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辦學力量相對薄弱,科學定位關系到新建本科院校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文章從辦學層次定位、服務定位、學科建設定位、人才培養定位、師資隊伍建設定位、科研定位六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新建 地方本科院校 科學定位
中圖分類號:G64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11-110-0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由地方專科院校升格或合并而來,存在發展資金短缺、融資渠道不暢、師資力量薄弱、硬件設施不夠、專業結構布局不合理、機構設置行政化、管理體制多元化、辦學資源分散化等問題。如何發揮自身專科階段的優勢,整合現有資源,在全面分析自身的優勢、劣勢、機遇、挑戰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定位,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能否進一步發展,能否實現全面、健康、協調發展的的首要問題。科學定位是學校一切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能否科學定位關系到新建本科院校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科學定位是指按照學校的辦學傳統、資源條件、特色優勢,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學校規模、效益與質量協調發展的原則,同時要根據地方經濟的需要進行合理定位。本文從辦學層次定位、服務定位、學科建設定位、人才培養定位、師資隊伍建設定位、科研定位六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一、辦學層次定位
我國高校基本分為研究型、教學研究型、教學型、高職高專四種類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很多通過合并升本而來,目前要以教學為主、科研為輔,科研為教學服務,從學校類型上傾向于教學型學校,學校應以教學為中心,建立教學業績考核機制,其他工作應服從、服務于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是學校的生命線,要堅持教學創新,注重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學校層次提升要量力而性,不可盲目攀比,一升本就以學術性研究型為發展方向。國外很多教學型高校的成功例子表明立足于教學型并不意味著本科辦學的不成功,社會發展需要多樣化、多層次、多規格的人才,教學型院校滿足了社會發展的需求。以本科教育為主,把握本科教育規律,建立本科辦學理念,保留一定的適合地方經濟發展的專科專業,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合格評估后,引導少數優勢成熟專業積極申報碩士點,扎扎實實地做好從教學型大學向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轉化。
二、服務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突出地方性,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務地方,為區域經濟服務,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專業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地方政府、企業和廣大學生、家長的支持。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更新異常快速的當今,為了更好地滿足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的需要,除了學歷教育外,可以開設短期培訓,可以走進企業做專題講座,例如走進外貿企業,就他們關心的出口退稅問題、人民幣匯率升值問題、新貿易壁壘等問題做講解;走進會計部門,講講最新的會計準則等等。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為地方企業、政府的智囊團,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教學相長,我們的教師普遍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實踐知識。在服務企業的過程中能提高教師實踐技能,從而使其上課更加生動形象、更能理論聯系實際,而且,教師經常走進一線企業,有助于捕捉更多的科研靈感。
三、學科專業建設定位
學科建設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升本后不能照搬老高校的學科專業,不能搞“大而全”,學科建設要力求先做強再做大,不能盲目創建更多學科,教學資源跟不上,導致不良的后續效應。設置學科專業要結合本校實際,要加強市場需求調研,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水平存在明顯的差異,利用地方經濟特色開展特色學科建設,避免閉門造車或盲目照搬重點大學的學科建設模式,忽視了學校自身實際情況。要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為宗旨,以本地區的產業發展需要為依據,首先要滿足本地區的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和重點產業的發展需要,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分析自身已有的優勢學科,并與省內外同類層次院校進行比較,關注老牌高校缺乏、忽視的專業領域,不斷調整優化學科結構,盡量拓寬學科口徑,加強重點優勢學科,建立特色專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人新我特”,以特色取勝,明確特色,強化特色,集中優質資源重點建設特色學科專業,提高其在地方乃至全國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樹立品牌。
四、人才培養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要面向地方實際,充分考慮社會需求。學術型、研究型大學培養的是高精尖人才,高職高專培養的是實用型、技術型,面向基層的專門人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應本著“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的原則,培養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善于解決生產管理一線中實際問題的理論素養與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融通合一的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應用型本科教育區別于專科教育,要有寬厚的理論基礎,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仍要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不斷改革創新實驗教學模式,加強校內實驗室建設,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平臺。
五、師資隊伍建設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相對于老本科院校而言,學歷結構、職稱結構不盡合理,高學歷、高職稱、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學術帶頭人比較缺乏,培養一支能適應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發展的關鍵。人才是高校教學和科研的主導力量,也是高校競爭的核心。要采取多種優惠政策引進高學歷、高職稱的學科帶頭人,建立校外專家庫,成立由政府官員、企業家、學者、具有實踐經驗和操作技能的一線技術骨干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引進來的同時,要加強內部人員的培養,新建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師居多,充滿活力和朝氣,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可塑性較強,要鼓勵其不斷提高學歷,支持其雙師素質的鍛煉,做到“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環境留人”。
六、科研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要立足于地方產業結構和經濟文化需要,立足于應用開發研究,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確立科研方向,有效解決本地經濟、社會發展中急需解決的科學技術問題,多渠道、多模式、多機制地開展產學研合作。科研為地方經濟服務,不僅容易爭取到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的扶持,而且也容易凸現科研個性特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相對于重點大學而言,科研條件、科研經費、科研團隊實力都處于弱勢,競爭國家級的重點課題難度較大,要積極爭取橫向課題。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高校可以為企業提供人才、技術資源,促進產品的升級換代和新產品的開發,企業可以為高校提供科研經費以及成果轉化基地。
[南京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項目號:L011]
參考文獻:
1.鄭慶昊.關于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學定位與自主創新的探討.龍巖學院學報,2006(4)
2.俞愛宗.合并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探討.教育與職業,2006(21)
(作者單位:金陵科技學院 江蘇南京 210000)(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