元,《虎符》也以全場次高價1.91萬元成交,而以500元起拍的《豐收》連環畫最后也以1500元成交。
一本原價0.23元的《程咬金劫皇綱》連環畫,經過眾多買家的激烈競拍,最終以1.5萬元的價格成交。這冊由畫家徐正平繪制、出版于1956年的小人書,經過半個多世紀后身價竟然暴漲65000多倍。還有一件是1984年版的《通俗前后漢演義》拍品,起拍價從2600元一路飆升到8000元才落槌成交。上世紀50年代出版的《宋襄公》、《斯巴達克》、《史湘云》等精品小人書,均被來自西安、大慶和北京的藏家以1萬元以上的價格納入囊中。
其實,精品連環畫拍場受寵并不僅僅是今年才有的事。2007年8月,在北京潘家園1日貨市場舉辦的“07年全國首次連環畫專場拍賣會”上,精品連環畫的成交率就高達90%。
文革連環畫后市看好
作為中國發展史上一個特殊階段的產物——文革連環畫,因其具備了較高的文物價值,而受到市場廣泛關注。
當年全國各地的出版社都曾發行過不少文革連環畫,但今天收集起來難度卻依然不小。畢竟文革運動結束至今已超過了30年。加之文革初期出版的各種連環畫故事性都不太強,內容大多為批判“封、資、修”和工人階級進駐上層建筑等,一般讀者不愛看,實際保存下來的文革連環畫并不很多。
文革連環畫因具有存世數量少、文史價值高和升值潛力大等特點,在今天受到了連藏愛好者的追捧。那么,哪些價值更高呢?
初期“樣板戲”
文革初期出版的一些文革味濃厚的樣板戲連環畫的收藏價值明顯高于其他種類,不少種類的藝術價值也很高。比如,初期畫面上經常出現毛主席語錄和林彪題詞的連環畫《無限忠于毛主席的川藏運輸線上十英雄》、《“優秀工宣隊員”徐松寶》等;還有如封面紅彤彤、《語錄》不離手的連環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好戰士寧學金》、《無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好干部——門合》等,如今已成為各地連藏愛好者競相爭購的寵兒。在目前市場上,一本品相上好的文革初期連環畫的售價不會低于500元。譬如,目前一套全品相的樣板戲連環畫(共8本)的市場價竟高達4000余元,其中《智取威虎山》和《紅燈記》的售價已超過了500元一本。
后期“批林孔”
文革中后期出版的連環畫里,絕大部分的收藏價值都不高,只有小部分反映“批林批孔”和“評《水滸》、批宋江”內容的尚可收藏,該類連環畫售價也達到50多元一本。比如《儒法治軍路線斗爭故事選》、《歷史上勞動人民的反孔斗爭》、《投降派宋江》等。由于文革連環畫題材特殊,沒有再版的可能,其版本價值不言而喻。加之部分品種存世量極有限,單一品種存世量100冊以上(指品相完好)的已相當少見,文革連環畫所特有的收藏價值會隨時間推移而節節攀升。
成套連環畫升值迅猛
對連藏者來說,成套連環畫也許更有價值。因其畫面精彩、內容豐富且連續性強,升值潛力明顯高于一般單冊連環畫,市價確實高許多。如早在2001年9月下旬,北京中國書店海王村拍賣公司舉辦的一場大型連環畫拍賣會上,一套64冊1958年版的九品《三國演義》,就曾以1.2萬元成交,比參拍時的6000元底價翻了一番。若時至今日,這套《三國演義》的成交價肯定還會高出許多,據行家介紹,目前這套連環畫的市場參考價已超過5萬元。
成套連環畫因搜齊難度很大,升值較快,但一旦缺了幾本就不那么值錢了。如《前后漢演義》一套共31本值數千元,但其中有一本當時僅發行了1萬冊,所以單這一本就值1000多元。由于每一種成套連環畫里,絕大多數印數多在50萬~100萬冊,而其中有幾本少的可能只印幾萬冊,將這些成套的書配齊并不容易。比如,上世紀80年代出版的《興唐傳》,一套共34本,品相好的每套可達4000元以上,其中僅印數較少的5本就占到一半價值,達2000元左右。另外,像成套連環畫《宋史》中的《王安石變法》和《靖康之亂》兩本當時各發行了1萬冊,盡管目前市場上這兩連環畫的參考價每本高達1000余元,仍較難覓得。
成套連環畫里有很多值得人們關注的精品,如人民美術出版社和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水滸傳》、《西游記》、《鐵道游擊隊》和《平原槍聲》等,如今已成為收藏市場的寵兒。據行家們預測,在今后若干年里成套連環畫還將有可能大大升值。
連環畫收藏有道
對普通“連迷”來說,連環畫巨大的價值對他們很有吸引力,尤其是一些稀有品種,由于出版時間早、數量少,配齊難度高,所以投資價值更高。衡量一種連環畫價值高低一般有以下幾個要素。
出版年代 我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出版的早期連環畫的存世量很少,有些已成為稀世珍品,如趙宏本、沈曼云、董天野等繪制的早期連環畫,收藏價值極高。五六十年代出版的連環畫,現價格也已居高不下,如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精品連環畫,現成交價一般達數萬元以上。
版別 版別是體現連環畫收藏價值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連環畫的收藏價值最高,印數少的比印數多的值錢;再版連環畫的收藏價值就要打個折扣,再版的次數越多,發行量越大,其價值必然就越低。
絕版性 早期連環畫盡管早已成為收藏精品,但不少出版社對那些精品連環畫一而再地進行重版,令其價值大打折扣。而文革時期出版的連環畫由于沒有再版的可能,其版本價值之高則不言而喻。
名家作品 連環畫收藏應注重選擇名家作品,如五六十年代的賀友直、華三川、王叔暉、程十發以及八十年代的范曾、王亦秋等,都曾繪制過不少膾炙人口的連環畫,這些名家繪制的連環畫的收藏價值顯然要高一些。
創作手法 凡具有較高收藏價值的連環畫,基本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采用線描手法繪制,畫面
精致,創作的人物形象逼真,線條生動流暢,印刷十分精美,題材、內容老少皆宜。
品相 與郵幣卡收藏一樣,連環畫也十分講究品相,品相的新舊會使價格差異好多倍。因此,在收藏連環畫時應力求封面封底齊全,內頁保持完整,紙張光潔挺刮,邊上沒有起卷,不能有簽名和蓋章(作者畫家簽名和蓋章例外),整套書應沒有明顯的霉變、污損和破舊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