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沒有帶過兵、打過仗的李克農被毛澤東授予上將軍銜,成為一名從“寂靜戰場”上走出來的特殊將軍,并獲得了紅色“特工王”美名。毛澤東在一次接見外賓時說:“李克農是中國的大特務,只不過是共產黨的特務。”1962年,美國情報局獲悉李克農去世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宣布休假三天。慶賀一位強有力的對手消失了。李克農長期戰斗在隱蔽戰線上,是什么使他得到了毛澤東的贊賞,又是什么使他得到了對手的尊重呢?關鍵在于他具有高超的對敵斗爭藝術。
斗智斗勇,以敵制敵,氣煞皖軍總司令
李克農少年時期就讀于安徽辛亥革命運動的策源地蕪湖,自幼目睹帝國列強的侵略行徑,受到進步的教育和熏陶,萌發了反帝反封建、改造中國的革命思想。1926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黨組織交給他的任務是團結各革命階層,壯大組織,開展反帝反封建斗爭。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李克農被安排出任國民黨蕪湖市黨部宣傳部長。他利用國共合作的合法身份創辦民生中學,以此為基地,大力宣傳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影響群眾,與安徽大軍閥陳調元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
皖軍總司令陳調元,生性兇惡,恃強霸道,大肆掠奪民脂民膏,成為安徽一大禍害,李克農決定給陳調元點顏色。1927年4月6日上午,整個蕪湖所有學校的學生在民生中學的帶領下高舉彩旗雄赳赳氣昂昂地涌上街頭。一邊貼標語一邊呼口號“打倒綁匪陳調元、打倒十惡不赦的陳調元狼狗”。一群高年級的學生還別出心裁地抬了一副棺材,棺材里面裝著一個寫有“陳調元”三個大字的紙人。特意讓紙人從棺材蓋內面伸出一只黑瘦的長手,手中抓著二把紙錢(其意是死要手抓錢)。民生中學的師生們則抬了一塊大黑板,黑板上用白粉筆字寫出了陳調元到蕪湖搶劫的財產統計數字,圍觀者人山人海,把一向不可一世的陳調元嚇成了一個縮頭烏龜,氣得發吼,欲派兵鎮壓可又考慮到怕惹眾怒,只好假裝善意地找到了李克農求和。但李克農早已識破他的詭計,做好應對更加殘酷斗爭的準備。果然,學生一退,陳調元就對他們下了毒手。在蔣介石“寧可錯殺一千,決不放走一個”向革命人舉起屠刀之時,陳調元充當急先鋒,從各個渠道對李克農等布下了天羅地網,李克農等沉著應戰乘小舟深夜悄悄從蕪湖的蘆葦中逃到到江北隱藏下來。沒過幾天,敵人尋到李克農等人的蹤跡,密謀策劃定于4月20日晚上派一個中隊的人到江北圍捕。李克農在敵人到達前一個多小時得到了情報,再次脫離危險。為了借狗咬狗,李克農有意托人四處放下煙霧說這次脫險全是陳司令開的恩。此訊很快傳人蔣介石耳中,蔣介石信以為真,氣憤已極,大罵陳調元,這下子嚇壞了陳調元,他知道蔣介石的脾氣,只好拿出重金求人訴說苦情。此事使陳調元的元氣大傷,吃了這個啞巴虧,雖然保住了烏紗帽,但花費了他多年的積蓄。
略施小計,沉著果斷,巧得“通靈寶玉”
1929年,國民黨特務組織以上海無線電管理局招聘廣播新聞編輯的名義,擴大其特務組織。李克農根據中央指示,以公開應試的方式打入內部。不久。李克農升任特務股股長,成為特務組織頭目徐恩曾的親信。掌管著全國的無線電報務員。從此,李克農與錢壯飛、胡底組成了中共情報史上著名的“龍潭三杰”。徐恩曾對李克農等三人很信任,但是在_個關鍵問題上徐恩曾還是留了一手。這就是被徐恩曾視為“通靈寶玉”的密碼本。這個密碼本專供國民黨高級官員相互通報使用,處于極端的保密狀態,任何人都不能夠接觸到。徐恩曾將其看成至寶,每次外出,都隨身攜帶,從不示人。如果能夠搞到這個密碼本,就能獲知國民黨的核心機密。李克農分析:徐恩曾的致命弱點是腐化墮落,好色喜嫖,于是就定下一個計策。一次,徐恩曾到上海開會,李克農趁機向他宣傳,哪兒哪兒有漂亮姑娘,徐恩曾一聽就心動了馬上要去。李克農見狀,指著他的密碼本,說:“不行!不行!你帶這個怎么行?”一向詭秘的徐恩曾覺得李克農的話有道理,于是從小褂里掏出密碼本交給李克農保管,并囑其小心提防。徐恩曾走后,他立即將密碼本復制收藏,就是用這個復制的密碼本,在關鍵時刻,破譯了國民黨的絕密情報保衛了中共中央的安全。
1931年4月25日深夜,李克農被一陣輕而急促的叫門聲驚醒,打開房門,只見錢壯飛的女婿劉杞夫正神情緊張地站在門口。劉杞夫帶來一封錢壯飛的密信,李克農知道有大事發生了。看完信,李克農大吃一驚,事態要比他想象的更加嚴重。錢壯飛用那個復制的密碼本破譯一份寫有“徐恩曾親譯”的絕密電報:“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叛變投敵!”這直接關系到中共中央的安危,需要盡快與黨中央取得聯系,不能耽誤。可這天并不是與陳賡接頭的日子。李克農以高度負責的精神,當機立斷,在夜幕下,他千方百計終于找到了陳賡。從而使中央機關、江蘇省委機關、共產國際在上海的機關全部及時地轉移到新的秘密地點。如果沒有李克農等人,一場空前的大災難將很難避免。這對黨中央的損失將是無法估量的。
真戲假做,反客為主,牽著蔣介石鼻子走
抗戰勝利后,蔣介石出乎意料地于1945年8月14日。給毛澤東親發電報邀請赴重慶共商國是。毛澤東將蔣介石來電的事告訴了李克農,并征詢他的看法。李克農認為這明顯是蔣介石玩弄的一個花招并判斷這是一個和平陰謀,毛澤東贊同他的看法暫時不去理他。國民黨在延安派駐了一個聯絡站,負責電臺的是國民黨特務周勵武、羅伯倫,李克農早就將其視為監視重點。根據對國民黨的了解,李克農判定蔣介石電邀毛澤東赴渝的同時,一定會密令他們加緊活動。收集延安方面的情報。因此李克農命令加強對周勵武、羅伯倫的監視。8月15日晚,李克農從情報系統獲悉:重慶各報已被告知,16日一早要全文公布蔣14日電。李克農立即將此最新動態告訴毛澤東。毛澤東聽后,高興地說:“蔣介石見我沉默,便展開了輿論攻勢,我起草文電回復蔣介石。”李克農說:“周勵武已得到蔣介石的密令,命其搜尋你的動向。周勵武已多次提出面見你,均被我婉拒。我們能否利用周勵武、羅伯倫二人,一方面搜詢蔣介石的意圖:另一方面‘協助’我們做一些工作呢?”毛澤東興奮地答應說:“好嘛,明天我要親自接見他們,明確告訴他們,我暫時沒有打算去重慶,讓他們也給蔣介石多做工作。蔣介石不相信我們,還是很信任他們的。”8月16日,毛澤東依計提筆起草了致蔣介石的復電,回避了是否去渝這一關鍵問題。明眼人一看便知:毛澤東并未表示要去重慶與之談判。發電過后,毛澤東又依計在棗園接見了周勵武、羅伯倫二人,明確表示不準備去渝。受毛澤東接見后,周勵武欣喜若狂,急忙趕回住處向重慶發報。蔣介石收到毛澤東的回信和周勵武的密電后,斷定毛澤東沒有膽量赴重慶談判,這樣就可以把不愿和談的罪責嫁禍于共產黨。于是,蔣介石于20、23日接連發來第二、三封邀請電。毛澤東也根據與李克農商量的計策回復蔣介石。同時,每次毛澤東都接見周勵武、羅伯倫二人,使其密電給重慶加深蔣介石對毛澤東不會赴渝的肯定。
8月24日,重慶《新華日報》公開發文,以張學良、楊虎城被扣,葉挺、廖承志被關的事實為根據,揭露蔣介石是一個不可靠的人,指出毛澤東遲遲不來重慶和談的責任全在蔣介石身上。使蔣介石在人格和道義上頓時陷入了極為被動的困境。蔣介石見報后惱羞不堪,為了不給毛澤東“安全不保”、“特務橫行”的口實,他在重慶信誓旦旦地表示:只要毛澤東來渝,絕對保證毛澤東的安全。同時召見戴笠,嚴令其管束部下,不準有任何舉動,否則嚴懲不貸。蔣介石又令憲兵司令張鎮維護重慶治安,如有違抗者,先斬后奏。在獲悉了上述動態后,李克農判定蔣介石一時絕不會加害毛澤東。立即向毛澤東做了相應匯報,從而堅定了毛澤東赴渝和談的決心。為了在這場“和平”斗爭中變被動為主動,戳穿蔣介石的和談騙局,毛澤東經過反復考慮決定親赴重慶談判。
將計就計,以假亂真,戲耍國民黨特務
1946年1月,在美國總統杜魯門派遣的“特使”陸軍上將馬歇爾的參與下,國共雙方經過協商,達成了《關于停止國內軍事沖突辦法的協議》。根據雙方協議,在北平成立軍事協調處執行部,負責調處國共雙方軍事沖突,監督雙方執行停戰令。時任中共中央情報部副部長的李克農隨中共代表團赴北平,任代表團秘書長。李克農與機要、電臺的同志住在翠明莊。翠明莊內的工作人員大都是由國民黨特務充任的。中共代表團的行動基本是在國民黨特務的監視和控制之中。
隨著軍調處工作的逐步開展,中共代表團與中央和各根據地的電訊聯系大大加強,但國民黨特務的監控,給電臺和機要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情報工作成為國民黨特務破壞的重點,也是共產黨方面工作的難點。對于特務的監視,李克農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一是將電臺和機要科集中在翠明莊的南樓,專人把守,不準閑雜人員進入;二是要求所有工作人員一律自己料理生活,不允許飯店的“服務員”擅自進入樓內。“服務員”無法進入,可他們并不甘心,總是找借口想方設法進樓窺探。李克農命令:跟蹤嚴防。于是,當這些不速之客進入大樓時,無論走到哪里,總有專人跟隨,使他們無法自由活動。為了能從中共代表團駐地搞到情報,“服務員”打掃房間、取換衣服、倒字紙簍都非常勤快,指望著能從換洗的衣服口袋和字紙簍中找到片紙只字。李克農知道國民黨特務的這些小伎倆后,幽默地告訴大家,可以略施小技,戲弄他們一番,例如用小紙片隨便寫個數字或像是人名的字樣,放在襯衣口袋里,故意讓“服務員”找到。李克農自己也時常在一些紙片上寫寫劃劃,然后把紙撕成小塊扔到字紙簍里。李克農笑著說“:這些國民黨特務,既然對這方面有興趣,就讓他們拿了去慢慢研究好了,反正他們呆著也沒事干。”
精心策劃,周密布置,與毛人鳳斗法
建國后潛逃臺灣的國民黨保密局頭子毛人鳳自從接替戴笠任局長后,一直想在反共斗爭中施展本領,贏得蔣介石的賞識和信任。1949年12月,毛澤東第一次出訪蘇聯。聞知這個消息,毛人鳳認為機會到了。毛澤東的專列出發后,毛人鳳和美國顧問布萊德密謀,制定了制造第二個“皇姑屯事件”的計劃。隨后,毛人鳳命令潛伏在東北的國民黨特務組織——東北地下技術縱隊,采取兩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從兩翼圍追堵截毛澤東的專列,破壞長春14號鐵路橋,在哈爾濱車站埋下定時炸彈;第二套方案是利用潛伏在北京天安門附近南池子的“萬能潛伏臺”進行指揮,伺機而動。在中央社會部的會議室里,李克農召集有關人員開會,具體研究破獲“萬能潛伏臺”的問題并布置了具體方案。所謂‘萬能潛伏臺’就是敵臺臺長、報務、情報、譯電四職為一身的計兆祥。原來提出將敵人一網打盡,從實際情況看只捕計兆祥一人。經過努力,曹純之搜出了計兆祥藏在倒貼于屋子天花板上的一張圓形的《牡丹圖》后面的美制凝SST-I-E型25瓦電臺、手槍一支、一沓情報底稿和書寫在《古文觀止》上的密碼等罪證。李克農視察了現場,對雙眼呆滯,臉色蠟黃的計兆祥說:“不要怕,我今天來,是看你計兆祥發報技術的。”于是李克農讓計兆祥用這部電臺,用原來的手法給毛人鳳發了一份特殊的電報:“毛人鳳先生:被你們反復吹噓的‘萬能潛伏臺’已被起獲,少校臺長計兆祥束手被擒。今后,貴局派遣的特務,我們將悉數收留,只是恕不面謝。告訴你,給你講話的是李克農。你們現在‘寄人籬下’,好景不長。你若率部來歸。我李克農可以保證你們安全。告訴你,發報的報務員就是計兆祥。”毛人鳳震驚地拿過譯文不相信地又看了一遍,渾身顫抖,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但是,老奸巨滑的毛人鳳并沒有絕望,因為他手中還有“東北技術縱隊”這張王牌。他立刻讓電報員回電:“李克農你走著瞧吧,看到底誰是最后的贏家。”時隔不久的一個夜晚,一架無國籍標志的飛機低低地盤旋于離哈爾濱不遠的山林里,兩只降落傘從飛機中悄悄落下,降落傘一落地,埋伏在地面的我方監視人員立刻逮捕了兩名特務。根據從計兆祥處截獲的電訊情報證實:他們二人就是毛人鳳派來的領導東北技術縱隊進行暗殺活動的兩個特派員。他們供認:將于次日上午在哈爾濱松花江飯店與東北技術縱隊接頭,并代表國民黨保密局給有關人員頒發委任狀,將獎勵反共有功人員。翌日清晨,在松花江飯店一個高級客房里,毛人鳳的特派員張大平和于冠群與東北技術縱隊司令員馬耐接上了頭。不過,這個“張大平”已經不是原來的張大平了,他是由中共情報人員假冒的。寒暄幾句后,東北技術縱隊的負責人馬耐交出了170人的花名冊,以備“張大平”按名單向毛人鳳邀功請賞。毛人鳳的另一張“王牌”就這樣悉數敗在李克農的手中。
隨機應變,出奇制勝,板門店幕后指揮折服美國佬
朝鮮戰爭,美國人被迫在板門店坐下來談判,但又不甘心,假談真打。毛澤東在考慮中國參加談判班子人選時,首先想到了李克農。談判班子分為一、二、三線。李克農隱居二線,掌握全盤,直接與毛澤東、周恩來和金日成電文往返。當談到交換戰俘問題時。輪值主持會議的美方代表拿出了頻頻休會以外的另一種施加壓力的戰術:當我方代表據理駁斥對方的荒謬觀點時,對方代表竟拒不發言。談判陷入僵局,雙方都在等待對方開口,空氣仿佛凝滯了。沉默,沉默,再沉默……這是一種高度緊張的精神戰,一場意志、毅力、忍耐力、克制力的對抗。一線談判代表柴成文離開會場向李克農請示怎么辦?李克農此時也在默坐沉思,他在一張紙上寫了三個字:“坐下去”。紙條在中朝代表手中默默地傳遞。代表團成員們心里亮堂了,煩躁不安的情緒為之一掃,一個個挺直腰板,穩坐不動。沉默持續了132分鐘。美國人頂不住了,宣布休會。相對無言的132分鐘,恐怕創下了談判史上沉默最長的紀錄。輪到中朝代表主持會談。李克農針對美方的頻頻休會,出其不意,以快制勝。雙方代表剛剛落座,又馬上宣布休會,只用了25秒,弄得美國人不知所措。拖,是談判中的技巧;快,也是一種談判技巧。李克農對此兩種方法,運用得出神入化,弄得美國人自嘆弗如,不由地深深敬畏李克農的膽識與機敏。當進入簽字階段時,為了避免李承晚集團可能搞破壞活動,李克農提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即雙方司令官不到現場簽字,停戰協定由雙方首席談判代表簽字后立即生效。然后各自向自己的司令官送簽并互換文本。這一創意得到了朝中兩國最高決策層的首肯,美方對這種條約簽字形式上的巧妙作法也欣然接受。從而保證了《朝鮮停戰協定》簽訂儀式的順利進行。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恰逢李克農同志誕辰110周年。現在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和平和發展成為時代的主旋律。但是事實告訴我們,天下并不太平,危機依然存在,我們在公開戰線與隱蔽戰線都面臨著嚴峻挑戰。有人說隱蔽戰線沒有和平時期,這個觀點符合客觀規律。因此我們在大力加強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增強國家實力的同時,仍然要適應形勢要求,切實加強隱蔽戰線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