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沒有專業的裝備,但也熱愛拍照。我們只有小小的卡片機,但也想留下最美的記憶。這回,《都市麗人》為你邀請了專業攝影師,一起來聊聊,我們怎樣讓小DC也妙筆生花。
在這所有人都渴望表達的年代,我們都愛上了用相機記錄心情。隨身帶一個小DC(不可換鏡頭的旁軸),邊走邊拍吧。
拍夜景:愈夜愈美麗
首先當然是把相機調到夜景模式。拍攝時,由于曝光時間比較長,所以端相機要盡可能的穩,如果能放在欄桿等固定物體上再好不過了。拍攝夜景最好的時間是華燈初上的時候,照片會比較清晰。天空不會是一團黑。
有的相機還具有夜景人像模式。這和夜景模式的區別是,閃光燈會亮。通常人不能站得太遠/太近,離相機1.5-2.5米的距離是最適合的。太近。人太亮。太遠人又顯得太暗。

攝影師支招:如果你覺得照片太亮或者太暗,那可以調節一下曝光補償。一般顯示的符號為+/-。
拍微距:“微觀”看世界
為了得到一張背景簡潔、主體突出又有美感的微距作品,需要掌握最基本的構圖技巧。最簡單的構圖技巧就是黃金法則。簡言之,就是被拍主體應盡量避免處于畫面正中或偏向一邊。
一般來說,強直射光容易讓畫面顯得生硬。應盡量避免。在夏天,早6-8點、晚6-7點是最佳拍攝時機。另外,盡可能把明亮的主體放在一個暗的背景上,這樣更有利于突出主體。
攝影師支招:不妨嘗試拉大主體和背景的距離,這樣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拍建筑:記錄“凝固的音樂”
一般來說廣角有利于拍攝建筑,可以表現建筑的壯麗雄奇,但要注意影像的變形問題。如果有28mm廣角最好,沒有的話,鏡頭素質一定要好。
由于拍攝建筑的要求很高,所以很遺憾地說,鳥巢外觀的大場景畫面,小DC無法幫你收錄。但我們完全可以很容易地買到印有它的明信片,所以不妨打個差異戰吧——細心觀察,記錄下建筑不為人注意的細節,那還是專屬于你的特別記憶呢。一個磨光的門把手,一塊透過陽光的彩色玻璃,或者是窗上的一個有點點破損的雕花,都是你關于建筑的獨到理解和發現。
攝影師支招:斑駁的影子,可以給“凝固的音樂”增添一點明快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