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環球“同此涼熱”。
歷時數月的全球奧運火炬傳遞將全世界的目光激蕩得熾烈起來,北京以及她所在的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一起走進世界鎂光燈的中心,聯想、伊利、青島啤酒等奧運贊助商們則已在體育營銷的征途上跑完了長跑,現在可以享受品牌之花與北京奧運會一起綻放的樂趣;宇通、雅客、安踏、蒙牛等諸多非奧運贊助企業同樣胸懷赤子心,脈搏隨北京一起跳動。
對于十幾億中國人和全球華人而言,這注定是一個心潮澎湃的時刻,即使不能去北京,不能身臨奧運賽場,但目光與紅心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對世界人民而言,許多人也許可以借此機會認真看一看擁有悠久歷史的東方國度,了解一下擁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和近30年經濟高速發展的國家。
意義、價值就在這一刻、這一月、這一年誕生。路易斯威登大中華區運營總監在一次演講中曾感慨:“中國人民擁抱世界的熱情是最高的,遠遠將日本、韓國甩到后面。”中國政府堅定不移地移開各種障礙和消除內部阻力,推動改革開放,走向全球化,在很短的時間內,中國制造業就以令人震撼的進出口量影響著整個世界……
如果說這些“三來一補”的企業在制造方面早在上個世紀就已開始培育自己的“跨國基因”,那么,現在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自有品牌企業也踏上了自己的“跨國”旅程。
在福建晉江,雅客在幾年前將V9銷往大江南北,成就了中國糖果第一品牌,如今開始大力網羅國際化人才,其營銷隊伍的骨干基本上來自跨國公司,與此同時,內部營銷管理的專業化與系統化的建設也正在低調而熱烈地展開。
在河南鄭州,宇通客車海外事業部由來自埃森哲的高級人才領銜,目前其在海外市場的收入已經占據了其營業收入的三分之一。
在廣東順德,美的早在2004年便與日本東芝進行壓縮機的生產合作,當時的美的制冷事業總裁(現為美的股份公司總裁)方洪波就說,與日本企業合作,對美的的重要意義在于在管理上學習日本企業的先進經驗,因為“營銷的背后就是管理”。現在,美的不僅在空調、風扇等傳統領域領先,而且在中央空調、微波爐、冰洗產品方面也越來越咄咄逼人。2007年美的實現銷售收入750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出口31.2億美元。美的集團董事局主席何享健提出,2008年是美的推進全球化的重要一年,要以全球化視野,加快推動產權、業務、產品、品牌和人才全球化。
一家生產、銷售專業舞臺燈光設備的廣東企業,已將外國人招進企業;還有福建泉州一家運動鞋生產企業,最近獲得了國際知名品牌的授權,其人才隊伍更是一步到位,聘請外國人參與生產設計與海外營銷。
……
種種跡象顯示,盡管許多人認為中國企業面臨著制造危機,但中國自有品牌企業正在迅速崛起,從人才入手,致力于營銷管理的專業化、系統化,其目標當然是全球化,這種“跨國基因”的培育,是中國第二代市場型企業的典型特征。與靠經驗、點子、膽量、速度取勝的第一代企業迥異的是,第二代企業已經意識到第一代企業的局限性,著力營造以專業性、系統化策略、智慧、戰略為核心的新優勢,因為只有這樣,中國企業才能掌握與全球消費者進行對話的通用語言,而其中隱藏著基業長青之道。
這是中國從制造大國向營銷大國乃至品牌大國轉變的關鍵力量,也是中國企業從價值鏈低端向高端轉移的必經之路。我們有理由為中國企業的這種探索、轉變和不懈努力鼓與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