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太陽以外其他恒星的70余顆行星現在是什么樣子?這個問題一直引起公眾和媒體的極大興趣。在我看來,這種關注更多是因對外星智能生命的預期而促動的,而非發現太陽系之外行星本身。
人們實際上是關心我們人類在宇宙中是否是孤獨的。在乘坐飛機時,當旁邊的旅客知道我是一個天體物理學家時,十有八九他們會睜大眼睛詢問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只是到后面他們才會問起關于大碰撞和黑洞的問題。我不知道還有其他什么學科能激發出公眾情感中這樣一致和可靠的反應,“我們是孤獨的嗎?”和“我們在宇宙中處于什么位置?”這些問題很可能一開始就編排進了我們人類的基因中。
目前,地球上的生命是宇宙中僅有的已知生命,但是,有一些引人注目的觀點認為我們并不是孤獨的。確實,大多數天體物理學家都接受極有可能存在異域生命這樣一種觀點。如果我們太陽系中的行星數量算是平常的話,那么宇宙中存在的行星就比每個曾經活過的人所發出的全部聲音和單詞總數還要多。這些數字實在是天文數字。因此。宣稱地球一定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這很有可能會犯一種不可原諒的自我中心主義錯誤。
宗教和科學上許多思想家因以人類為中心的假設而誤入歧途。盡管公元前3世紀希臘哲學家阿里斯塔克斯就提出了以太陽為中心的宇宙觀,但是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觀仍然成為此后2000余年占主導地位的標準觀點。亞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學說以及羅馬天主教會的布道者以此學說編成的法典,使人們接受了將地球作為所有天體物理運動中心的觀點。當16世紀意大利修道士喬爾丹諾·布魯諾公開提出地球并不是唯一有生命的行星,宇宙中充滿了類似的行星時,他被燒死在火刑柱上。幸運的是,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稍微寬容點的時代。
在缺乏教條和數據的情況下,歷史告訴我們,由“我們并不特別”這種觀念指引是比較審慎的做法。這通常叫做哥白尼原理,名稱是為了紀念波蘭天文學家尼古拉·哥白尼,16世紀中期他將太陽放回到我們太陽系中它所屬的中間位置。雖然不能保證哥白尼原理一定會正確指引我們得出所有科學發現,但它卻扼制了我們自負情緒的蔓延,讓我們認識到地球并非在太陽系的中心,太陽系也不是在銀河系的中心,而銀河系也不是在宇宙的中心。
如果地球上的生命并不是宇宙中的唯一生命,那么宇宙中其他地方的生命可能是什么模樣呢?對此,地球上的生命又能提供什么樣的線索呢?
我不知道生物學家是否每天發現不斷,驚異于生命的多樣性。我自己就確實如此。在這個被稱為地球的獨特行星上,共同生存著藻類、甲蟲、海綿、水母、蛇、禿鷹和巨大的紅杉,還有不計其數的其他生命形式。想象一下:這七種有機體按個頭大小依次排成一隊。如果你不是已經知道的話,你可能會很難相信它們均來自同一個宇宙,更不必說同一個行星上。
試著向一個從未見過蛇的人描述一條蛇:“你必須相信我。地球上有這樣一種動物:①可以用紅外探測器來跟蹤它的獵物;②能吞下比它的頭還要大5倍的整只活動物;③沒有手臂沒有腿也沒有任何其他附屬肢;④能以每秒0.6米的速度沿水平地面滑行!”
由于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人們可能希望在好萊塢描繪的外星人上也看到類似的多樣性。但是我一直對電影行業如此缺乏創造性而感到驚奇。除了一部分顯著的例外情況,好萊塢的外星人看著實在太像我們人類了。不管它們有多丑(或多可愛),它們幾乎全部是有兩只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兩只耳朵、一個頭、一個脖子、肩膀、手臂、手指、一個軀干、兩條腿、兩只腳,并且它們都能行走。從解剖學角度來看,這些生物實際上和人類沒啥區別,只是它們被假定來自另一個星球而已。如果說有什么必然的情況,那就是宇宙其他地方的生命,不管是智能與否,至少看起來應該會不同于地球本身的一些生命形式。
生命在化學上有啥特別之處嗎?哥白尼原理認為可能沒啥特別。外星人不需要看起來像我們,不用在更基本的方面類似我們。試想,宇宙中四種最常見的元素是氫、氦、碳、氧,氦是惰性元素。因此,宇宙中三種最豐富、化學性活躍的成分也是地球上生命的三大組成成分。就為這個原因,你可以斷定,如果另一個行星上發現了生命,它將是由類似的幾種元素混合構成的。相反,如果地球上的生命主要是由鉬、鉍、钚之類的元素組成,那么我們可能有充分理由相信我們人類就是宇宙中的特別之物。
如何看待智能?僅就討論而言,讓我們設想,人類是地球生命歷史上進化到高級智能的唯一物種。按照一些估算,地球生命歷史上有過100億的物種。如果地球上的生命能為宇宙其他地方的生命提供某種量度,那么智能生命一定是極少的,我們可以預期,外星生命形式中會像我們一樣聰明的概率不多于百億分之一。
在宇宙中其他地方發現簡單、非智能的生命(或者它們曾經存在過的證據)的可能性會大得多,而且對于我來說,這種發現也是令人興奮的,僅次于發現智能生命了。
但是,如果確實存在著智能外星文明,且它們也像我們一樣希望穿過星際空間的遙遠距離進行通信,那么無線電波可能是它們選擇的通信方式。無線電波可以通過星際氣體和塵埃云順暢地穿過銀河系。但是,我們認識電磁波譜才不到一個世紀。
更讓人郁悶的是,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里。即便外星人曾經試著向人類發送無線電信號,我們也不可能接收到信號。正如我們所設想的,外星人已經完成這個工作,且不經意地斷定地球上沒有智能生命,現在它們可能正在其他星球尋找。一種讓人更覺難堪的情況可能是,外星人已經意識到地球上現在居住著精通技術的物種,只是它們不認為這個物種就是智能生命!
如果我們設想,在掌握技術的宇宙生命形式當中,我們有可能排在原始生命之列,那么我們最多就是對其他地方發送的信號保持警覺,因為發送信號遠比接收信號要困難和昂貴。按照推測,一種先進的文明可能更易于使用豐富的能源,這些文明更可能是在發送信號,而不是接收信號。
SETI采用了許多種形式。當今最先進的方法使用了精巧設計的電子檢測器,最新版的檢測器能監測數十億計的無線電頻道。探測可以克服宇宙噪音的信號。“SETI@Home”屏保程序可以分析實際數據(從因特網上下載),來尋找此類智能信號。該軟件已經被全世界500余萬用戶下載,可以利用這些被植入插件的電腦的驚人計算能力來分析數據。確實,“SETI@Home”至今為止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計算項目。公眾對這項事業的支持是真實的,且工作正在深入進行。
如果能夠發現外星智能生命,將使人類的自我認識出現不可預期的變化。如果我們不能很快發現其他地方的生命,那么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停止尋找。我們人類本身就有不斷追尋的內在需求和動力。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理智地對周遭的各種生命充滿好奇——我們探索其他地方和其他生命形式,因為我們從探索過程中得到的成就與我們從發現結果得到的幾乎一樣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