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夫妻倆已購置了一套小戶型,為照顧父母,他們打算在居住地附近再購買一套房給老人家住,目前樓市觀望的情況下是否該出手購買?如果買,該如何理財?
家庭狀況
李先生 30歲,在北京一企業任部門經理,年收入約7萬元。曾購買5萬元基金,但目前還虧損近2萬元,銀行存款3萬元。有基本的社會保險。
妻子 26歲,事業單位職工,年收入約4萬元。有基本社會保險。
夫妻倆已在北京四環內購置一套50m2住房.因有李先生父母支持首付款,月供只有1000元。平時夫妻兩每月支出大約為2500元。
李先生的岳父母在外地生活,有套市值30萬元的住房,現已退休,夫妻倆的退休金每月合計3000元。李先生的妻子是獨生女,父母準備幾年后搬到北京與他們一起住,并將住房賣掉用作在北京購房的首付款。但由于老夫妻倆退休金有限,在北京購房后的銀行月供由李先生夫婦承擔。而老人身故后,這套住房將由李先生繼承。為方便照顧父母,李先生的妻子想在目前所住附近給老人買一套50m2左右的房.但從目前情況看.北京四環附近的房價已高達13000元。
買房分析
就目前北京樓市而言,開發商雖未出現集體降價的連鎖反應,但也在暗地里通過打折、買房送車等促銷手段全力傾銷樓盤,從年初開始的打折促銷熱潮持續至今,從9.8折、9.5折,到9.1折,北京甚至出現了8折的促銷樓盤。然而,這一次,購房者卻對誘人的高折扣表現出了足夠的冷靜。房價會降嗎?能降到什么程度?
買房要從“需”出發
雖然新政策實施抑制了房價的快速增長,但開發商的優惠并沒有促使近期房價明顯下降。那些降價行為多是些地段較偏,或是品質中等的產品。經過幾年火爆甚至非理性的開發后,房價不斷攀升、土地日漸稀缺、房地產開發區域向郊區延伸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今后想要在城市中心地帶包括今天的五環沿線購置一套“跌破底價”的住宅是不太可能的。
如果買房的目的是以自住為主的剛性需求的話,那就要“該出手時就出手”。因為房價暴漲或暴跌,對自住型的購房人來說,基本不受影響。自住型需求要根據自身的需要和經濟條件,而不是去揣摩政策因素。只要是生活的需要,那么隨時買房都合適。因此,現在有自住需求的購房者來說,在經歷市場持續幾個月的優惠后,正是抄底的好時機。
觀望期購房者更有主動權
市場觀望期,市場轉向買方市場,購房者改變了弱勢地位,可以從容選擇理想房源,不會因為一味追漲而喪失理性,而且還有了更多的選擇,更容易買到適合自己的房子。現在擇機購房就少了很多的競爭對手,而此時銷售人員也比以前更加熱情周到,還有可能獲得意想不到的優惠,何樂而不為呢?
二手房更可取
不管是自住還是投資,都要貨比三家,理性購房。就李先生目前的經濟狀況來說,建議李先生夫婦購買一套由買賣雙方定價的二手房。同居高不下的新房相比,二手房的平均價格相當于一手房的70%。因為是現房供應,二手房價格由買賣雙方自由議價,隨著近期房源釋放充足,二手房存在更大的議價空間,正好能夠滿足李先生夫婦剛性的購房需求。
購置二手房,建議首選已經發展成熟的居住小區,隨買隨住。因為那些配套完善、居住氛圍濃郁的樓盤,市場認知度較高,因此其保值功能也相應較強,即使是此后市場還要再次深度盤整,但對于成熟的居住小區來說,影響不會很大。目前,新房半數以上在五環以外,二手房正在成為城市中心的供應主力,50~60m2的小兩居是大眾人所需要的戶型,這類房源是北京二手房市場是最為少的,升值潛力巨大。
理財建議
李先生夫婦現在可以開始著手看房、選房,如果按計劃買一個50m2左右的小戶型,加簡單裝修要準備70萬元左右。把父母老家的那套房子賣出套現30萬元,還需要向銀行貸款40萬元。隨著銀行不斷加息,現在商業房貸年利率已經到了7.83%,如果要商業貸款的話,20年期每月要還貸3499元,建議李先生夫婦改用公積金貸款,利率才5.22%,每月只需還貸2688元,節省不少利息。
生活支出安排
除去房貸和每月的基本生活消費外,李先生夫婦每年還有約3.5萬元的結余,這部分錢可以做如下的規劃。
留3萬元做生活備用金,應付不時之需,可以用銀行存款或貨幣基金去準備。在保持高流動性的同時也能夠取得一定的收益,而且變現能力也較強,是比較理想的理財工具。
雖然兩人收入穩定,但是結余不多,目前兩人的生活開支每月2500元,非常節儉,如果老人過來,可以把開支控制在每月4000元之內,平時多采用記賬方法,減少一些不合理的開支,同時兩人也可以各申請一張信用卡,平時多刷卡消費,巧用信用卡的免息期,增加資金使用的靈活度。
投資方案
李先生夫婦現有的基金還處于虧損狀態,建議不必急于贖回,目前市場行情震蕩,如果持倉結構過于單一的話,可以做一些調整,可以把持倉比例向長期收益持續性表現佳的基金傾斜,增加配置型基金的比例。
已過而立之年的李先生,現在還屬于家庭形成期,子女出生以后,家庭進入成熟期,就要面對子女撫養和教育、夫妻養老等大額支出,這筆錢要從現在開始,及早做準備。李先生夫妻工作穩定,建議每月定期定投1000元于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或購買國內外具有強迫儲蓄的投資連接保險產品。股票型基金以追求長期的資本增值為目標,比較適合長期投資,可供投資者用來滿足教育、退休等遠期支出的需要;混合型基金的風險低于股票型基金,預期收益高于債券型基金,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在不同資產之間分散投資的工具;有強迫儲蓄性質的投連險,又稱“基金中的基金”,是由保險公司的專家從基金公司中二次篩選出多只優秀的基金再次進行搭配、組合而成。
保險補充
李先生夫婦既要承擔長達幾十年的房屋貸款,又要面對日益年邁的父母和以后出生的孩子。在漫長的幾十年人生路上,彼此都是對方倚重的支柱,任何一方的不測都會導致家庭安穩幸福的嚴重傾斜甚至坍塌,所以,合理并及早地規劃保障非常重要。在保險方面,李先生夫婦也只有單位上的基本社會保險,保障力度還不夠,建議每人購買一定數額的消費型的商業大病醫療保險、定期壽險和意外傷害保險,保險金額與房屋貸款額接近,期限也相當,建議為60萬元左右,費用不高,年薪的5%左右就可以,夫妻雙方可以互為受益人,以有效保障家庭的財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