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決定自己創業
我開始思索著自己干點什么,像很多決定創業的朋友一樣亂想亂分析著!
經過十來天的考慮,我決定開個店。那時小飾品生意很火,但我覺得那是夕陽產業,而且很難做大,幾經考察、考慮,我選擇了利潤較高的冷門項目。選準了項目后,我找同學借了一萬元錢。在一座商業樓的邊上開了一個家庭裝飾畫廊,專門經營居室裝飾類的手工粘貼畫、油畫等。半個月后,我的店鋪在一陣鞭炮聲中轟轟烈烈地開張了。
開業的頭兩天生意還挺不錯的,一天的營業額有1000多元,有一半的毛利。可惜好景不長,開業的第五天,不幸的事又被我這個可憐的人趕上了,上帝和我開了個天大的國際玩笑——不知哪里來的一把火把我邊上的商業樓給燒了。雖然沒有燒到我的店。但燒得我欲哭無淚,因為我的店和商業樓連在一起,市政和消防部門把我的店和燒爛的商業樓圈在一起。他們老處理現場,我還開什么店呀,我可是交了半年房租的,還有這些貨我該怎么處理呢……
這人呀,要是倒霉了喝口涼水也能把人噎死!
一個人走在跨河橋上,我想到了自殺!命運如此玩弄我,也許我這個弱小的生命本來就不該來到這個世上,這個世界太殘酷了!橋下面穿梭不斷的船只攪得河水嘩啦啦作響,那響聲像是在說些什么,像是我前女友媽媽的聲音一樣難以入耳,接著她媽媽的一番話又在我腦海里回蕩著……我又想到了家中期盼兒子佳音的母親,我對著河水大聲地說“從頭再來”!
對,沒錯。從頭再來!
最后,市政部門很夠意思的補了我5000元,把我勸走了。我花了二天的時間,把兩萬多元的貨以6000元的低價賣給了別人。我的第一次創業就這樣告終了,失敗得沒一點技術含量。
似乎發現了“商機”
5萬多元的投入,開業4天半,關門時手里僅剩18620元,在出租屋里數著這些錢,我想哭……還好,老天給我留下了這點活命錢,讓我有了二次創業的種子資本,而且兩年內我確實把18620改寫成了900000!
從頭再來,怎么個從頭再來法呢?
我又開始坐在公交車上,重新在這個城市里到處游逛、捕捉機會。看著大街小巷里涌動的人群和馬路兩邊五彩繽紛的高樓大廈,我覺得塵世的繁華、幸福、成功似乎與我無關、無緣。
盡管這個城市我已不再陌生,但恐懼感加大了。晚上回到出租屋,我像木材一樣倒在床上,本想迷糊點好好睡上一覺,但是,怎么都睡不著。
我無奈地拿起床邊的報紙,聊以打發時間。我發現一份市報雖有十多個版面,可值得看的內容只有一兩個版,其余全是亂七八糟的東西。我不禁在心里大罵報社和這個不公道的社會,同時我又在分析這個現象,這一分析還分析出名堂來了:一個賺錢的商機似乎在向我招手。
現在市級小報的廣告很多,廣告內容分兩大塊:一是有些企事業單位為了擴大宣傳,憑著雄厚的資本在廣告上砸錢,這樣的單位一般要么是高利潤產業。要么是地區壟斷型企業;二是分類廣告,這樣的廣告客戶一般是小企業或個人,他們廣告投入不大,主要是為了擴大宣傳接點生意。再說一下廣告費用,半個版的報紙廣告一般在3000元到2萬之間。一個企業要是做幾期,在小報上的廣告投入少則幾萬元,多則幾十萬元。另外,那些小公司或個人即便只是寫上幾十百把字,也得花幾百上千元。我想,如果我能為這兩類群體做廣告,費用只相當于報社費用的幾分之一或幾十分之一,而反響遠大于報社,那不就很容易賺到錢了。
顯然,報紙我是做不了的,但是我能不能做類似的宣傳性刊物呢?辦刊物,首要條件是要有合法的廣告單位,其次要有出版、廣告許可,另外就是客戶源,最后就是制作成本。注冊公司這個簡單,花幾千元就能搞定,找個工作場所也容易,客源就看自己的本事了,成本不高(如果是16K的版面,30來個頁面,印得多的話成本不到2元),最關鍵的是廣告許可。
很快,我在別人的辦公場所租了一張便宜的辦公桌,注冊了一家廣告公司。接下來就是解決廣告許可的問題,這一塊情況是這樣的,要是按正規的渠道來操作的話,花錢費力,這是我做不到的。我開始和那些廣告投入比較大的單位談,借他們的力把廣告許可搞到手。我把自己包裝了一下,以一個公司老板的形象分別出現在十來個單位負責人的面前。我是這樣和他們談的:就按16K頁面、32頁的規模,貴公司不用出一分錢,刊物可以為他做封面、封底和前10頁的廣告宣傳,后22頁的廣告發布權由我自行安排,條件是以他們公司的名義來運作(通常這樣的免費贈送刊物,比較有影響的單位只要花上幾千元便可以搞定)。而我,就可以做一個安全的寄生蟲來收取22頁的廣告費,我的投入只是印刷成本!
若隱若現的曙光
談了四五家單位,他們都對這種合作模式感覺新穎,但都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復。幾天談判下來,沒有任何進展,我開始有點動搖,但我沒有退路了,只能向前沖。和第六家談時終于有了轉機,在談后的第二天我接到了他們老總的電話,希望我能再去和他深談一下,這下我高興極了,不管能不能成功,至少希望是有的。為了讓希望變成現實,我使了些手段。我找了兩個同學,A同學以上海同類廣告公司銷售經理身份帶著刊物(當時上海已出現這種類型的刊物)來這家單位談廣告合作的事,不必深談,但一定要從側面來讓他覺得這種宣傳方法很有效,并勸他做廣告,開出的廣告價要僅次于報社或比報社還高,而且還價的空間很小,談不攏時很有架子地走人。A同學是個很會應變的人,事實證明他做到了;B同學以申請加盟的身份來洽談,從側面表達出小報廣告效果不佳,最好做一些有針對性的宣傳。實際情況是他們很熱情地接待了B,還請B吃了餐飯。
最后,我信心很足地出現在老總辦公室。這次談判很輕松,談判過程中我又接到了某某公司要我去談合作的電話(當然這個電話是我事前安排的)……最后,老總看了我精心策劃的書面方案后,他看了看我,我能感覺到,他一個幾十歲的人對我這個毛頭小伙子這么一看是什么意思:他看出了我是一個能辦事的人。于是,在不到一個小時的談判后我們簽定了合作協議!
第二天我和那位老總一起去文化、工商部門等辦理相關手續,沒想到市文化部門的一個重量級人物是這老總的同學,事情很順利地辦完了。這個社會就這樣,有關系做起事來就是順。
架子有了,接下來的事就是讓架子充實起來!我開始聯絡大大小小的在報紙上常做廣告的單位,說我公司為了擴大辦刊規模。想為貴公司免費做一期廣告,如果可行,我們立刻前往采集資料。這樣免費的事,哪個公司不愿意呀?很快,有近兩百家單位很樂意地接受了我們。信息采集完后,我請了一位以前一起做設計的朋友做兼職美編。我想,一個刊物要想起吸引眼球,光憑廣告是沒有任何保留價值的,于是我們收集了許多公眾關注的熱門話題穿插進去。我們兩個人沒日沒夜地用了將近一個星期的時間。把一本高檔的刊物設計得盡善盡美。然后去和印刷廠談印刷,找了十多個印刷廠,最后把價格壓到最低,32頁的精美刊物長期合作,1.45元一本,每期印8千份。我對客戶說印刷量是3萬份,沒辦法,當時真的沒錢印那么多,只能睜著眼睛說瞎話了。
刊物終于出來了,看著一本本精美的雜志,我長噓了一口氣。
我想,我得大干一場了。(欲知文中我是如何大干一場的。敬請關注下期《從別人飯碗里搶飯吃(三)》!
(責任編輯 容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