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前景
進口零食、進口休閑食品專賣店是近兩年國內的新興行業,進口食品以口味新奇、包裝精美、口感好的優點,贏得了國人的認可,零食族隊伍在不斷擴大,吃零食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一種時尚潮流,因此,零食專賣店越來越炙手可熱。然而,由于流通渠道匱乏,目前,大部分中國消費者至今仍與進口食品無緣!國內進口食品銷售的渠道僅僅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型城市KA國際超市(如沃爾瑪、麥德龍),可以說,至今中國內地沒有一家形成規模的進口食品專賣銷售的品牌企業,即便如此,近5年來,中國進口食品市場總額年平均增長率仍高達15%。
市場現狀
行業現狀:安得利、西諾迪斯、北京太子行……只要了解進口食品經銷商的一定對這些名字并不陌生。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年銷售額過億元的進口食品經銷商不超過30家,3000萬元的進口食品經銷商則有150左右。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將進口食品作為每日消費的一部分,而做進口食品生意的也越來越多,有的進口食品經銷商的確獲取了很好的收益。據記者了解,今年6月份,法國洛希爾銀行還出資數千萬元入股在中國從事進口食品經銷業務的法商獨資企業西諾迪斯食品(上海)有限公司。
但并非所有的進口食品經銷商都有這么好運,在經銷進口食品這一行里,無法各個都成為“飽肚漢”。
安得利(北京)食品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年銷售額近2億元、市場覆蓋20個城市的進口食品經銷商,其總經理丁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卻依然感嘆市場的壓力巨大。他透露,中國進口食品經銷商中能夠獲得盈利的企業不過10%,而當下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全球經濟運行也出現衰退現象,在這種經濟形勢下,進口食品在中國市場的命運將如何,經銷商是否會遭遇“冬天”,這都很難說。
另一方面,隨著進口食品在省城的悄然流行,大型超市、百貨商場紛紛開設進口食品專賣區,街巷間也冒出不少進口食品專賣店,但是一些包裝華麗的“進口食品”并非真正的進口食品。
投資模式現狀:就商業結論而言,成為成功連鎖加盟店母體的標準是:自有店鋪超過十間以上,并且整體達到贏利標準,且凈利率高于銷售收入的10%為獲利底線,自有店鋪的知名度已經得到所在地的高度認知。在這一基礎上,母體則有能力拓展加盟連鎖店,將自身的成功盈利模式通過有償商業行為拓展至他人取得成功。
然而,在這樣一個標準中,我們看到的結果是:國內許多連鎖加盟的母體在并未達標,甚至沒有母體店的基礎上盲目拓展加盟連鎖店,以賺取加盟金,或者以免費加盟為誘餌,以收取保證金為本質目的、占用他人資源而獲利。這將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加盟店的成功率低于20%,反之,80%的加盟店處于虧損乃至倒閉的邊緣,而其中20%成功加盟店主的成功并非來自于母體成功經驗的復制,而完全依靠個人的努力達到。
據不完全資料統計,在休閑食品零售加盟店體系中,若每十萬元為一個加盟投資單位計算,加盟店發展商的母體每拓展十間連鎖店,便有八間最終倒閉,如此產生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17萬元。這樣的結論是:加盟商寧可犧牲加盟者117萬的經濟損失來換取其6-8萬不等的加盟費。鑒于此,我們更鼓勵獨立創業精神,不可以盲目輕信于加盟之約。
但如果選擇了一個好的加盟母體,最明顯的優勢是,如果是初次經營便可減去在進貨渠道、品牌經營模式等方面的顧慮,少走很多彎路。
投資建議
針對上述情況,業內人士分析,鑒于進口食品與普通國產食品面對的是不同的消費群體等原因,要經營進口食品店,首先要做好市場調查,之后再謹慎入市。本地居民的消費水平如何?預期客戶能有多少?這隊伍會不會擴大等等?先弄清楚這些問題,再有的放矢地投資。其次,在開店選址的布局上要多花些心思,如最好選擇臨近高檔消費場所、高檔百貨、星級賓館與高級商務區、高校等地段。另外,在具體經營時,要選擇好符合當地人口味及消費習慣的產品,尤其要注意,所選產品類別應盡量“錯位”于相鄰進口食品店的經營種類。
選擇好的經營模式或者進貨渠道是事業成功的一半。投資者要了解到,進口食品入國門需經層層審批、重重檢驗,才能擺上國內貨架。繁瑣的進貨手續是開一家進口食品專賣店最主要的風險。正因如此,目前代理外國食品的國內公司較少,如在國外大受歡迎的“哈里·波特”糖果。進口食品專賣店的貨源一般只有大型食品公司才能供貨。
風險提示
一般情況下,經營一家進口零售店需要投入20余萬元,除了店鋪租金和裝修占的比例比較大外,進貨也需要大部分資金投入。而據一些進口食品店的經營者介紹,進口零食價格雖然比國貨高,但它的利潤空間并不大。除了店鋪租金的投入外,其他經營成本也比一般的零售店要高,特別是在進貨渠道上,需要花不少的資金用于尋找到好的代理商。另外,進貨的眼光也非常重要,因為食品的保存期有限,如果進貨多賣不了,就只能虧本。
而且,由于進口食品有相對固定的客戶群,相對來講普通市民消費者少些,這也使得一些經營進口食品的店鋪經營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