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在闡述目標成本管理相關概念的基礎上,結合景觀成本構成界定了景觀目標成本和景觀目標成本管理的含義;并結合景觀設計的幾個重要階段,從目標成本的制定、分解、控制、分析與考評幾個角度,分析了在景觀設計中實現目標成本管理的流程。
關鍵詞:景觀設計 目標成本 管理流程
中圖分類號:F2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11-219-02
一、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競爭日趨激烈,如何降低景觀工程造價,提高項目投資效益,有效控制各階段成本,是眾多景觀建設企業努力的目標。目前,許多企業只重視項目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而忽略了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造成“亡羊補牢”、“事倍功半”的不利局面。
景觀設計影響了絕大部分的項目成本,是景觀成本規劃的一個關鍵階段。在景觀設計階段,如果成本設計不合理,將會造成景觀項目經濟性方面的先天不足。本文將目標成本管理思想與景觀設計階段相結合,強化項目前期的景觀成本控制力度,對項目的投資、設計、開發等過程進行有效的目標成本管理,旨在使建設資金和物質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為項目成本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目標成本管理的相關概念
1.目標成本。目標成本是企業一項重要的經營管理目標,它涵蓋了目標和成本兩個層面。作為目標概念,它將目標具體化,是企業預先確定的在一定時期內所要實現的成本目標,即想要達到的成本水平、數值或指標,其表現形式是價值和貨幣,其體系是由成本項目構成的體系。它一般包括三個相互聯系的方面:目標成本額、單位產品成本目標和成本的降低目標。作為成本概念,它是為實現特定經濟目的而發生的資本耗費,是內涵和外延擴大了的經營管理型成本概念,具有預見性、確定性、約束性、可行性、激勵性、經濟性等特點。可見,目標成本既有目標的屬性,又有成本的屬性,是二者的統一。
2.目標成本管理。目標成本管理就是在企業預算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的經營目標,制定目標成本,進行目標成本的分解、控制、分析和考評的一系列成本管理工作。它以管理為核心,核算為手段,效益為目的,對成本進行事前測定、日??刂坪褪潞罂荚u,使成本由少數人核算到多數人管理,成本管理由核算型變為核算管理型,并將傳統的事后核算發展到事前控制,為各部門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從而形成一個全企業、全過程、全員的多層次、多方位的成本管理體系。因此,它是企業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和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3.目標成本管理流程。目標成本管理早己在很多國外的企業應用,效果十分顯著。它們采用了目標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從各自的實際情況出發、采取不同的具體形式。由于企業的性質和生產工藝特點的不同,因而形成一個完全一致而又十分具體的目標成本管理模式是不可能的,但它們具有相同的基本流程,包括目標成本的制定、分解、控制、分析和考評等部分。
三、景觀目標成本管理
1.景觀成本。要對景觀設計所控制的成本進行有效管理,必須清楚景觀成本的構成和各種成本發生的階段,景觀成本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土地獲得價款,指為取得土地景觀開發使用權而發生的各項費用。主要包括政府地價及市政配套費、合作款項、紅線外市政設施費、拆遷補償費等。
(2)開發前期準備費,指在取得土地開發權之后、景觀開發前期的準備費用支出。主要包括勘察設計費、報批報建增容費、“三通一平”費等。
(3)景觀工程費,指建造景觀項目所發生的園林環境造價。主要包括綠化建設費、建筑小品、圍墻建造費、照明、零星設施等費用。
(4)開發間接費,指與景觀開發直接相關、但不能明確屬于特定開發環節的費用性支出。主要包括工程管理費、資本化借款費用、物業管理完善費等。
2.景觀目標成本。景觀目標成本是預先確定的在景觀工程開發建設的全過程內,所要實現的成本目標,即想要到達的景觀成本水平、數值或指標,同時也是為實現景觀項目價值而發生的資本耗費。
制定景觀目標成本,需要按照科學性原則,初步估計景觀項目的成本定位和品質要求,并搜集相關歷史資料和景觀企業當前開發建設能力等資料;然后進行市場預測、利潤預測和成本預測,提供各種用于成本決策的備選方案。因此,景觀目標成本的制定,是建立在投資測算和長期數據庫積累的基礎上的。最終確定優化方案后,就以該方案為基礎,進行目標成本的分解、控制、分析和考核,并制定目標成本計劃,作為執行的標準。
3.景觀目標成本管理。景觀目標成本管理就是在投資預算的基礎上,制定景觀目標成本,然后進行目標成本的分解、控制、分析和考評的一系列成本管理工作。
依據目標成本管理全過程、全要素和全員參與的思路,結合景觀工程建設不同階段的相應特點,可以制定出一套全面完整的目標成本管理體系,旨在能即時掌握景觀項目開發任何節點上的成本,以便于管理層做出有效的管理決策,以較低的成本實現預定的景觀設計方案。
四、景觀設計中的目標成本管理
1.景觀設計流程。科學有效的景觀設計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1)概念設計階段。概念設計階段是景觀設計的最初階段,該階段確認了設計的基本方向,重點考慮了景觀所應具備的各項功能,包括滿足人們使用需求的實用功能,與人們的感應“相諧”或者與文化需求“相融”的美學功能,以及維持生態環境平衡和保持景觀穩定性的生態功能。
(2)初步設計階段。初步設計是概念設計的深化階段,該階段將綜合考慮擬建環境與城市發展規劃、與周圍環境現狀的關系,從而明確硬質景觀、軟質景觀和景觀設施等的設計意向。
(3)擴展設計階段。擴展設計是對初步設計的進一步深化和細化,該階段將提出一套更為完整詳細,能合理解決功能布局、交通規劃和環境藝術形象等方面問題的設計方案。通過這一景觀設計過程中較為關鍵性的階段,整個設計構思將趨于成熟。
(4)施工設計階段。施工設計階段是整個設計工作的具體化,該階段主要解決構造方式和具體的施工做法,包括進一步研討材料、構造、尺寸、施工工藝等方面;細化園景、綠化、結構、給排水或強弱電等專業設計圖紙;施工規范的編寫及工程預算、施工進度表的編制等。
2.景觀設計中的目標成本管理流程。根據目標成本管理原理及景觀項目各建設階段的工作內容,編制景觀設計中的目標成本管理流程。
(1)目標成本的制定。在投資決策和成本數據庫積累的基礎上所確立的景觀目標成本,是成本控制的基準,需要在景觀項目的設計開發中予以體現。隨著景觀項目設計方案的逐步成熟,當工程成本超出目標成本時,須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并及時對目標成本進行修正。這樣,景觀目標成本經過概念設計后的第一次調整,初步設計后的第二次調整,到擴展設計后便最終確定下來。
許多景觀項目成本失控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事先沒有建立明確的目標成本,即便有也是相對粗線條的大概數值,往往是經不起推敲的,在工程進行過程中無法作為項目的控制標準,從而不可避免地造成成本失控。因而,在景觀設計初始就設定目標成本,有助于在項目的開發過程中對景觀的全部成本構成進行規劃和控制,以及減少后續設計開發中無謂的消耗,使得成本規劃更具有前瞻性,從而實現項目的成本管理目標。
(2)目標成本的分解。為便于考核和評價成本實施情況,有必要細化目標成本以形成明確的責任成本體系,因此,在目標成本確定后,需要按合理的程序對景觀成本進行分解。目標成本的分解方法是依據景觀的開發過程,采取目標成本的縱向成本細化分解和橫向責任落實分解相結合,按全要素逐級分解的方法進行。分解原則是“誰負責誰承擔”,使目標成本與責任人掛鉤,以落實各職能部門的成本管理職責。各級目標成本的分解和落實如下所示:
一級目標成本。一級目標成本的分解時間在初步設計審查完成后,由成本中心負責人組織實施,分解依據包括景觀成本總預算、初步設計方案、工程概算資料、項目實施計劃、各部門的業務和管理職能等。具體分解包括縱向分解和橫向分解:縱向分解是按照景觀工程的開發建設過程,參照標準成本項目表對一級目標成本構成進行的分解;橫向分解是在縱向分解的基礎上,對比各部門業務和管理職能的不同,將各項子目標具體分解落實到對應的部門,即是目標成本的責任分解,并結合景觀項目計劃和總年度計劃形成各部門的責任成本預算。一級目標成本的落實需要通過成本管理中心與各責任中心簽訂經營目標責任書的形式提供保證。
子目標成本。子目標成本的分解在施工圖設計審查后,分解依據是景觀工程施工圖紙、工程項目預算資料、工程項目實施計劃、責任部門各職能小組或各崗位職責權限等,并將責任人確定為各責任部門經理、各職能小組組長或部門經理指定的人員。
子目標成本的分解流程同樣是按照縱向和橫向的標準逐級分解:縱向分解指各責任部門在不同的施工階段,根據下達的子成本目標,并參照標準成本項目表的內容,對子目標成本進行層層分解,一直到能夠簽訂合同的單項控制標準,如細化到每單方景觀面積的綠化、欄桿等成本標準;橫向分解是在子目標成本縱向分解的基礎上,將每一個成本項目的目標成本按照組織架構、崗位設置,由各責任部門經理、職能小組組長或部門經理指定的人員具體落實到崗位和個人,分別形成各責任部門、各職能小組、各崗位以及個人的目標責任預算。
(3)目標成本的控制。目標成本的控制是目標成本管理體系的核心,滲透在景觀工程實施的整個過程,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個方面。實施目標成本控制要把握全面控制原則、動態控制原則、目標管理原則、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形成目標成本全狀態和全時態的控制,達到實現預期成本目標的目的。
(4)目標成本的分析與考評。景觀項目竣工結算后,便進入了目標成本的分析與考評階段,同時應開展成本數據庫的完善工作。
目標成本分析。目標成本分析包括事前的預測分析、事中的控制分析和事后的業績分析,為目標成本的預防控制、過程控制、反饋控制以及考核評價提供充分客觀的依據。通過目標成本分析,可發現控制成本的重點難點,掌握成本變化的原因和實施相應的管理措施,從而有效的進行成本控制,為以后的項目建立標準的景觀成本數據庫,以及制定景觀目標成本提供科學的依據。
目標成本的分析原則包括實事求是原則、過程性原則和準確性原則。具體分析方法則包括成本ABC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和差異分析法。
成本ABC分析法是按照金額大小和工作內容的重要性,將各部門的責任成本進行排序,利用圖表的方式對各部門項目周期內或年度內的管理重點進行標識,著重描述可能影響成本發生的風險、控制難度及可變因素等,并制定預防措施及過程控制辦法。比較分析法是指通過與歷史成本及同行業情況的比較分析,考評各責任中心成本目標的完成情況,尋找管理的經驗,縮短差距。差異分析法是對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差異進行深入的分析,并確認差異產生的原因,進而落實造成成本差異的責任主體,是對成本目標實現獎懲和對標準成本數據庫進行調整的主要依據。差異產生原因主要包括:執行人原因;目標不合理;實際成本核算有問題等。
目標成本考評。目標成本的考評是根據實際成本核算的數據和成本分析的資料,以及景觀開發建設過程的實際情況,按照目標責任制的要求和標準對各目標責任者進行考核和評價,并根據考核的結果實施獎懲。成本考核的目的是推動全員成本管理,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從而使各個責任主體在后續項目中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目標成本管理中去。
景觀項目的目標成本考評工作大致分為三個方面,包括目標成本的結果管理、目標成本的實施過程管理和目標成本的達成管理。具體實施步驟是一級成本管理責任人對各二級責任部門進行考評,各部門經理再對三級及四級目標責任進行考評。
五、小結
景觀設計中的目標成本管理是建立在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的基礎上,為成本控制提供行為規范和組織規范的全員、全過程管理。實施目標成本管理,可加強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和監督,比較目標成本和實際成本的差異,發現偏差及時反饋,并加以糾正或改進,以達到項目開發的戰略目的。
本文在景觀項目的設計階段,引入目標成本管理理念,在景觀項目設計初始就依據目標成本管理流程,進行目標成本的制定、分解、控制、分析和考評,便于景觀項目建設主體能有效運用目標成本管理方法,實現降低景觀開發成本提高景觀價值的目的。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70673075)]
參考文獻:
1.烏云娜.項目管理策劃[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2.湯湘希.試述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J].財會月刊,1997(2)
3.任宏.建設工程成本計劃與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崔秀山,王育項.項目目標責任成本管理[J].建筑,2001(2)
5.文玉榮.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管理[J].山西建筑,2006(2)
(作者單位:武漢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0)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