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名字在今天猶如太陽一樣閃耀在人類成功的殿堂,但是,有誰知道,他們在成功之前,是怎么度過那些黑暗中的時光?
以《百年孤獨》享譽世界的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年輕時供職于一家報社,因為撰寫了一篇揭露海軍走私的新聞引火燒身,不得不狼狽逃竄,亡命巴黎。
他窮困落魄,舉目無親,在巴黎拉丁區的貧民窟里游蕩。他沒有工作,一人不識,一文不名,更糟糕的是他不懂法語。他白天到街道上和巷子里揀一些空酒瓶或舊報紙,以換取少量的食物充饑。夜晚就住宿在一家名字為弗蘭德的旅館里。他沒有錢支付旅館的押金,旅館的老板拉克魯瓦夫婦,就給他找了一個樓梯下面剛剛放下一張床的儲藏室,讓他暫時居住。拉克魯瓦夫婦是一對很善良的人,他們知道馬爾克斯根本交不上房錢,任由他徒托空言、賴著不走。而且,這對夫婦每當看到馬爾克斯出去轉了半天卻空手而歸的時候,總是會拿一個面包給他。
但是,拉克魯瓦夫婦怎么也不會想到,這個落魄至極,窮困得連吃飯睡覺都解決不了的流浪漢,在他們免費提供的樓梯間里,正思索著偉大的巨著《百年孤獨》。
1967年,馬爾克斯在巴黎的流浪歲月里,完成了他的《百年孤獨》。他因此而一夜成名。
一天,身處巴黎五星級賓館的馬爾克斯突然想起了拉克魯瓦夫婦。他決定去償還欠人家幾年的房錢。當馬爾克斯突然出現在拉丁區的弗蘭德旅館的時候,拉克魯瓦夫婦一臉茫然,怎么也無法將眼前這位西裝革履、彬彬有禮的紳士同曾經居住在樓梯間的流浪漢聯系起來。馬爾克斯費了一番工夫,才讓這對善良的夫婦相信了自己,并收下了他的欠款。
幾乎無法讓人相信,就是在這樣一個郵票大小的地方,誕生了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福克納!這是美國南部密西西比州一個極為普通的小鎮,叫奧克斯福。
如果去小鎮拜訪福克納,你現在自然會得到巨大的禮遇。小鎮上的任何一個人都會自動當導游引導你走向柏樹林,告訴你福克納是二十世紀美國最偉大的作家,并不厭其煩地給你講述著福克納的趣事。但是,在福克納成名以前可不是這樣的。當他的小說《圣殿》出版以后,小說風靡了美國,可是小鎮上的人還不知道他已經成了作家。一位從紐約遠道而來采訪的記者,為了表示自己對作家的尊敬,特意去小鎮的理發店修整頭發。他發現理發師也姓福克納,就問理發師和威廉·福克納是什么關系。結果,理發師感覺是很丟臉的事情,就說,那個游手好閑的二流子,是我不爭氣的侄子!
小鎮上的人們這樣認為福克納是有原因的,在成為一個作家以前,福克納所做的很多事情的確有些匪夷所思。他最早在附近的大學郵局里找到了一個分發信件的工作,結果他對于偷拆信件很感興趣,每天偷拆很多信件,閱讀后就扔進廢紙簍里。人們自然很快就發現了,他就被開除了,也因此在小鎮上名譽掃地。他開始琢磨應該怎樣才能恢復名譽出人頭地。他發現去當兵是條好路子。如果混個將軍就什么名譽都有了。但是,因為他個子太矮體檢時就被刷掉了。這個時候,他對于當將軍已經鬼迷心竅,就私自跑到加拿大,沒有多久就拄個拐杖回來,說自己在那里加入了英國皇家空軍,在戰斗中從飛機上掉下來摔傷了腿而成了英雄。盡管小鎮上的人沒有一個人相信他的鬼話,但是他依然每天拄著拐杖在街上招搖過市。后來,他感覺這樣假裝瘸子充當英雄實在沒有什么意思,就扔掉了拐杖又開始在奧克斯福健步如飛起來。
不甘平庸的福克納最終走向了安靜,走向了思考。他的身影從酒吧里消失了,從游手好閑的人群里消失了,從奧克斯福的廣場上消失了。他回到了密林深處的家園里。他叼著煙斗,白天在密林的小徑里徘徊,夜晚就仰望璀璨的星空,同時如饑似渴地閱讀著那些優秀的著作。他從此很少走出柏樹林,很少走出那棟小木樓。在此后的時間里,他在這里創作了大量反映美國南方白人、黑人、印地安人生活命運的小說,嫻熟地運用意識流和象征手法。開創了美國鄉土小說的先河,他的作品直到現在依然被西方文壇視為現代經典。
在世界上被稱為騎士的作家。毫無疑問是西班牙的塞萬提斯!
1605年《堂吉訶德》第一部在西班牙出版,立即風行全國,一年內竟再版了六次。小說的風靡為作者塞萬提斯贏得了不朽的榮譽。但是,就是這樣一部偉大的傳世文學巨著,卻是作者被關在監獄里服苦役的時候完成的,這個時候他已經快60歲了。
這樣一位杰出的作家,卻僅僅讀過中學,他的知識幾乎都是在艱難困苦的生活狀態下,依靠艱苦的自學得來的。
塞萬提斯出生于一個貧困之家,父親是一個跑江湖的外科醫生。因為生活艱難,塞萬提斯和他的七個兄弟姊妹跟隨父親到處東奔西跑,直到1566年才定居馬德里。顛沛流離的童年生活,使他僅受過中學教育。他的父親雖然是一個貧窮的游方郎中,但醫術卻很精湛。這位常年走南闖北的醫生閱歷非常豐富,深深體驗到知識對一個人的重要,因此在給一些有藏書的富人看病時,都要借許多書帶回家給兒子看。在少年時代就十分聰慧的塞萬提斯讀書之快,常讓他的父親大感驚訝,為了能讓兒子讀到更多的書,他再去給那些有書人家看病時就把兒子帶上,他在屋里給人家看病,讓兒子在門外看人家的書。塞萬提斯十三四歲時,就以讀書最多而聞名于他們那個小城鎮。大量的讀書使塞萬提斯有了創作的沖動和靈感,他慢慢開始學習寫作詩歌。不久他寫的詩歌就在他們那個小城鎮里到處流傳,以至于他的父親獨自一人去給人家看病時,人家就會問他:“啊,我們的詩人呢?”
塞萬提斯十分愛好文學,在生活窘迫的時候,賣文是他養活妻兒老小的唯一途徑。他用文學語言給一個又一個商人、一種又一種商品做廣告。他寫過連他自己也記不清數目的抒情詩、諷刺詩,但大多沒有引起多大反響。他亦曾應劇院邀請寫過三四十個劇本,但上映后并未取得預想的成功。1585年他出版了田園牧歌體小說《伽拉泰亞》(第一部),雖然作者自己很滿意,但也未引起文壇的注意。他終日為生活奔忙,一面著書一面在政府里當小職員,曾干過軍需官、稅吏,接觸過農村生活,也曾被派到美洲。他不止一次被捕下獄,原因是不能繳上稅款,也有的是遭受無妄之災。在監獄里,塞萬提斯廣泛地了解到社會下層人們的生活,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們。而這些經歷,成為他創作《堂吉訶德》的不竭的源泉。
我們所熟知的偉大的法國作家巴爾扎克,他給我們留下了輝煌無比的藝術寶庫《人間喜劇》,但是他一生都是在躲避債主的惶恐中度過,終日躲在一間破舊的小閣樓里寫作,著作出版了,出版社給的稿費馬上就被債主領走了,如果哪一天能有一口熱飯,有濃濃的咖啡,那對他來說就是非常奢侈的生活了。
偉大的荷蘭畫家梵高更加可憐,他終生只賣出了一張畫,能有一點錢買一塊黑面包和劣質煙草就已經滿足了。他在他居住的小鎮上是瘋子的代名詞,每天向著太陽的方向奔跑,而后就在那間因交不起電費而被停了電的屋子里畫他心中的圣潔與光明,我們因而有了光芒萬丈的不朽之作《向日葵》。
還有偉大的卡夫卡,他一生也沒有擺脫過工傷保險公司小職員的卑微地位。而偉大的科學家和思想家伽利略,是在羅馬的監獄里完成他的偉大著作《關于兩門新科學的對話及數學表述》的。
在人類那些所有稱得上偉大級別的人物當中,他們在有生之年的命運似乎都驚人的相似。生活窘困,潦倒流浪。仰望著這些飽受生活屈辱卻又登上了人類思想和藝術頂峰的人們,我相信這樣一句話:上帝在給了你智慧的同時,也給了你磨難,而只有在磨難中,智慧才能夠煥發出璀璨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