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太原市迎澤公園為例,分析了開放式公園從封閉式管理經營到開放式人性化管理,在管理體制和經濟運行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以及存在的問題與挑戰;同時,就如何進一步搞好開放式公園的管理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開放式公園 社會效益 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F29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11-074-02
隨著城市規劃建設現代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人們對生存環境、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增長,特別是經濟的穩定和發展,為創造豐富的人文景觀打下了基礎,為實現廣大民眾休閑度假提供了前提條件,全國各大城市都相繼建設和改造了一批開放式的公園和廣場。
從2002年始,太原市委、市政府在改善民生,改善投資環境,提高城市綜合服務功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進行了汾河水上公園工程、森林公園工程、迎澤廣場工程學府公園、玉門河公園等項目建設,并將貫通城市園林水系這近半個世紀以來全市人民的夢想變為了現實,這對于改善和提高太原市中心區的環境質量、降低污染、美化太原、豐富太原人民的精神生活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而在拆墻透綠、還綠于民、公園免費開放這方面,太原市也走在了全國的前列。2002年7月,太原市委、市政府以迎澤公園為試點,做出了市屬各大公園實施免費開放的重大決定,位于太原市中心的迎澤公園、龍潭公園、兒童公園等各大公園作為城市綠肺和群眾的健身綠洲,相繼實現了拆墻透綠、免費開放,對提升太原市的整體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構筑和諧的人居環境,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然而,開放后的公園管理難度加大了,資金需求加大了,政府投資能否到位,在政府投入有限的情況下公園如何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在管理上它的未來將面臨著哪些困難。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筆者結合太原市迎澤公園開放后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談一談如何加強開放式公園的管理和經濟運行。
公園免費開放,其長處顯而易見。其一,加速了城市的園林化。公園拆除圍墻后,綠樹鮮花與豐富的街景融為一體,相應成趣,視覺效果開闊宜人,城市置身于花園之中。其二,極大地方便了市民和游客。逛公園就像進自家花園一樣方便,出入自由。其三,對公園建設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如迎澤公園開放后,管理者勾畫出新的藍圖,主動調整管理理念,積極尋求新的管理模式,而每日在園內健身休閑的數萬群眾,都把公園看成是自己的家園,積極參與對公園的管理和監督,這必將促進公園建設與管理邁上新的臺階。具體到公園在管理方面的創新有:
一、免費開放后,公園從封閉式售票經營到開放式人性化管理,在管理體制和經濟運行方面都主動進行了改革創新
1.精簡人員,輕裝上陣。與免費開放同時進行的是園林管理體制的改革。在市政府配套政策的支持和允許下,公園對員工實施了多種分流途徑,如迎澤公園原有在編正式職工385人,屬差額事業單位。經精簡, 109人提前退休,2名職工辦理了自謀職業辭職手續,140人轉為全額事業編制,剩余人員全部轉制到實體中心,變差額撥款事業編制為自收自支事業編制。經精簡,減輕了財政負擔,最大化地盤活公園人力資源,使之更加貼近市場,為公園在改革中求生存求發展奠定了初步基礎。
2.創新機制,事企分離。對園林管理體制進行改制,公園形成了決策層、管理層、作業層三個運作層面。公園管理處包括決策層、管理層,分離出“負責企業吃飯問題”這一職能,騰出精力和人力搞好公園建設發展的前瞻性研究工作和行業目標化管理工作,強化其決策管理職能。作業層為實體中心,強化其市場運營能力,注冊成立了“太原市園景發展有限總公司”,以公園內部的綠化建設養護、花卉苗木養殖經營、環衛清潔設施維修、游船游樂經營、園林旅游、園林廣告等內需市場為平臺,并以此為基礎,積極拓展太原市園林作業服務市場。
經濟運行機制上,一方面積極爭取財政投入,保證公園養護經費的落實。并按照“以費養事”的核撥方式,每年按養護作業市場的任務量編制預算,核定養護經費。為扶持實體中心發展,由中心承攬這一市場,管理處按照《行業目標管理規范》對其養護作業情況進行管理、檢查、監督、考核,并按考核結果逐月劃撥養護經費。另一方面,公園扶持實體積極開拓太原市綠化、花卉等主業市場,在市場中求生存,求發展。
免費開放后公園管理體制的創新,降低了公園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水平,有力地推動了開放后公園的可持續發展。
3.科學競爭,公開擇優。為好中擇優,在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方面,迎澤公園也積極進行了革新。如140名全額事業編制如何定崗定人呢?迎澤公園按照公開、公平、公正、擇優的原則,公開定崗條件,通過報名、審查、考試、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等程序,確定了140名事業編制人選。管理處中層管理干部的產生,是通過報名、審查、演講競聘、群眾投票選舉、公園黨政聯席會議研究確定、公布選舉結果、進行公示等程序后予以聘任。對分流到自收自支編制的那部分員工,提高其收入水平,、充分體現先改革先受益、多勞多得,積極給予政策優惠。
二、免費開放給公園建設帶來了新的生機,但同時也給公園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以迎澤公園為例,在管理和經濟運行方面,開放式正在面臨著如下一些問題:
1.養護管理壓力增大。開放后,公園游客云集,據估算,迎澤公園的客流量平均每天達到3~4萬人次,雙休日達到5萬人次以上,節假日能達到10萬人次以上。公園原有的清凈、幽遠的環境一去不返,每日熙熙攘攘,健身的、運動的、穿行的、游樂的填滿了公園內各個角落,加之有些游客素質與公德意識不高,損壞花草樹木、亂丟垃圾、惡意破壞園林設施的現象時有發生,植物、設施破壞嚴重,垃圾產量驟增,公園管理者養護作業的任務極其繁重。
2.安全隱患加劇。小商小販、乞討者、夜不歸宿者等等乘虛而入,監察管理難度增加,秩序、治安、防火等安全隱患增加。
3.建設養護經費嚴重不足。開放后,原有的經濟收入減少一大部分,公園比開放前更需投入大筆資金維持良性發展,但由于太原市政府財力緊張,養護經費不能足額到位,制約了公園的發展,目前只能維持運營。
4.舉辦大型展覽活動受到制約。開放前,公園每逢重大節日都要舉辦一些形式和內容豐富的文化游園活動。免費開放后,門票收入取消,園中園又不提倡搞,如政府不安排專項經費用于開展大型活動,各種大型展覽很難開展,長期下去,免費開放后的公園游園內容單調貧乏,公園文化潛力的挖掘受到制約。
三、加強開放式公園管理,提高經濟運行能力的相關措施
綜上所述,開放式公園如何加強管理,如何提高經濟運行能力,可謂任重道遠。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忌墨守陳規,生搬硬套。不同地區、不同環境、不同公園管理模式各異。開放后的公園,其管理方式和社會功能作用與過去差異很大,對傳統封閉式管理理念必須更新,必須要立足公園實際,摸索并制定出一套完善且可行的管理制度。
2.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強化服務意識。現代化的開放式公園必須建立一支與之相稱的精干高效的管理隊伍,開放式公園必須打破原有管理體制,在積極引進人才的同時,加強對原有人員的培訓,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和責任意識、服務意識。
3.推進市場化管理,加快公園發展。開放式公園不能因為免費開放而一味產生依賴思想,從而加重地方政府的財政負擔。特別是客觀地講太原處于我國經濟欠發達的地區,開放式公園更不應該成為政府的負擔。必須在政策和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發展相關產業,諸如增加服務設施、健身設施、游樂設施,或者充分利用公園廣場的環境優勢,開展豐富多彩、人們喜聞樂見的活動,滿足社會各界不同層次需求的同時,帶動假日消費和假日經濟。公園要逐步將綠化、衛生、安全等養護工作逐步推向市場,通過社會招投標方式來實行市場化管理,從而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
4.注重社會效益,提升經濟效益。由于我園正處于園林管理體制轉型之初,激活體制所帶來的效益尚沒有明顯體現出來。面對資金困難,公園如何挖掘自身經濟潛力,提高自身“造血”機能,如何減輕經濟負擔,在注重社會效益的同時提高經濟效益是發展的根本。
首先,可以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公園建設和管理,減少財政支出。通過企業認建認養方式來減緩公園綠地建設管理資金困難。社會組織、企業、個人的認建認養,拓寬了資金融入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公園綠地建設資金的缺口,減少財政支出,為新公園的建設及既有公園的管理提供財力保障。
其次,企業、個人參與園林公益事業,有利于在全社會倡導愛綠護綠的意識。企業投資公園建設與管理是企業參與公益事業的一種方式,為企業本身贏得了聲譽、樹立了形象。同時,此舉賦予了企業文化新的內涵,在全社會范圍內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個人、家庭或單位(組織)認養樹木,或者擔任公園義務監督員,實際上也是投身公益事業,是新時期精神文明風貌的體現。我們的認養者中有干部、工人、學生、教師,也有外地打工者、退休工人和單位團體。認養的樹木有送給老人的“鉆石婚紀念樹”,有送給孩子的“18歲成人樹”,還有同學、朋友共同認養的“友誼樹”,相約認養樹下,留下美好回憶。他們文明、高雅的追求在不同范圍內影響了相當一部分人。
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組織,參與公園建設與管理都是有利于全社會的義舉,有利于在全社會倡導愛綠護綠的意識,都應該得到支持和鼓勵。
第三,市場化運作有利于園林系統形成有序競爭,有利于園林行業發展。在各行各業都積極進行市場化運作的今天,園林行業也不例外。公園建設管理應考慮逐步推向市場,打破園林行業原有的各種束縛,引入競爭機制,在園林系統內部,包括各專業綠化隊伍、各社會作業單位之間形成有序競爭;同時還要引入監理,有利于園林行業朝著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此外,各地政府應該為開放式公園提供優惠政策,為公園創造發展空間。同時要加強對游客的引導,培養廣大游客對園林設施的關愛意識。在這些方面各公園將大有文章可作,同樣開放式公園的發展前景也一定是美好的。
(作者單位:太原市迎澤公園管理處 山西太原 030001)(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