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打工仔,16歲外出闖蕩,睡過街頭,揀過垃圾,挨過打,賣過血,挖過馬路,扛過水泥,最后終于闖出一片天地,成為資產超千萬的房地產開發商。不久前被南方某大城市評為有突出貢獻的外來打工者。
當一位曾與他一起的打工兄弟流露出羨慕之意時,他說,你認為我富了,是嗎?這真是個錯覺。其實,我最富的時候是十年前,那時我在廣州打工,干了一年,最后領到了150元工錢,就是這150元工錢,我給我母親買了一包廣式點心,給我妻子買了一條真絲褲子。回到家,我口袋里雖然空無一文,但是一家人感到是富有。現在我雖然什么都有了,但卻再也找不到原來那種富有的感覺了。
什么是富有?有時我們認為富有就是有錢,最富的時候就是錢最多的時候。假如僅從數字而論,這也許是千真萬確的真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最富有的時候卻不在錢最多的時候。
某國有一位億萬富翁,冒名捐款25年,總額達2億7千萬美元。去年一家慈善機構在第十次接到他的捐款的時候,終于忍不住找到了他。
名聲出去了以后,記者蜂擁而至,當被問及你都是在什么情況下捐款時,他答:“感到最富有的時候!”
“那么,何時是你最富有的時候?”記者又問。 “在我想捐款的時候!”他答。
金錢代表著富有,然而擁有無數金錢的人不一定是最富有的人。同理,最富有的時候,不一定是錢最多的時候。因此,無論窮人還是富人只要有一顆樸素的愛心都會有最富的時候。
(摘自《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