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澳大利亞旅游,在悉尼博物館里看到一件作品,讓我久久端詳、流連忘返。
它的結構很簡單,只是由兩個顯示屏組成,這兩個顯示屏面對面上下擺放著,中間留著不到一尺距離,你要看清顯示屏上的畫面,必須彎下頭側過臉才能看到。在上方的顯示屏上是一個瀕臨死亡的老婦人的臉,這是一張無欲無求的臉,在她的臉上,生命的痕跡正悄悄逝去,她微微張著嘴,混濁的雙眼無神地盯著前方。在下方的顯示屏上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的臉,她稚嫩的臉透著生命的晨曦,睜著一雙清澈明亮的大眼,茫然地望著前方。漸漸地下方顯示屏上的嬰兒變成了一個小女孩天真無邪的笑臉,生命在她的臉上綻放出絢麗的色彩……我想看到上方顯示屏畫面的變化,但始終是那張生命盡頭的老婦的臉,然而,她的眼神總是與嬰兒的、女孩的眼神對接著,似乎在交流、互訴著什么。
這是一個生命的對接,一個將逝去的生命,與一個新生的生命的一次交接,沒有語言,卻讓你感受到無盡的人生真諦。當一個生命降臨時,她是如此單純干凈,沒人知道她將要面臨什么,沒人知道她的一生如何書寫,而她卻頑強地來到這個世界,經歷屬于她的一切,它讓你感到生命的力量,和它無窮的奧秘。當她變成老婦人將要告別這個世界的時候,她已經明白了生命的含義,無論她后不后悔,她都將和生命作個了斷。
這也是一個生命的對話,老婦人那微微張著的嘴似乎在對新生兒說些什么。她一定會告訴她,享受生命給予的一切,好的壞的,不要去埋怨,不要去責怪,盡情地去體會生命的意義……
這也像是一個生命的延續,老婦人即將離去,而另一個新生命卻在誕生,生命就是這樣綿延不斷。老人那微張的嘴,那無神的眼,都像在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
我一遍一遍地解讀著這件作品,產生許多鏈接。最讓我難忘的不是那可愛的孩子笑臉,卻是那張飽經風霜的老人的臉,上面寫著的東西太多太多,在她即將離開生命的時候,所有的東西對她已不再重要,這是生命給予她的一切,現在她要把這些都還給生命。也許只有這個時候,人們才會意識到,人世間名利是多么微不足道。
(摘自《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