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馬小小
一年中的黃金季節終于到了,在照顧寶寶的問題上媽媽們可以松口氣了,不用再像夏天時那般緊張寶寶會不會中暑、會不會起痱子了。可就在這宜人的秋季,有一種急性腹痛卻常常會來偷襲寶寶……
平日一直健康、活潑的小寶一天下午突然變得哭鬧不安,可過了幾分鐘后自己就停了下來,又可以玩、可以笑。可隨之而來的,卻是另一番哭鬧,還有嘔吐,媽媽幫他換尿布時,發現了不尋常的大便。到了醫院急診室,經過超音波檢查,小寶的情況被確診為急性腸套疊。
什么是腸套疊?
腸套疊是指部分腸管及腸系膜套入鄰近腸腔所致的一種絞窄性腸梗阻,是一種多發于2歲以下寶寶的常見急腹癥。其中4~10個月的寶寶占到半數,而男寶寶的發病率幾乎可以達到女寶寶的2倍。由于寶寶腸管的長度要比成人長,腸系膜也較長,且易活動,再加上低齡寶寶腸道發育不完善,腸蠕動不規律,因此容易發生腸蠕動紊亂。如果突然改變食物品種、添加輔食不當,環境、氣候發生了改變,或者腸道發生了炎癥、腫瘤、息肉等疾病,均可引發腸蠕動的紊亂,而發生腸套疊。急性腸套疊多發于季節變化時節,每年秋冬及冬春季節是急性腸套疊的高發期。
腸套疊有危險嗎?
腸套疊是2歲以下寶寶最危險的一種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較高。當寶寶飲食不合理或者因為受涼、炎癥、腹瀉等原因,都會造成腸功能紊亂,很容易發生腸套疊。但由于嬰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弱,其最早癥狀只表現為陣發性的哭鬧,因此往往不能引起家長的注意及時就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兩段腸管套入時間過長,就會出現腸壞死、腸穿孔、腸粘連等嚴重情況,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專家提醒,當寶寶出現不明原因的哭鬧、腹痛時,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及時帶寶寶到醫院就診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4個觀察點識別初期腸套疊
腸套疊的某些表現癥狀易與細菌性痢疾、急性壞死性腸炎、蛔蟲性腸梗阻及過敏性紫癜混淆,并且腸套疊來勢洶洶,發展快,因此新手爸媽最需要學習的,就是做到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1 陣發性哭鬧:寶寶突然哭鬧不安、面色蒼白、雙腿屈到腹部或手足亂動,呈異常痛苦狀,此系腹絞痛的表現。不久痛止,寶寶安靜如常,間歇數分鐘或半小時后又突然哭鬧,呈反復陣發性發作。如病程超過12小時,寶寶會出現精神漸差、嗜睡、面色蒼白、精神萎靡甚至休克的現象。
2 嘔吐:寶寶在陣發性哭鬧開始后不久就會出現嘔吐,最初吐出物多為乳汁、乳塊或食物殘渣,接著可能有草綠色的膽汁。
3 便血:寶寶剛發病時可能有1~2次正常大便,但幾小時后,就可能排出暗紅色的血便或血和黏液的混合物,稱為果醬樣大便。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就說明情況已十分危險,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就醫。
Tips:
小心抗生素!
美國一項新研究顯示,服用抗生素的兒童患腸梗阻的危險比沒服者大4倍,而其中用過頭孢菌素的兒童危險最大,超過20倍,并且在發展成為腸套疊的患兒中,有1/4在48小時內發展為腸梗阻。所以在絕對必要時,再為寶寶明智地使用抗生素吧。
4 腹部腫塊:一般見于疾病的初期,當腹痛暫停或有所緩解、腹肌放松時,家長可以在寶寶的右上腹部摸到一長筒形如臘腸或香蕉狀的腫塊,腫塊中等硬度,略有彈性,表面光滑,稍稍可以活動,并有壓痛的腫塊,這是診斷小兒腸套疊最有價值的體征。
Tips:家長若發現寶寶有以上4大早期信號時,應想到發生腸套疊的可能,并立即送寶寶去醫院外科檢查,最好同時將患兒排出的大便帶給醫生,以便察看或化驗。
你需要采取的措施
意識第一:如果平日健康的寶寶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陣發性哭鬧、面色蒼白、出冷汗、精神不振時,爸媽應及時想到是否有可能會是腸套疊,不要因為疏忽大意,耽誤對寶寶的及時救治。
保持冷靜:盡量克制自己焦急的情緒。對于正在被腹痛折磨的寶寶來說,最需要的就是爸媽冷靜、迅速地將寶寶送往醫院,接受專業的檢查和治療。適當地安撫寶寶,相信你的關懷和冷靜會讓寶寶感覺好一些。
適度保暖:寶寶疼痛、哭鬧會消耗大量體力,出汗增多,因此在送寶寶就醫的路上,爸媽要注意做好寶寶的保暖工作,不要因為受涼而加劇病情的發展。
迅速、有效就醫:當寶寶出現狀況時,每位父母都迫切地希望“瞬間”就能到達醫院。但實際上,恰當的方式才能保證時間的迅速。如果選擇自駕車的方式,那一定要保證有2名家人同時前往,這樣可以讓駕駛更順利、就診效率更高。如果當時家中只有一個人,可以選擇出租車,如果寶寶情況嚴重,那么救護車就是最好的選擇。
如何治療更恰當
當懷疑寶寶發生腸套疊時,家長應該選擇到兒童外科就診——而不是內科或綜合醫院的小兒科。通常需要做腹平片檢查,需要時可做B超。結合醫生的臨床體檢和臨床癥狀表現,一般都能及時確診。
治療腸套疊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法。85%以上的腸套疊可通過非手術治療得到復位,一般發病48小時以內的患兒,可通過非手術治療復位,方法是,在X線或B超監視下行空氣灌腸,輔以按摩、麻醉或解痙劑,對首次灌腸未能成功的患兒,在情況允許的前提下,休息數分鐘后再試行灌腸,仍有部分腸套疊可獲復位。但是,晚期比較嚴重的病例,或者經兩次空氣灌腸失敗的患兒,則需要手術治療。空氣灌腸是目前非手術治療小兒腸套疊最簡便有效的方法。
日常注意事項
要注意科學喂養,不要過饑過飽。
添加輔食品要循序漸進,不要操之過急。
要注意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減衣服。
不擅自濫用驅蟲藥,避免各種容易誘發腸蠕動紊亂的不良因素。
曾經患過腸套疊的寶寶,如遇不良因素作用,還有可能舊病復發。因此,如果出現腸套疊的“先兆”癥狀時,應立刻送往醫院,千萬不可大意。
Tips:
千萬別揉 寶寶叫肚子疼,媽媽總喜歡幫寶寶揉揉,覺得這樣可以緩解疼痛,但對于發生腸套疊的寶寶來說,由于被套入的腸子血液供應受到阻礙,引起疼痛,時間久了就會發生壞死,如果媽媽此時盲目按揉,反而可能造成套人部位加深,加重病情。因此,當寶寶肚子疼時,做父母的不要過于緊張,一旦覺得自己解決不了,最好的辦法是盡早帶寶寶去醫院。
熱敷不管用有的父母感覺寶寶肚子疼,就會找來熱水袋給寶寶熱敷。這種做法對因受寒、飯食過多引起的胃部脹痛有效,能緩解胃腸痙攣,減輕疼痛。但對于腸套疊來說,熱敷并不能起到作用,反而容易導致其他危險狀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