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09年2月2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大篇幅報道了威爾曼新藥開發中心集團創新發展紀實,引發了醫藥界的強烈反響。
自威爾曼創立以來,一直以“關注人類健康、關注人類生命、關注人類明天”為經營理念,以“自強不息、勇于創新”為企業精神,致力于“造福于人類、讓人類遠離疾病與痛苦”的醫藥事業,把“創建健康人的世界”作為對社會的承諾,威爾曼不斷成長壯大著。
科技以人為本,捐資助學促教育
大專院校和高等學府是莘莘學子學習各類文化和科學知識的殿堂,是國家各領域中高科技人才的培育搖籃。但我國地域廣大,人口眾多,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在“老、少、邊、窮”地區一些成績優異的學生因家庭困難而面臨考得起卻讀不起的困境。
面對這種情況,威爾曼從發展大計出發,關心和支持教育事業,投資數千萬元先后在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大學、暨南大學、中南大學創立了“貧困優秀大學生獎學金”、“貧困優秀研究生獎學金”,每年資助數百名貧困優秀大學生。這種公益性活動,體現出威爾曼重視科學知識的睿智目光和回報社會的情懷,也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企業是以贏利為目的,但威爾曼并不把贏利看作是企業的惟一目的。對威爾曼這樣的現代企業來說,教育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人的素質是企業發展最根本的因素,而人的素質從根本上說,取決于教育水平。從企業發展角度看也離不開教育。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企業贏利的根本目的還在于回報社會,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而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從根本上說還是離不開教育。
教育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對一個民族來說是如此,對于一個地區來說也是如此,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更莫能外。改革開放90年來,黨和國家對教育事業給予了空前的重視,在較短時間里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專業人才,使國民經濟在各方面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一目了然。
企業的發展,總是隨著時代前進。在威爾曼這樣的現代工業企業當中,九年義務教育水準早已不能滿足最基本的要求,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只能算是一般學歷。越來越多的碩士、博士高科技人才進入企業的中高層,他們除具備基礎知識外,還要掌握大量的專業知識,承擔重大的科研課題,是企業的中堅力量。威爾曼重視教育,是對自身安危的重視。
眾所周知,企業投資教育,很難得到有形的回報,威爾曼每年所資助的學生畢業后不能保證到威爾曼工作。孫明杰說,投資期待回報,這是可以理解的。教育的回報不是不存在,只是其表現形式往往是間接的和無形的。我們出資培養出來的學生,即使到其他企業,甚至其他行業工作,也不能說和我們毫無關系。不同的社會群體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現代企業,不能再走小而全的自我配套之路。處于全球化競爭之中的企業,工藝、技術、設備的引進,原輔材料和燃料、動力的供應、外圍零配件的加工,產品的運輸、保管、銷售等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外部聯系。在其他領域中工作的畢業生。也在間接支持著我們的生產和經營,這是世界統一性的表現。這種回報盡管不能計算出確切的數值,但它的存在確是客觀的。企業助學,其社會效益遠遠大于企業效益。但企業也是社會的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企業效益轉化為社會效益,是企業對社會的貢獻。而社會效益又將惠及全面,企業自然也會從中受益。由此可見,企業效益與社會效益不但不矛盾,反而是相輔相成的。
校企攜手 產學聯動 科技托起輝煌
“企去人則為止”,綜合型高科技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因素,是企業創新的根本基石。一個具研發實力的制藥企業,如果離開了高科技人才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威爾曼之所以能快速開發和研究出如此之多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藥物科研成果,并在國際跨國集團挑戰面前沉著從容應對,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威爾曼堅持“以人為本”的經營管理理念,極其重視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翻開威爾曼的發展史,每一頁、每一個腳印都記載著創新的成果。這種創新絕不僅僅單純建立在工作的熱情之上,而是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研發能力作為后盾。威爾曼自身有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但卻并不因此固步自封。威爾曼堅持科學發展,不斷擴大社會合作領域,取得了一連串的新成果,其中以威爾曼與“國家211重點院校”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大學、中南大學、廣東藥學院、暨南大學的科研合作尤受人稱道,因密切的合作與雙贏的結果,使其成為企業與院校之間產學聯動的典型范例。威爾曼與重點大學先后建立了多個聯合開發實驗室、制藥工程碩士點、藥劑學碩士點、博士后流動站,如:中國藥科大學威爾曼新藥開發中心、南京威爾曼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中南大學藥學院威爾曼新藥聯合實驗室、廣東藥學院威爾曼新藥聯合實驗室、國家新藥安全性評價中心廣州分中心、廣東省藥學會藥物化學專業委員會、聯環藥業博士后工作站、中國藥科大學粵港澳臺南方論壇等。
以中國藥科大學為例,該校成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早就有獨具特色的藥用植物園,幾十年來積累了豐富的中草藥藥用植物栽培經驗和深加工技術,然而在過去經濟體制下,這些技術大多束之高閣,未能進入產業領域,只有科研之花,沒有效益之果。與此同時,很多醫藥企業卻因缺乏新產品、新技術,長期以來只能仿制,不能開發,缺少自主知識產權,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產業界與科研界與牛郎織女般遙遙相望而不能結合。
為了應付這種捉襟見肘的局面,很多企業不得不自辦教育。雖然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專門教育和培訓固然是企業教育的一個特色,但相對基礎教育來說,它又成為一種局限。企業不可能有充足的條件和專業師資力量來組織基礎教育,而且員工進入企業之后,要以生產和經營活動為主,也沒有足夠時間在企業內接受基礎教育。從這個意上來說,企業教育仍須以院校的基礎教育為前提,這就決定了企業與院校合作的必要性。
我國有著數量眾多的大專院校,這是極為寶貴的教育資源。大批有高學歷、高職稱的人才向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集中。在多年的學習探索和教學實踐中,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掌握了高深的理論知識。同時,很多高等院校與國家的專業科研基地合二為一,長年擔負重要的課題研究。這些院校不但為國家培養出了大批的優秀畢業生,而且也創造出很多科研成果。
即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專院校仍然常常因缺少資金和中試條件,致使科研成果無法與市場對接。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領先一時的科研成果因老化而淘汰,成為昨日黃花。這不但造成人、財、物的大量浪費,而且也嚴重挫傷了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同樣處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小規模生產企業因能力太差,無法自主研發,規模較大的企業對科技成果的需求也更為迫切。產學聯動,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對大專院校來說,都具有同樣的重要意義。
通過產學聯動,企業得到大專院校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支持,新產品的開發與生產,出現了投入少、產出快、效益高、風險低的局面。另一方面,大專院校的科研成果也獲得轉化空間,不僅解決了院校自身的科研經費不足的困難,而且企業因產品檔次的提高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企校雙贏,給國家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除了科研成果的轉化和企業效益的提高外,產學聯動還具有雙向的人才流動效應。大專院校將科研成果和科技、教育人才向企業輸出,同時也可以從企業引進管理經驗和管理人才。這種雙向的輸出和引進,使產業界與學術界優勢互補,構建起更能適應現代市場競爭的經營聯合體。
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是迅速提高產品科技含量的有效途徑。而產品科技含量的高低,往往體現出企業在市場上的生命力。多年來,威爾曼與多個重點大學的合作,雙方都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孫明杰說:“人無完人,企業的研發力量相對薄弱,而且學校在企業管理、市場營銷方面確有不足之處,我們的合作將充分發揮各自特有的優勢。”
位卑未敢忘憂國,天下事事事關心
談到威爾曼,我們不能不談原威爾曼集團的掌門人孫明杰先生,早年畢業于中國藥科大學,出任世界華人協會常務理事、威爾曼國際新藥開發中心集團董事長、中國醫藥網絡集團董事長、亞太醫學藥學會會長、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理事、中國藥科大學董事局副主席、優秀大學生研究生基金會主任等。他長期致力于醫藥科技理論的研究工作,上世紀80年代初就曾發表過很多醫藥專業論文,90年代轉入醫藥產品研究開發,并興辦實業,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解決了多項細菌耐性專業難題,其專利產品已創造年產值達二十多億元。
孫明杰先生是從教育中走出來的成功企業家,他深知教育、體制改革、經濟發展對國家和人民的重要性,常以“位卑未敢忘憂國”激勵自己,努力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為支援革命老區、革命根據地的經濟發展,威爾曼積極參與困境企業改革轉制,先后在瀏陽革命老區投資3,575億元建立威爾曼制藥有限公司,在麻城革命老區投資6000萬元建立現代化GMP湖北鳳凰白云山制藥廠,促進了革命老區的經濟繁榮和提高了當地就業環境。
孫明杰先生作為醫藥界知名的專家學者,不僅致力于醫藥科技理論的研究工作,而且也極為關注國家的經濟建設和改革,先后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廣州日報》、《羊城晚報》、《南方日報》、《大公報》、《香港文匯報》、《新華每日電訊》等報刊上發表過眾多建議文章,最早在中國醫療體制改革中提出了“公共衛生應急預案機制處理突發事件”的鑒言,發表了《加強國家公共衛生安全體系,促進醫藥行業健康發展》、《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必由之路》、《全面共享社會資源積極防治艾滋病》、《沖破舊框框大赦大治天下》、《大幅降低利率發展實體經濟》、《加大有效投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抓住金融危機良機加快中華騰飛》、《論中國農業體制改革》等針對我國醫療體制改革、國家宏觀經濟從緊政策調控放開、在通貨膨脹面前及時大幅降低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發展實體經濟、在百年經濟危機暴發之際抓住良機實現新農村城鎮化、重組世界經濟、加快中華騰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和鑒言,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農業體制改革、國家經濟建設、中華民族騰飛獻計獻策。
威爾曼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公益事業,除長期創立“貧困優秀大學生獎學金”和“貧困優秀研究生獎學金”外,還先后積極參與主辦了人民大會堂舉行的“關懷艾滋病患者捐助大會”,為艾滋病患者和孤兒籌款;在禽流感個案發生后倡議“禽流感預防捐助”;在非典時期積極參與“非典捐助”:在“5.12四川大地震”捐助藥品物資和資金……
古語云: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威爾曼科學發展,勇于創新,敢為人先,拼搏進取,將這句古語所蘊含的真諦詮釋得淋漓盡致,在為國為民的道路上,不斷追求卓越,超越過去,超越自己,與時俱進,為振興民族經濟、造福人類踏踏實實做出自己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