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套以鄭板橋為主角的電視連續劇,很受歡迎。不過,當中很多是根據野史,不足采信。可以采信的,是鄭板橋的名言,除了“難得糊涂”之外,還有四個字:“吃虧是福。”
很多人都不認同“吃虧是福”。一遇“吃虧”即刻想從中占“便宜”。
美女遇俊男,因情生而交往,一旦俊男或美女中,有一方提分手,另一方第一個反應是不要吃虧,趕緊提出要討回贈送禮物,或索求金錢賠償。甚至不排除鬧上法庭,撕破臉皮,淪為笑柄。
鄭板橋在最失意的時候,離開官場,從揚州回到興化途中,看到竟然有人賣他的書畫。
這些書畫,全是仿冒的。常人見了,恐怕都會怒火中燒。鄭板橋一點也不動怒,他心平氣靜告訴對方,自己就是鄭板橋,而且贊揚對方,仿冒幾可亂真。最后,勉勵對方:“只要另辟途徑,不模仿,說不定有那么一天,會超越鄭板橋呢!”
這是何等胸襟?
鄭板橋明明是吃虧,能坦然面對,肯定能獲得心安,心安已是福,何必再求什么福報?
明朝有一個洪自誠,曾這樣說:“世事如棋,讓一著不為虧我。心田似海,納百川方見容人。”鄭板橋就是能“讓一著”和“納百川”的人,兩千多年前的老子,也說過很有名的兩句話,那是:“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
鄭板橋的“吃虧是福”,和老子的思想,同出一轍。
(摘自《光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