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消息,小靈通即將在三年內清網,為3G頻段讓路。
科技產品的更新換代是正常不過的事。小靈通在誕生之時就有技術上的先天缺陷,本身就在業界一直飽受爭議。但是全國小靈通用戶有7000萬,這些人自有使用小靈通的理由。小靈通便宜輕巧,輻射也低,這些優點對很多人,尤其是低端人群,有健康隱患的人,或者老人,非常重要。
新聞透露,小靈通的退出,是為了不干擾3G頻段,簡單地說,是低端為高端讓路,這是技術上的說法,市場不存在低端為高端讓路一說,但假如低端市場的利潤遠低于高端市場,那么運營商就會放棄低端,或者,將低端市場拉高。
正如前所說,小靈通退出是技術問題,但小靈通退出以后,市場如何等價填補卻不是技術問題。老百姓不應當為技術的更新換代,或者運營商的宏觀運作買單,那么,有沒有對現有小靈通用戶的合理補償辦法?手機資費會不會下調或有一部分下調到更合理的段位?有沒有合適的替代產品出現?如此諸多問題,可不是技術問題,也沒有操作難度,反而順乎市場規律,問題只在于,一個壟斷領域有沒有誠意去做這些事?如果這些事情不能實現,那么只能說這個領域需要更多的市場化色彩。
人們常把市場比做蛋糕,假如這個蛋糕只有一兩個人分享,那么,誰都愿意吃那最美味的一塊,而把邊角余料棄之一旁。這恐怕才是問題的核心。
(摘自《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