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2日,同盟國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簽字的儀式在停泊于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這一儀式為什么不在盟軍總部所在地橫濱新大飯店進行,而偏要選在這劍拔弩張、殺氣騰騰的軍艦上舉行?原來,這里面另有隱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美國總統杜魯門任命陸軍上將麥克阿瑟為遠東盟軍最高司令,并由他負責安排受降儀式。對此,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上將憤憤不平。他認為,海軍從瓜島一直打到沖繩島,是贏得太平洋戰爭勝利的主角,現在卻讓陸軍代表接受日本投降,這不公平。他向杜魯門總統表示,如不能體現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巨大作用,他將不出席受降儀式。這使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感到很為難。后來,由海軍部長福雷斯特爾從中調解,提出一個折中方案:讓麥克阿瑟以盟軍最高司令的身份代表盟軍各國,尼米茲則代表美國,分別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簽字儀式由麥克阿瑟主持,簽字地點則定在海軍的軍艦上。
“密蘇里”號當時在東京灣的停泊點,距離橫濱盟軍總部只有30海里。“密蘇里”號是美國最大的戰列艦之一,特別是“密蘇里”號是以杜魯門家鄉命名的戰列艦,而且還是由杜魯門總統最寵愛的女兒瑪格麗特給取的名字。有了這樣一層關系,杜魯門總統欣然批準了這一建議。
(門朝陽摘自《周口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