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創造地球要花45億年或僅僅是7天,要毀滅它則遠遠不要那么長的時間,我在這里推薦一些熱門的方法來“消滅”地球,當然,還有它上面的生靈。噢,您別認真,我是開玩笑的!
——薩姆·海格
10 物質泯滅
你需要的:無。
方法:沒有。只要簡單坐著并無聊地玩弄你的拇指來消耗時間,完全依靠概率,突然間那些組成地球的2×1018個原子,同時地、自然地消失了。注意: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遠大于古格爾普勒克斯常數比。缺陷在于,可能要用到某種神秘的(或者說可笑的)概率工具。結論:廢話,這完全是廢話。
9 被奇異夸克團吃掉
你需要的:一個穩定奇異夸克團。
方法:你可以劫持在紐約長島的美國布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相對論重離子碰撞機,用碰撞機產生并維持一個奇異夸克團。維持這個奇異夸克團直到它把整個地球吸收到大量的夸克里面去。當奇異夸克團開始吸收穩定時,維持它的穩定是很困難的,但是存在著這種可能性。
地球的安息之地:一個巨大的奇異物質團。
8 被微小的黑洞吸進
你需要的:一個微小的黑洞。注意:黑洞不是永恒的,由于霍金輻射,它們會蒸發,因為黑洞的消失與時間和質量有關,所以微小黑洞幾乎瞬間就消失了。所以你的微小黑洞必須具有相當的質量,粗略地來說應該相當于珠穆朗瑪峰的質量。創造微小黑洞是復雜的,因為需要一個合理量的中子,這可以通過沖擊大量的原子核使其分裂而得到。方法:將你的微小黑洞放在地球表面然后耐心等待吧。黑洞的密度很高,所以它穿過普通物質就像石頭穿過空氣一樣。黑洞將垂直穿過大地,穿過地心,并且到達地球另一邊。這時它會像鐘擺一樣回來,循環往復。最后,它會在地心停下來,因為已經吸收了足夠的物質。所以,你只需要等待,等到整個地球消失。
結論:這種方法可能性十分小,但不是不可能。
地球的安息之地:一個幾乎零大小的奇點,它將會如常態一樣運行在太陽軌道上。
想法的來源:《太陽的黑暗另一邊》,特里·普拉切特著。
7 被反物質炸毀
你需要的:2.5×1012噸的反物質。反物質是最厲害的爆炸物質,任何大型粒子加速器都可以造成少量的反物質,但是獲得需要量的反物質將花費相當長的時間。這需要你能制造出可以在四維空間里面產生2.5×1012噸物質,并立即把它們轉換成為反物質的機器。方法:就是引爆一個大炸彈將地球炸碎。這有多難?你經過冗長的計算,一個質量為M、半徑為R的行星的重力結合能可以用公式E=(3/5)GM2/R來表示,對于地球來說,大概是2.5×1012焦耳。將這么大的結合能破解需要大約2.5×1012噸反物質,這還是在假定零能量損失的基礎上得出的,而這種情形并不真實。當你擁有了足夠的反物質,只需要將它們發射到地球,根據愛因斯坦的著名的質能公式E=me2,釋放的能量足夠將地球撕成上千塊碎片。地球的安息之地:在太陽周圍的第二條小行星帶。
最早可能的實現日期:公元2500年。當然,如果大量獲得反物質的方法已經被你掌握——這是很困難的,可能會大大早于這個時間。
6 被真空能源爆炸摧毀你需要的:一個燈泡。
方法:這是個有趣的方法。現代科學理論告訴我們,我們看到的真空實際上不是空的,在真空里面有著大量的粒子和反粒子,它們瞬時出現又瞬時消失。并且,在燈泡大小的空間里面存在著足以煮沸世界上所有海洋的真空能。因此,真空能可以作為豐富的能源來源。你需要做的是設法提取出這種能源,并建立能源站,然后秘密地讓反應失去控制。這樣釋放的能源將足夠摧毀地球,甚至可能摧毀太陽。
地球的安息之地:一團快速擴張且改變大小的粒子云。
最早可能的實現日期:2060年。想法的來源:《2001:最后的奧德賽》,阿瑟·克拉克著。
5 被巨大的黑洞吸入
你需要的:一個黑洞、一個火箭和一個巖石行星體。
方法:在定位好你的黑洞后,你需要讓它和地球相撞,這可能是這個計劃中最耗時的部分。有兩個方法,一是移動黑洞,二是用火箭推動地球或用小行星撞擊地球。當然更好的方法是同時移動兩者,雖然非常困難,但也不是不可能的。地球的安息之地:成為黑洞的一部分。
最早可能的實現日期:我不認為在公元3000年之前能出現這種技術,而且至少增加800年的旅行時間。
想法的來源:《銀河系漫游指南》,道格拉斯·亞當斯著。
4 嚴密地系統地摧毀
你需要的:一條有力的加速軌道,或者很多的加速軌道,能量級約為2.5×1012焦耳。
方法:我們要做的是每次在地球上挖出大塊物質,大約有六乘以百萬的六乘方數量的地球塊。然后將它們放入加速器,并且調好大致的正確方向就行了。其他將地球塊發射到太空的方法有:利用航天飛機或者空間站。所有這些方法,都需要——讓我強調這一點——巨大的運載能量。
地球的安息之地:大量的小塊,一些進入到太陽之內,剩余的彌散在整個太陽系的其他地方。
最早可能的實現日期:考慮到重達10億噸的地球,這需要:1.89×108年。想法的來源:這是在我和瓊·伯德聊天時突然想到的。
3 用重工具沖擊成粉末
你需要的:一塊大巖石和能用來做用這塊巖石的支點的東西,比如可以是火星。
方法:本質上,如果你用足夠大的沖力來沖擊,任何物體都是能被毀壞的。方法很簡單:找一個很大很大的小行星或者行星,讓它達到一個很快的速度,并沖擊地球。結果是地球發生了很壯觀的碰撞,地球消失了,成為成千上萬的碎片。這要求碰撞的能量足夠大,能克服兩個天體的重力作用,并讓碎片散開,不再凝結成為行星。簡單分析一下哪里能夠找到這個物體。按照撞擊速度為每秒11千米,并假設能量不會轉換為熱能或其他能量,計算得小行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60%。考慮到我們會用遠大于每秒11千米(我設想是每秒50千米)的速度來撞擊,我們很可能成功。當然,小一點的天體也會成功,只不過速度要提高。一個1013噸的小行星在達到90%光速時也能成功。
結論:這個方法相當可能成功。地球的安息之地:不規則地散布于太陽系里面的大小類似月球的天體。
最早可能的實現日期:也許在公元2500年。
想法的來源:由安迪·科克帕里克提出這個方法。
2 被馮·諾依曼機吃掉
你需要的:一臺馮·諾依曼機。方法:馮·諾依曼機是指只要給它原材料,它就能制造自己的副本的機器。制造一個由鐵、鎂、鋁和硅元素(地球主要由這四種元素組成)組成的馮·諾依曼機,只要它能不停地復制自己就行了。將機器放置于地殼以內,并讓它自己照顧自己,當它產生一個副本以后,就會復制兩個、四個直至更多。機器加倍復制,它們會很快以可怕的速度吃完地球。這時從技術角度來說你的目的已經實現了,因為現在地球不存在了。結論:這是個瘋狂的想法,但它是可以實現的。
地球的安息之地:變成馮·諾依曼機的身體,然后這些機器成為太陽的一些元素塊。
最早可能的實現日期:可能在2045年~2050年,或者更早的。
想法的來源:《2001太空漫游》,阿瑟,克拉克著。
1 投進太陽里面
你需要的:運載地球的設備。
方法:將地球投進太陽里面。這可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實際上你不可能將地球與太陽真正碰撞(只能將地球送到太陽附近,在洛希極限以外,否則太陽的潮汐力就會撕碎地球)。當地球位于橢圓軌道上,僅需要四個月的太陽烘烤地球就會消失。這在我們現有的科技水平是不可能的,但我確定未來是可能實現的。在將來,可能會有反常的事件發生,使地球進入正確的撞擊軌道。地球的安息之地:慢慢地進入太陽里面變成由蒸發元素組成的小球體。
最早可能的實現日期:如果有上帝幫助,大概需要25年。如果由人類自己做:在現有的太空技術發展水平上,要到2250年。
想法的來源:《Infinity WeleomesCareful Dnvem》,格蘭特·尼爾著。