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如何評價當下的市場情況?
克:在過去的70年中,藝術市場的確進入了個嶄新的階段。其中架上繪畫和雕塑是推動市場發展的核心,這一部分在這個階段中行情發展很快。如果以藝術品的創作時間而論,則當代藝術是這一波升浪中的最集中表現,當代藝術的價格上升很快,在市場中的位置也變得越來越重要。金融危機發生后,藝術市場行情掉頭向下,這一點也是非常清楚的。但是經濟面對于藝術市場的影響最長的要18個月左右。因此全球藝術市場轉弱的趨勢已經明晰,但是從目前的情況而言藝術市場的形勢要比糟糕的經濟面要好。
藝:你對藝術市場的短期趨勢如何評價?
克:過去幾年投資性的錢進入藝術品市場很多,當然還有更短期的投機行為。這些都會造成市場的調整,如果沒有金融危機也會進人調整期的。但是我個人認為目前的大幅調整階段已經到位了,但整個調整的過程還需時日,而重要藝術家的市場價格也已經趨穩。
藝:如何正確看待藝術投資?
克:藝術品的獲利周期可能長達30-40年,但是我們現在往往忽視了這個事實。人們或許會找出像薩奇這樣的例子,但是我們不能迷信這樣的做法。在我看來薩奇的運作方式就是資本運作,他自己也不避諱這一點。這種做法在前一階段對市場影響很大,但大多數人并不是薩奇,因為薩奇的模式你是學不會的,同時也是危險的。
藝: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中如果是你會如何操作?
克: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中堅定持有不失為一種策略,因為劇烈的下跌已經過去了,但是目前往往是最殘酷的時間,因為金融危機會逼迫人在這個時間賣出他們手中的藏品,而現在的價格又是一個非常低的位置。因此很多人總是會在這個時間受到極大的傷害。因此我相信現在拋售的人是受損失最大的人。拍賣市場會有很長的低迷期,因為它們缺乏很好的作品,精品不流入拍賣市場的話,這個市場就會死氣沉沉。這個時間當然是一個好的買八時機,但買人的渠道當然不在拍賣行,而是在博覽會或畫廊,因為這里有相對好的議價基礎,還有這個時候這些機構都會進一步開拓新的資源。
藝:你是如何看待目前中國當代藝術價格的?
克:中國當代藝術前一階段增長非常快,增長過快的原因在于西方買家看到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事實,所以他們在藝術品市場中開始了一些投資或投機。中國當代藝術有好的作品,這些作品即便出現市場變化,但從長線角度來看問題不大。但是我認為那些為西方定制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會有很大的問題,在我看來這些作品如同為了出口貿易的“商品”,沒有任何價值,這部分會有很大的問題。相同的情況在印度也發生了。
藝:如何看待中國當代藝術的短期預期?
克:中國當代藝術精品的價格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后仍會回歸到合理地位,而那些“貿易化”的作品將被市場無情拋棄。中國的藝術市場我是看好的,中國將在10年內發展成為全球非常重要的藝術市場之一,它的重要性將遠遠高于印度,因此中國的未來地位會加強而不是被消弱。
藝:香港、北京、上海這幾個城市,誰會成為未來的中心呢?
克:30年內全球市場將會形成多個交易中心,這就是全球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在我看來具有可能性的有紐約、倫敦、巴黎、香港、迪拜等。中國內地城市由于受到政策影響,相對會局限于國內藝術品的交易,這也不影響像北京成為亞洲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而香港更有可能成為全球性的藝術品交易中心,因為香港政策自由、服務系統優越還有關稅較低,這些都是形成國際交易中心的必備條件。
藝:你不認為迪拜會是下一個泡沫嗎?
克:迪拜代表了中東的市場,這里的購買力有著獨特的傳統,有新的市場興趣點,這些是其它地區所沒有的。我認為迪拜有可能成為新的交易中心,不是說那里會出現獨立的市場,所以迪拜為代表的中東的未來不是泡沫,是有明確的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