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出臺新政策
鼓勵科研單位聘用高校畢業生
在中國國務院辦公廳最新發出的通知中,要求承擔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項目的單位要積極聘用優秀畢業生參與研究,給予其勞務性費用和有關社會保險費補助,由項目經費列支。在參與項目期間,畢業生戶口、檔案可存放在項目單位所在地人才交流機構。聘用期滿,可續聘或到其他崗位就業,聘用期間工齡、社會保險繳費年限連續計算。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說:“這是新政策。高校畢業生參與科研項目,既可以促進科研的發展,又可以延長畢業生學習和研究時間,對緩解當前就業壓力有積極作用。”
國務院通知要求
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
《通知》要求切實把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確保就業形勢穩定。著重做好企業職工穩定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失業人員再就業、農民工流動就業和復員、轉業軍人安置就業工作。
采取積極措施減輕企業負擔,鼓勵企業穩定就業崗位。規范企業裁員行為,切實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企業需要裁減人員20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20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需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意見后,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
四部委明確財政補貼政策
財政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四部委在京為13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授牌,進一步明確財政補貼的標準,并對推進試點工作作出具體部署。
在四部委聯合召開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會議上,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說,中央財政對購置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按同類傳統汽車的基礎價差,并適當考慮規模效應、技術進步等因素給予一次性定額補貼。
據悉,長度10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車是此次補貼的重點。其中混合動力客車最高每輛補貼42萬元,純電動和燃料電池客車每輛分別補貼50萬元和60萬元。
對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混合動力汽車根據混合程度和燃油經濟性分為5檔,最高每輛補貼5萬元;純電動汽車每輛補貼6萬元;燃料電池汽車每輛補貼25萬元。
為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產業化,財政部、科技部日前聯合發出通知,計劃四年內以中央和地方財政補貼的形式,在北京、上海、重慶等13個試點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務、環衛和郵政等公共服務領域推廣使用6萬輛以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農村青年創業最高可貸10萬
共青團吉林省委與吉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簽署了《吉林農村青年創業低息小額貸款項目框架協議》,全年投放低息小額貸款1.6億元,幫助扶持農村青年就業創業。貸款期限將根據借款人經營項目、生產周期加銷售周期確定,一般為3年以內。貸款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現行基準利率下浮30%執行。
貸款規模:抵押、質押貸款額度視借款人抵、質押物及實際風險狀況確定,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聯保貸款、保證貸款額度原則上一般不超過5萬元,國家級、省級杰出青年農民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額度可適當擴大至10萬元。
貸款對象及適用范圍:年齡在40周歲(含)以下,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無不良信用記錄,有創業愿望及一定經營管理基礎的農村青年和返鄉青年農民工。以“新型農村青年帶頭人成長計劃”中從事種植業、畜牧業生產(生豬、肉牛、奶牛、家禽等)和農產品市場經營的農村青年為重點發放對象,被評為國家級、省級杰出青年農民的青年典型貸款優先。
大學生可零出資辦企業
天津市出臺《天津市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意見》,采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鼓勵自謀職業自主創業、提升高校畢業生職業技能等舉措幫扶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
大學生零出資創辦企業。天津市今年計劃選聘1000名師傅幫帶3000名學生。幫帶期間,給予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對帶徒授業取得成效的企業家給予一定的獎勵。進一步加大高校畢業生創業的扶持力度。放寬市場準入條件,首次出資額允許為零。放寬學籍管理,在校生自主創業的,2年內保留學籍。
提高貸款額度,初次貸款額度由2萬元提高到5萬元,還款期限由2年延長到3年;對還款及時、信譽度高、企業成長性好的,給予每年10萬元的貸款支持。
上海市持居住證
滿七年可辦常住戶口
近日上海出臺戶籍新政——《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戶口試行辦法》。此項政策最大的突破是:允許持有居住證滿7年的“外地人”,轉為擁有上海戶籍。通過這個政策,每年將有一批手持居住證在上海工作的人士轉為上海戶口。
《試行辦法》第五條列出了居住證轉戶籍應當同時符合的五項條件:持有居住證滿7年;持證期間按規定參加該市城鎮社會保險滿7年;持證期間依法在該市繳納所得稅;在該市被聘任為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者具有技師(國家二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以上職業資格,且專業及工種對應;無違反國家及該市計劃生育政策規定行為、治安管理處罰以上違法犯罪記錄及其他方面的不良行為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