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腹瀉的家庭護理
老年人消化功能減弱,抵抗力降低,夏秋季容易患腸道疾病引起腹瀉,如急性腸炎、急性菌痢等。傳統(tǒng)觀點認為,腹瀉時腸黏膜充血、水腫甚至潰爛,應當讓腸道“空一空”,休息1~2天,這時禁食可減輕胃腸負擔。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因為人在腹瀉時,會丟失大量水分和無機鹽,禁食會導致人體能量不足,為了維持能量平衡,就需要分解身體里儲存的肝糖原、脂肪、蛋白質來維持血糖濃度。老年人營養(yǎng)不良比較普遍。臨床統(tǒng)計資料表明,60歲以上的老人中,20%左右的人患有營養(yǎng)不良;70歲以上的老人中,約有4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貧血。營養(yǎng)不良的人沒有足夠的糖、蛋白質、脂肪在體內轉化為葡萄糖來維持血糖濃度。當血糖低于每升3毫摩爾時,病人就會出現出虛汗、心悸、乏力、頭昏、面色蒼白、暈厥等一系列低血糖反應,有的甚至還會誘發(fā)心腦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此外,腹瀉時禁食還會引起體內營養(yǎng)素缺乏,延緩腸道病變的修復,從而減少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利用,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因此,腹瀉時不但不能禁食,還應適當補充一些營養(yǎng)豐富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藕粉、雞蛋面糊、豆?jié){、細面條、豆腐腦、大米蓮子粥、小米扁豆粥、薄皮餛飩等,并應做到少食多餐、細嚼慢咽,以利營養(yǎng)素被機體消化吸收。老年人腹瀉時常有不同程度的脫水。因此,還應鼓勵病人多喝淡鹽開水、菜湯、米湯、綠豆湯、西瓜汁等,以補充損失的水分和無機鹽,維持體內酸堿平衡,促進早日康復。
二、小孩腹瀉的家庭護理
小孩腹瀉,如果護理得不好,會加重病情。因此,在家護理腹瀉的小孩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給患兒口服足夠的液體以預防脫水,要鼓勵孩子多飲水。可飲用醫(yī)生開的口服補液鹽(ORS),加1000毫升溫開水稀釋,隨時服用;也可飲用自制的糖鹽水(500毫升溫開水加兩小勺白糖及半啤酒瓶蓋鹽,或500毫升米湯加半啤酒瓶蓋鹽)。這兩種液體,均應少量多次服用,以免發(fā)生嘔吐。
給患兒吃適量的易消化食物。小孩腹瀉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食物(如瓜果、飲料、油炸食物等),而應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湯、菜湯、米粥、不含乳糖的牛乳等)。
注意護理好小兒臀部。小兒腹瀉后,肛門周圍的皮膚會發(fā)紅,嚴重者局部破潰、發(fā)炎。因此,嬰兒要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后要用溫水清洗屁股,以防尿道感染及臀炎。不要用紙巾或濕布用力擦拭,以免造成局部皮膚損傷。如果臀部已經發(fā)紅,應在清洗后涂一些鞣酸軟膏。大人在護理過生病的小兒后要及時洗手,以免細菌或病毒再污染別處,反復感染。
家長要學會觀察孩子的脫水狀況。如果孩子在短時間內腹瀉量大,嘔吐嚴重,進食液體量少,就會出現脫水癥狀,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密切觀察孩子的脫水狀況至關重要。如果寶寶出現明顯口唇、皮膚干燥,尿量減少,眼睛周圍出現皺紋,眼睛塌陷,嬰兒囟門塌陷,沒有精神等情況,就有可能出現了脫水癥狀,要及時補充液體。
如果寶寶腹瀉次數和腹瀉量增加、頻繁嘔吐、明顯口渴、不能正常進食、發(fā)熱、大便帶血等,都應立即去醫(yī)院診治,以免延誤病情。(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保健科 鄭東旖 郵編:1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