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郭為從柳傳志手中接過神州數碼的大旗時,神州數碼高級副總裁林揚形容郭為“表情很自信,心里卻很迷茫”。沒過多久,郭為就喊出了“再造一個不叫聯想的聯想”的口號,開始了舉步維艱的業務拓展。9年后,郭為用一連串漂亮的財報和獨立分拆的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向那些曾經質疑過分拆后的神州數碼以及他個人的人,向老聯想家族的成員們,勾勒出一個隱約可見的未來。
聯想分拆9年來,神州數碼一直在IT服務與分銷業務、軟件與硬件之間尷尬搖擺。神州數碼近日的分拆舉動,可能將為其帶來新的變化。2008年10月28日,蘇州創投及旗下華億基金擬注資5億元,與神州數碼共同成立神州數碼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神州信息”)。隨著將IT服務業務正式分拆,神州數碼向著IT服務的夢想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據悉,神州信息資產主體為神州數碼旗下IT服務集團所有信息技術服務業務,包括金融、集成服務、政府、電信和外包業務及相關資產、雇員和知識產權,投資人認可神州信息投資價值達16.5億元人民幣。
此次與神州數碼合作的兩家公司,背景也非同一般。蘇州創投是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直屬國有企業,注冊資本30億元,管理的資產和基金規模近80億元。華億基金(Infinity I-China Fund)是基于“中國一以色列”合作的全球私募基金,基金規模3.5億美元,主要投資來自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和以色列貼現銀行(IDB)。根據投資協議,投資方將采用4+1方式,先期投資4億元人民幣于新的合資公司,未來一年內投資方將有權追加1億元投資。神州數碼在新公司中仍為最大股東。
轉危為機
“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才能發現機遇,從中挖掘出堅挺的公司。”蘇州創投董事長兼總裁林向紅如此解釋他在此時大膽出手的原因。一方面,企業經歷經濟危機的考驗,增強了應對危機和處理危機的經驗;另一方面,在經濟低迷時期,創投可以發現更多好項目,企業的要價也會相對合理。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當華億基金合伙人Avishai Slivershatz引用了這句家喻戶曉的名言時,臺下一片會意的笑聲。他說道:“對于中國市場,我們一直沒有懷疑過。而現在,全球的注意力都隨著金融危機的到來而轉移到中國市場上了。我們相信,可以將以色列的資金和技術,與中國的制造能力和市場前景結合起來,共同創造價值。”
對于當前的金融危機,神州數碼董事會主席兼CEO郭為表達了樂觀的態度,神州數碼股價以及市值雖然受到影響,但中國獨特的經濟環境以及國內各行業大客戶不斷增加的IT需求,使得神州數碼所服務的中國市場成為這場經濟危機的避風港。“神州數碼有過2001年互聯網泡沫時的經驗,在信用管理、內部控制、現金流等方面已有不少防范措施。另外,現在各級政府都在加大信息系統建設的力度,這對IT服務企業的業務是非常有利的事情。”郭為說。
但不可否認的是,金融危機已經向IT企業擴散,很多公司選擇減少IT支出。神州信息執行董事兼CEO董其奇說:“整個中國金融業IT建設處于快速上升期,負面影響是有限的;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美國金融業大量裁員,首先裁的是IT員工,這就意味著在未來的3至5年內必須采用外包方式,這對神州數碼反而是一個機會,因為新成立的神州信息正好可以承接外包業務。”
郭為續稱,從未來IT服務的發展趨勢看,金融、政府、電信、制造業等四大行業仍將大約占據中國IT服務市場的70%。目前神州數碼公司在政府、金融和電信板塊的信息技術服務排名分別占到第一、第一和第四。其中,神州數碼約50%的收入來自電信業客戶,隨著電訊業重組,以及3G的投資,將會引發一系列產業鏈的發展機遇。
當然,更令郭為感到欣慰的,恐怕還是獨立對于神州數碼IT服務業今后發展的意義。他向媒體坦言,在神州數碼的老體制下,公司無法為企業和員工提供期權等激勵計劃和上升空間,神州信息的分拆將為神州數碼創造更適合IT服務體制的創新模式,今后神州信息將會拿出20%的股份用于公司高層和骨干員工的期權激勵制度。
從投入期到貢獻期
2001年神州數碼轉型之初,曾請來著名咨詢機構麥肯錫來分析。經過一年多的診斷,麥肯錫開出了三張“藥方”:一是通過電子商務改造分銷體系,成為供應鏈管理型企業,榜樣是英邁國際和香港利豐;二是讓渠道分銷前移,成為合同制造企業;三是供應鏈管理、軟件集成和網絡基礎設備“三箭齊發”,最后整合到IT服務大旗下。仔細斟酌后,郭為采納了第三張“藥方”。當時的郭為認為,“這是一條真正能夠實現神州數碼企業價值的道路,是兼顧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的最好方法。”
然而事實上,在老聯想分拆后的八年時間里,神州數碼始終在IT服務與分銷業務之間搖擺不定。例如,2004年初神州數碼將業務進行全新布局,把三個業務模塊并行發展,失去了原來“三級火箭”前后相繼的發展替代關系。脫胎于分銷業務的神州數碼,在分銷業務上一路飆升,連續9年雄霸國內IT分銷頭把交椅。數據顯示,神州數碼IT服務業務收入在2007~2008財年已高達46.23億港元,但在其352.44億港元的總收入中,只占據了13.12%,仍然無法與其海量的分銷業務相提并論。
在走過一段“彎路”之后,神州數碼似乎又要回歸原點。得益于多年的積累,神州數碼將在基地化開發、軟件產品化、產品支持與運維外包服務三個關鍵核心能力上不斷提升,其IT服務業務的盈利水平也在不斷提高。2008年8月神州數碼發布的2008~2009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期內神州數碼IT服務業務簽約額約15.25億港元,較上財年同期增長60.28%;IT服務業務盈利約2700萬港元——這是繼2007~2008財年首次實現扭虧為盈的歷史性突破后,該業務的再次盈利。郭為表示,神州數碼的IT服務業務已由前期的“戰略投入期”轉為“業務貢獻期”,并成為未來主要的盈利增長點。
根據神州數碼高層的規劃,新的合資公司成立后,神州數碼將從資本、產業發展的層面,通過產業整合等形式,進一步打通上下游企業的通道,影響和推動IT服務產業快速發展。郭為表示:“到2012年,神州數碼將完全轉型為IT服務供應商。”
“跨行業整合或將成為IT服務行業發展趨勢之一。”郭為表示,“市民卡”是神州數碼最新推出的跨行業信息整合解決方案,在一張和銀行卡類似的市民卡上,集合了身份識別、社保、醫保、民政、教育、公積金和小額支付等多種社會管理和服務功能。也就是說,一張卡就可以照顧到市民所有的生活細節。目前這一解決方案已經成熟,并和揚州等城市醞釀展開合作。
“市民卡實際體現了IT服務的跨行業整合需求。”董其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一站式”解決方案越來越為客戶所關注,類似的還有“網絡酒店”、“數字家庭”等解決方案。與蘇州創投的合作,一定意義上來說,為神州數碼信息公司完善IT服務產業鏈創造了有利條件。
逆勢擴張
巴菲特有句名言:“在悲觀時進入,在樂觀時退出。”變幻莫測的市場就是這樣,啟示人們要有逆向思維,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實際上,建立合資公司正是為并購而存在。郭為承認,“現在是并購的好時機,IT服務的增長很大部分需要并購來實現,僅僅依靠神州數碼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建立合資公司,可以有更好的融資機會并購。”
林向紅也認為,股市低迷的時候正是并購企業的好時機。“并購是神州信息下一步非常重要的課題,神州信息要掌握被并購企業的實際控制權,而不是僅從資本市場掌控股份。”對于神州數碼未來的整合對象,郭為透露,一方面要求并購對象在某子領域或者某個細分市場具有寡頭地位,利潤規模在1000萬以上;另一方面要求并購對象擁有很好的產品,因為神州數碼具有廣泛的客戶群體,并購對象的產品會加大神州數碼在客戶方面的競爭能力。
宏觀上看,經濟形勢對并購是好時機,但是微觀上看,真正有價值的公司并不便宜。事實上,隨著經濟形勢的一路低迷,環球股市大跌,神州數碼也不可能置身事外。想要在金融風暴中掘金,可能還要再深思熟慮。就連郭為自己也承認,“在資本市場,神州數碼不可能不受影響,上市公司資本價值下跌,影響到了海外融資。”
雖然金融風暴為企業的計劃帶來一些變數,但郭為仍對神州信息充滿信心:“如果合資公司發展順利,我們計劃將在3年內在A股上市。”郭為稱,按照原定計劃,神州信息的成長率不會低于50%。
業內人士分析,對于持有重金的神州信息而言,3年內上市也許并不是什么難事,但想要保持50%的增長速度,并不是容易做到的。因為目前國內的IT服務市場尚處于發展的初步階段,客戶在接受和理解服務模式、服務標準等各方面還有待培育。與此同時,市場分布相對分散,集中度不高,也導致了市場整體形態向上演變的艱難。
據IDC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軟件及IT服務產業規模占整個IT產業的比重僅為25.8%,與全球平均的61.3%相差甚遠。中國的IT服務市場什么時候成熟,何時才能把真金白銀送到廠商和投資人手里,多數人都心存疑慮。神州信息的獨立之路,會不會為這一產業帶來變數,還有待時間的驗證。但是距離如何追上自己的老兄弟聯想,神州數碼的機會并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