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店將覆蓋75%鄉鎮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召開的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表示,2009年將加快農村流通網絡建設,以日用品和農產品流通網絡為重點,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爭取到“十一五”末再建設改造25萬家農家店和3000個區域性配送中心,覆蓋75%的鄉鎮、50%的行政村,配送率達50%以上。
目前,“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累計建設和改造農家店26萬家,覆蓋了49%的鄉鎮和33%的行政村;與中國郵政、中國移動開展合作,繼續拓展“萬村千鄉”市場網絡的功能;加大對農家店物流配送體系的支持力度,今年春耕期間農資配送率達70%以上。“雙百市場工程”累計新建和改造項目703個,涵蓋了蔬菜、水果、肉類、水產等大型鮮活農產品批發市場和流通企業。在安徽等省開展的“農超對接”試點,取得了初步經驗。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
三部門五措施穩就業局勢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出《關于采取積極措施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局勢的通知》,提出五條重要措施:
一、允許困難企業在一定期限內緩繳社會保險費。緩繳執行期為2009年之內,緩繳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經核準緩繳期間,企業和職工繳費年限連續計算,職工應享受的各項社會保險待遇不受影響。
二、階段性降低四項社會保險費率。統籌地區在確保參保人員社會保險待遇水平不降低、基金不出現缺口的前提下,可在2009年之內適當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費率,期限最長不超過12個月。同時要求各地不得擅自降低養老保險費率。
三、使用失業保險基金幫助困難企業穩定就業崗位。失業保險基金結余較多的統籌地區,在確保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按時足額支付失業保險待遇的前提下,可開展擴大失業保險基金使用范圍試點,使用失業保險基金支付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補貼執行期為2009年之內,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
四、鼓勵困難企業通過開展職工在崗培訓等方式穩定職工隊伍。
五、妥善解決困難企業支付經濟補償問題。同時要求各地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積極支持困難企業。
促進輕紡業發展的六項政策
國家出臺了促進輕紡工業健康發展的6項政策措施。
一、擴大國內需求,在全國推廣“家電下鄉”,對農民購買家電實行財政補貼,加大對地震災區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支持力度,拉動消費帶動生產。
二、增加各級財政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規模,支持市場前景好、帶動就業明顯、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輕紡項目,加大對信用擔保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
三、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緩解成本壓力。繼續適當提高紡織品、服裝和部分輕工產品出口退稅率,清理和取消涉及輕紡企業的各種不合理收費。
四、積極擴大出口,鞏固和開拓國際市場。充分利用中央外貿發展基金扶持輕紡企業開展營銷、研發和并購活動。
五、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積極支持金融機構擴大信貸資金投放,簡化審批流程,開辟信貸“綠色通道”,推進融資產品創新,推廣和發展出口信用保險等業務,鼓勵和支持信用擔保機構發展,切實解決輕紡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六、加大輕紡工業技術改造力度,推動產業升級。企業要加強技術研發及成果產業化應用和品牌建設,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安排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輕紡等重點行業開展專項技術改造。
河南省出臺幫扶農民工
就業創業政策
由于受到金融危機和經濟形勢變化的影響,沿海等一些出口外向型企業停產或倒閉,導致大部分農民工提前返鄉,河南省出臺系列幫扶農民工政策。
返鄉農民工數量每周上報,免費給農民工提供職介,并鼓勵返鄉農民創辦二、三產企業。
省勞動廳要求各地加強與同級財政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大財政投入,將有培訓意愿的返鄉農民工全部納入“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劃”實施范圍。
將返鄉農民工納入創業政策扶持范圍,在稅費減免、金融信貸、政策扶持、創業服務等方面予以支持。對有創業意愿的返鄉農民工免費開展創業培訓,加快農民工回鄉創業園區建設,鼓勵支持返鄉農民工創辦各類企業,集中經營,聚集發展。
政府將加大稅費減免、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等各項扶持政策的落實力度,鼓勵企業招用返鄉農民工。
國家“免、減、補”三招促進創業
國家出臺扣減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免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擴大小額擔保貸款范圍、提高額度加大貼息力度、提供免費公共就業服務、補貼職業培訓技能鑒定等“免、減、補”政策,促進創業發展。
為了鼓勵創業和擴大就業,國家實行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如對下崗失業人員創業,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扣減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等。根據《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今后還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擴大范圍。
凡從事個體經營的,自其在工商登記注冊日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