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主要是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所造成。一旦硬化的程度加重、血流受阻礙將引發多種疾病。例如腦動脈的血管受阻會引發中風;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受阻會引發心肌梗死。
受阻的心肌無法接受到氧氣和養分,將發生缺氧導致心肌壞死。心肌壞死時會出現胸痛、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甚至心臟衰竭或休克等急癥,最后導致死亡。
年紀大,抽煙,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以及有家族遺傳病史等危險因素者,如遇到劇烈運動、搬重物、天氣冷、飽餐后或情緒上的起伏等情況易引發心肌梗死。其中,抽煙、高血壓、血脂異常被公認是導致心肌梗死的3大“殺手”,此外,肥胖、生活緊張、運動過量,也是導致發病的原因。
大多數心肌梗死的人,在發病前幾天或前幾周會出現身體不適,如無力感、胸部不舒服、心悸、煩躁或心絞痛等現象。急性發作期則會出現強烈的胸痛、呼吸困難等。胸痛會波及到左肩、頸部、下顎或后背部等,有痛到“快死了”的感覺。這種疼痛是突然的,持續時間約15~30分鐘或更久,無法以休息來疏解。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心肌梗死患者平時并無任何癥狀,而在激烈運動中、寒冷的天氣或過度勞累之后突然發病。這種情形很容易被一般人們所輕忽,認為自己平常很健康無所謂,結果一發作后果就極為嚴重。
運動之所以能預防心肌梗死,主要是運動能使冠狀動脈的血管變粗,口徑變大,變得更有彈性,即使血管壁內出現了一些粥樣斑塊,由于血管口徑大,發生梗死的可能性也會降低。
運動能抑制血栓的形成。經常運動的人不但冠狀動脈較粗,且有較多的側枝血管參與循環,能提高血液和氧氣的運送能力,使血栓的形成受到抑制,發生心肌梗死的危險性大大降低,因此可達到預防心肌梗死的效果。
增加運動量的方法很多,而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走路。研究發現,每天走6000步對健康有相當大的幫助,走1萬步的人其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較高,可防止動脈硬化。其它如慢跑、游泳、騎腳踏車等都是很好的預防心肌梗死的運動。
有血管硬化的人要避免做閉氣用力的運動,例如交互蹲跳、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吊單杠及舉啞鈴、提重物等重量訓練,這些運動會使血壓急速上升,從而引發心肌梗死。
如果運動時出現呼吸困難、胸悶、胸痛、臉色蒼白、流汗過多時,必須立刻停止,迅速就醫。
人上了年紀血管都會慢慢硬化。勞心又缺乏運動的人,尤其是上班族,是心肌梗死的高危險群。預防動脈硬化應避免攝取過多的高膽固醇食物,勿抽煙,多運動等,而這些方法都可以從改善日常的生活習慣做起,預防心肌梗死不是一件難事。
最后,請記住這句話:“寧可讓汗水流出,也不要讓肚子凸出。”為了“不讓肚子凸出”,“請多運動”,這樣,血管就不會阻塞。
(作者為浙江省上虞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