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業要想保證人員招聘的有效性,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對招聘對象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價。本文將數據包絡分析法(DEA)引入到企業招聘中,以應聘人員作為決策單元(DMU),以應聘者的筆試成績、面試的各考核指標作為輸出DMU建立了僅有產出的DEA模型,最后用LINGO軟件對每一個DMU(應聘者)進行有效性排序,從而選出所要求最優人選數目,輔助企業進行人才選拔,較圓滿地解決了招聘問題。
[關鍵詞] 招聘 評價 數據包絡分析法 決策單元 有效性
人員招聘作為企業補充“新鮮血液”,以滿足生產經營需要的一個有效途徑,在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踐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面對紛繁復雜的各崗位考核指標,若缺乏科學的評價方法,就容易造成人才流失,給招聘企業帶來損失。如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已不僅是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所必須面對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企業領導者及用人部門的負責人,正頻頻投來關注的目光。
一、數據包絡分析法
數據包絡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簡稱DEA),是運籌學和管理科學的一個新的交叉領域。是由美國著名運籌學家A.Charnes等人于1978年“在相對效率評價”概念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系統分析方法。其基本功能是“評價”,特別是進行多個同類樣本間、具有多個輸入、特別是多個輸出的“部門”或“單位”(稱為決策單元decision making unit,簡記DMU)間的相對有效性的評價。由于DEA具有“天然”的經濟背景,因此,依據DEA方法、模型和理論,可以直接利用輸入和輸出數據建立非參數的DEA模型,進行經濟分析;同時,使用DEA對DMU進行效率評價時,可得到很多管理信息,因此,DEA領域的研究吸引了眾多的學者。中國學者從事DEA的研究始于1986年,經國內許多學者加以改進和發展,目前已成為決策分析和評價技術等領域中一種常用而且重要的分析工具和研究手段。
二、實例
某商場擬向社會公開招聘8名營銷人員。在公開考試中,有16人進入第二階段的面試;面試專家組對每個應聘者進行等級評分,評分結果見表1(表中數據省略了3~14行)。試幫助招聘部門篩選出相對最優的應聘者。
三、模型選擇、求解
1.模型選擇
2.模型求解
利用表1的數據,對公式*的線性規劃運用LINGO軟件進行求解,得應聘者各項考評指標的相對效率,見表2。
從表2得各應聘人員的相對有效性排序結果(Vm):
DMU:1 >4 >9 >2 >8 >12 >5 >7>10 >15 >16 >6>14 >3 >11 >13,其中,“>”表示“相對優于”。
以應聘人員的相對有效性排序結果作為選優的依據,從高到低選出1、4、9、2、8、12、5、7(或10)號應聘者錄取。其中第7、10號應聘者的相對效率相同,招聘部門可以結合應聘者的意愿和招聘部門對應聘人員的要求來最后確定其中一名應聘者。
從表2還可以看出,如DMU13為非相對DEA有效應聘者,其第2、3、4個輸出指標(知識面、理解能力、應變能力)相對較低,應聘者可從這幾方面入手來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力。
四、結論
本文運用僅有產出的DEA模型引入招聘流程中,以輔助招聘部門進行人才選拔,并以實例說明了此方法的具體操作步驟,較圓滿地解決了招聘決策問題。而將DEA引入到多指標決策問題中,克服了當前很多決策方法主觀性強的弱點,其評價結果更加全面、更加符合客觀實際情況。
提高人員招聘的有效性是一項系統工程,它要求企業站在戰略的高度上,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以人為本,結合企業的實際,制定人才引進的戰略規劃,并通過科學的招聘方法,使之有效地落實在招聘計劃中。針對企業人員招聘的最優方案所建立的數學模型和運用的方法對進一步改進我國企業人才招聘的運行程序和考核指標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和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許玖平胡知能王矮:運籌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2]王蘊:素質測評技術在人員招聘中的應用[J]. 商場現代化,2006(5)
[3]魏延齡:數據包絡分析(DEA)[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4]譚武.提高人員招聘有效性對策[J].南方論壇,2007(7)
[5]郭文利張明霞李穎杰:相馬、賽馬、空降兵不如搞人才測評企業如何提高人才招聘工作的有效性[J].商場現代化,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