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2日,農歷十一月初三,哈圖布呼鎮浩特浩爾村的張素英老人身穿紅色唐裝,帶著滿臉喜悅,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在數十位兒孫和一百多位鄉親的祝福聲中,高高興興地度過了她的百歲生日。
新疆是國際醫學界公認的世界五大長壽地區之一,但張素英老人原籍卻是四川南充。老人1976年來到新疆,現有4個兒子、5個兒媳及女兒女婿健在,有孫子輩31人,曾孫輩24人,玄孫輩3人,大兒媳今年已80歲,長孫56歲,一家五代同堂。
當我們看到老人時,她身體很健朗,面容略顯清瘦,頭上還有不少黑發,精神也很健旺。尤為難得的是,老人聽力、視力都不錯,頭腦清晰,聊天、看書、外出活動都不受影響。老人自豪地說,她從來沒有生過大病,偶爾感冒一次,吃幾片藥就好了。
我們了解到,老人長壽主要有這幾方面的原因:
家庭幸福改革開放以來,兒孫們的日子都越過越好,孫輩和曾孫輩中上過大學和正在上大學的已有十多人,不管是當干部的、做教師的、務農的,家家戶戶都過得紅紅火火、和和美美。
喜歡活動不管是春夏秋冬,老人都喜歡到戶外去走一走、看一看,或者和鄉親們聊聊天。前幾年到了農忙時節,她還不顧家人勸阻,幫家里人燒水做飯?,F在百歲高齡了,她還和孩子們爭著做一些家務活兒,把房間收拾得干干凈凈。
注重生活品質兒女們說,老人喜歡整潔,盡管已是百歲高齡,還時常自己洗澡,每天都要梳幾次頭,身上的衣服總是干干凈凈的;老人飯量不大,不喜歡油葷,愛吃新鮮蔬菜、豆腐之類,每天吃一些雞蛋、酸奶和其它營養品;每天早睡早起,中午休息一會兒,生活很有規律。
樂善好施老人說,1998年長江洪災后,村里的廣播播出了為災民捐款的通知,她不等村干部來收款,當即把捐款送到村辦公室,過了幾天,家里人才從村干部口中知道這件事;遇到有困難的人,她也總是樂于接濟。從老人的言談中可以看出,她以幫助別人而感到快樂。
此外,老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看書和關注時事。她出身大戶人家,讀過私塾,據說還在原民盟中央主席張瀾先生在老家南充辦學時兼任校長的南充端明女子中學上過學,養成了喜歡閱讀的習慣,近年來,她還看過《三國演義》、《紅巖》等文學作品。此外,老人還愛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這些電視節目。通過閱讀陶冶性情、娛樂身心、健腦益智,通過關注時事而使思維與時代合拍,這應該也是張素英老人長壽和百歲高齡而頭腦清晰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今,百歲壽星張素英老人正在和諧美滿的環境里安享著自己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